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语感培养与形成的四要素

本文作者: 刘兆义
如何理解母语环境下的英语语感培养方式

一位参加英语教师新课程研修班培训的老师问:“现在语文学科十分强调学生语感的培养,语言教学的道理是相通的,英语学科应该如何实施语感的培养?”

外语和语文同属一个学习领域,在教与学中也具有许多共通性。因此,在众多新的外语教育理念影响着英语教与学的今天,我们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语感是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中不可或缺的素质。

笔者认为,语感应是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的语言学习意识和语言综合素质。基于母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及其运用的语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和潜意识。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凸现语感培养与形成的四个要素:感情、感觉、感知、感悟。

1. 突出感情培养要素

英语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心理因素,即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笔者在英语教学中,始终把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兴趣和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作为英语教学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倾向,从而使其形成比较稳定的情感态度,愿意投入积极的学习活动并逐步表现于学习英语的信心、信念以及对学习实践和运用的行为之中。

当然,感情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影响学生感情的因素也很多。但是学生若对英语乃至英语学习没有感情,何来英语的语感?因此,感情培养与建立是语感培养与形成之魂。

2.提倡感觉式学习体验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耳朵、眼睛等感官主动地感受英语,增强他们对英语的直观感受和直接把握。是否让学生充分得到英语声音和文字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应该是评价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内容。笔者曾于前段时间在11个省50多个地区旁听了近60节中小学英语课,认为存在如下三个问题:

(1)过于偏重词汇及其用法教学和英语知识的传授。

(2)课堂教学“以练代学”现象严重,教师往往把检测学生对新词语和结构的掌握情况作为课堂评价的主要内容。例如,山东某节课授课时间约45分钟,学生完成学案(实为做练习题)的时间为22分钟。

(3)英语学习资源(包括录音和文本)的充分运用及学生对这些材料的感受被忽略,而较能烘托课堂气氛的拓展活动常常为主讲教师所特别关注。这种现象可以理解,但却造成一些负面导向。

归纳这些现象的症结,就是教师忽略了对学习支持材料,即核心教学资源的运用。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围绕学习支持材料(教材中的会话或课文)进行回答、复述等,在这些活动中完成语言惯例的认知的内化过程。

除了教材之外,教师还应该选择指导学生大量地“感觉”(即听和读)其他可接受的支持材料,使其形成语感。

3.重视感知学习要素

感觉与感知紧密相连,不可分离,都需要学习者的亲身参与和体验。所谓体验式学习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感受和体验并以此作为学习的出发点,构建他们从已知到未知之间的桥梁。

例如,学生听到一个陌生的单词时,就敏感地根据读音猜想这个单词的拼写形式;看到Chinese is my mother tongue.就根据上下文去猜想或推测mother tongue(母语)的意思;读到Learning English is fun.就能敏锐地觉察到“学英语”用Learning English,而不用Learn English等。

4. 培养学生感悟能力

笔者把学生的自我调节、完善、升级的独立解决问题以及优化学习和运用英语能力的逐步形成,称之为语感培养、形成、强化和发展过程中的感悟。感悟的目标是“悟悦、悟心;悟道、悟理;悟彻、悟佛”。

英语语感来自于英语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教师有意识地采取有效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必将对当前英语教育教学发挥积极推进作用。

刘兆义:英语特级教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全国基础英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理事长,《双语学习报》总主编。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