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国内外外语教学专家齐聚苏外共同感受“跨文化”教学魅力

本文作者: 21st
第五届跨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外语教学研讨会近日在苏州外国语学校盛大开幕。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技装处处长乔玉全,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周旭东,苏州市教育局局长顾月华、副局长华意刚,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腊宝,江苏省英语教研员何锋,苏州市高新区教育文体局局长陆文耀,苏州市外国专家局局长刘瑜以及国内外众多语言教学专家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曹伦华致辞欢迎来自八方的宾客。据悉,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21个省(含江苏)、直辖市的百余名外语教学专家和外语教师前来参会。来自北大附中、复旦附中、东北育才学校、杭州外国语学校、南京外国语学校、苏州市实验小学等13所著名中小学的教师为与会代表展示了16节特色课,其中不仅有通常意义上的英语课程,还有用英语教授的学科课程。全球浸入式语言学习中心主任Trevor Davies等专家带来的精彩讲座和报告更让参会代表们感到不虚此行。

自主学习跨越文化“围墙”

外语教学是苏州外国语学校的特色和强项。经过多年实践,苏外走过了一条由听说领先到双语教学再到跨文化教育的探索之路。学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渗透、文化习得的方法与模式。报刊英语课是苏外从小学到高中全面铺开的特色课程,已成为学校英语教学的补充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语言教学内容。

“在外语教学中,我们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语言能力不是靠灌输获得的。”曹伦华介绍说。他指出,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他们为学生寻找新鲜学习素材,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苏外,很多外语教师都有自编教材,比如自学资料、口语题材汇编等。教师还会指导学生用ipad下载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他们甚至经常能从学生那里获取第一手教学资料和教学启示,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创设“准自然”语言文化环境

“听和说是运用一门语言的基本能力,但在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今天,我们已经不再将英美人的标准作为唯一标准。一个人的英语水平高不高,重点是看他用英语表达的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而不仅仅是看他是否拥有地道的语音和语调。”曹伦华说。因此,学校更注重文化内容的导入,为学生创设“准自然”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学校的外语节是学生们展示语言天赋的舞台,外语演讲、辩论、模仿等活动让学生们热情高涨,他们在快乐的活动中学到了鲜活、灵动的英语。学校每年都派出大批学生赴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修学三个半月,与当地家庭和学校的密切接触让学生对异国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如何与外国人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了直接的体会。学校每年还会组织国际语言村夏令营,派出学生参加新加坡的领袖论坛和辩论赛、美国的模拟联合国大赛、五国青年领袖峰会等,让他们在更高的平台上扩宽视野。

学科英语交融中外文化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龚亚夫认为,学科英语教学是培养外语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苏州市首批双语教育实验学校,苏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科英语教学已经全面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们不仅教授英语语言,还用英语教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经济等课程。苏州外国语学校拥有一支包括40人的外教队伍,他们将自己的母语文化背景和教育背景融入了中国课堂,为学科英语教学本土化提供了有效的范例。“我国教育的强项是基础知识扎实,而国外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我校努力将中西方的优势结合起来,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适应世界多元化交流的人才。”曹伦华说。

自2007年苏外首倡外语教学“跨文化”概念以来,学校不断做宽、做深文化主题,打造开放的国际文化氛围。每一面墙壁都展示着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面貌,每一名学生都会用标准的英语与参观者问好,每一位教师都立志成为有文化素养的教师。“文化是一种双向的东西。外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我校开设小语种课程的目的也是通过拓展各种渠道让学生参与传播中国文化。”曹伦华说。据其介绍,每年都有许多国外参观团访问苏外,来自各国的学生在这里体验中国武术、民族器乐、苏州刺绣等中国文化。苏外的学生成了国外学生的老师,他们用英语介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学生们还自发走进苏州园林做英语导游,在国际交往过程中进一步领会了语言文化的魅力。

专家讲座助力“跨文化”研讨

Exploring the role of culture in the ELT classroom

不一定只有来自真实场景或母语使用者的内容,才是地道语篇。真正地道的语篇具有交际性,跟学生的生活、理想、社群、语言和文化背景都密切相关。

课堂的文化交际性完全可以来自于学生。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接触的并不是全新的、截然不同的文化。这一过程好比一个文化之旅,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已有的文化背景建立、拓展新的文化领域。文化更应该跟社会行为结合在一起。在当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联应该是微观和个性化的,应该是自主、多样、复杂、多元的,而口音问题绝不应该成为影响交际效果的障碍。

—Adrian Holliday

学生需要什么文化

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技能:有效推断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做出判断与决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合作能力。学校要培养出具有这些技能的人才,就必须明确“心”“智”“言”相结合的多元培养目标。将这一理念体现在英语教学中,就要求学校进行更多的文化浸润。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但学校只教给学生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文化就像是一座“冰山”,以上那些更像是浮在海平面的一小部分。学校更需要挖掘冰山内部,即文化更深层次的东西,如信仰、态度、价值观、观点、看法等。学校在英语教学中更应注重文化的“单一文化性”“强调异同观”“表层文化观”和“单项理解观”。

外语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语码,它实际上还作为每一个人心智活动中最“核心”的东西,构成了一个人与众不同的特性(identity)。人之禀性、意识、情感、志趣、道德、理想、信念所构筑起来的精神世界才是学生所需要的文化意识。

因此,英语教学应确立三个培养目标。思维认知是通过听说读写进行,思维形成习惯,习惯成为品格;思想品格又影响思维,思维说话言之有物从而影响语言;品格决定语言输出内容,输入内容又影响品格。

三者应形成良性循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龚亚夫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