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创造多种教学途径 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本文作者: 编辑 邵金荣
  编者按:如今,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往中的误解时有发生。为了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栏目编辑此次特邀三位高校教师,请他们就相关话题畅谈各自在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以期能帮助广大英语教师拓展教学思路,正确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   ---------------------------------   探究颜色内涵 领略英汉差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侯爱华 杨跃
  不同的民族对相同的颜色往往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诠释。研究英汉语言和比较中西文化,语言学习者不应该忽略对颜色词的学习和研究。   颜色联想意义的差异性   颜色带有显著的文化烙印,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激发特殊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讲,颜色已由客观的物质本色演变成抽象的象征色,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心态。   1.殊路同归型:不同颜色词在不同文化里描绘同一现象   罗马皇帝或罗马天主教枢机主教都是身着紫袍,英语里purple便有了“显赫”之意。而在中国过去的豪门巨户都是朱漆大门,所以汉语中“朱红”代表富贵。   2.文化冲突型:相同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有完全相反的联想意义   白色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如:white day (吉日)和white head(宠儿)。可白色在汉文化中常常有悲惨、无效、反动等贬义内涵,如白色恐怖,苍白,白丁。   3.文化空白型:一种语言中颜色词的内涵在另一种语言里却完全不存在   英语中的in a blue mood(心情不好),black sheep (败家子),red cap(搬运工)的颜色词和汉语里的“白痴、白话”中的“白”在对应的语言里都找不到表示颜色的对应词。   颜色联想意义研究的新发展   众多研究者将目光聚焦于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性,但却忽略了其在不同文化中的交叉性与发展性。   1.文化重合型:颜色词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或相似内涵   由于人类文化共性作用,以及文化相互渗透,不同民族常常会赋予某一种颜色以相同的象征意义。黑色在英汉语里都有“坏人、坏事”的引申意义。如black list(黑名单),black market(黑市),black sheep(害群之马),black mark(污点)。同时,汉语里有“黑五类、黑干将、黑材料、黑帮子女”等表达方式。一些学者认为,黑色之所以在英汉语言中都有“黑暗、黑夜、死亡”的联想意义,是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知之甚少,对黑暗中的自然界产生了不可抗拒的恐惧感。这种心理经过多年积淀,反映到语言中来,使得人们一见到黑色就联想到神秘、邪恶、非法、悲哀,昏暗和死亡等。   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的倡导和“绿色产业”的兴起,绿色受到全球的关注,绿色也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与大自然、公义, 甚至是生命的整体联系在一起。英语中有green food(绿色食物),green products(绿色产品),green marketing(绿色营销),green tourism(绿色旅游业);汉语有“绿色食物”“绿色奥运”“绿色通道”“绿色消费”“绿色住宅”等。   2.交叉型:颜色词联想意义在中西文化中既存在差异,也有共通之处   随着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的日益密切,语言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其内涵也相应发生改变。   在汉语中蓝色常与“美好、宁静”等意思相联系,有“蓝色的梦想”“蓝图”之类的表达方式。然而,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蓝色也渐渐成为一个处在交叉性发展中的颜色词,有了“忧郁、低落”的联想意义。   西方人从西班牙人斗牛的文化传统中深感“红色”为不祥之兆,因此“red”常与贬义相关联,如 a red battle (血腥的战斗),red alert (紧急警告)等。然而,受东方文化的影响,现在红色在西方文化中也有了“喜庆、幸运”的联想意义,如a red letter-day(喜庆的日子),red carpet(接待贵宾用的红地毯)。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全面研究颜色的文化内涵,才能帮助语言学习者捕捉各种颜色词的“颜”外之意,真正理解英汉颜色词所传递的文化信息,避免语用迁移和交际失误,进而提高学生理解和使用英语的能力。   拓宽渠道 规避错位   
重庆师范大学 吴念
  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如果跳不出母语思维的束缚,便很容易误解对方,造成交流中的障碍。为了解析文化差异,规避学生在交流中的文化错位现象,教师应该在夯实学生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   1.探源词汇   英汉语在词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探源词汇,可以帮助学习者准确领悟词义。如如中国人认为红色为吉祥,而英美人受西班牙人斗牛传统的影响,常将红色与血腥和残酷联系在一起。   2.关注习语或谚语   英汉习语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非常明显,如“塞翁失马,安知祸福?”直译成英文就是“When the old man on the frontier lost his mare, who could have guessed it was a blessing in disguise?”西方人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很难透过这样的翻译准确理解这个习语的含义,故“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的译法比较恰当。   3.介绍文化背景知识   了解异域文化知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英文中的典故“the sword of Damocles”出自希腊神话。相传叙拉古暴君迪奥尼修斯(Dionysius)邀请他的宠臣达摩克利斯(Damocles)饮宴时,在达摩克利斯头顶上方悬一出鞘之剑,以告诫他大权在握者常朝不保夕,帝王也自有其忧患。后来“达摩克利斯剑”一词,便成了“大祸临头”的同义语。   4.拓宽接触文化的渠道   教师应组织各种介绍西方文化知识的讲座,或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多种文化素材。此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广泛阅读,通过书刊、杂志等渠道积累文化背景知识,进而不断拓展视野,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利用各种资源 丰厚语言功底   
河北廊坊师范学院 李树德
  为了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其跨文化交流的意识,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   教师在大量阅读有关西方文化经典著作和新书的同时,还应广泛浏览与中国文化有关的书籍,以便在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比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化与汉文化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英语。   2.正确处理语言课与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英语教学中适时引入文化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认真比较和取舍讲授内容及其深度,恰当把握语言与文化两大因素在教学中的关系,不应将大学英语课变成文化课。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1)结合语境教授文化知识   教师一方面要经常给学生灌输英美文化习俗,一方面也要不断纠正他们在文化上的理解偏差。   (2)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材   现行各种大学英语教材的课文大多选自英文原版材料,都可作为介绍英美文化的素材。如在讲授外研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精读》中Big Bucks the Easy Way一文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美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观以及家庭教育观。又如通过课文The Present和The Sampler,教师可引导学生探讨英美老年人问题,使他们深刻理解“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paradise for the children, battlefield for the middle-aged, and the grave for the old.”这句话的意义。   (3)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   教师还应广泛选用体现中西文化差异的材料,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此外,教师还可邀请外籍教师进行讲座,组织英语晚会或与学生共度节日等方式,以提高其交际能力。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