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我与“新标准”的故事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本文作者: 21st
伴随着基础英语课程改革,《英语》(新标准)“一条龙”系列教材已经进入全国中小学课堂整整十年,并成为全国26个省、区、市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得力教学助手。为了庆祝全国首套“一条龙”新课标英语教材出版十周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了“我与‘新标准’的故事”征文大赛。本栏目将陆续刊登大赛的部分教师获奖文章,与读者分享一线教师的心得感悟。

“新标准”带我领略三重境界

对教师而言,一套好的教材如同一位入门导师,指引你走上规范的教学之路;它又好比一位得力助手,默默助你传道、授业、解惑。“新标准”教材就是这样一位良师益友,在我的教学路上带我经历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三重境界。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第一重境界,是王国维在艺术探索过程中的“悬思”状态,也是我在刚刚投身教育事业时踌躇满志和对教师职业发展充满美好憧憬的状态。在拿到“新标准”教材之前,我就认真研读过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其中,“突出学生主体”和“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教学早已摆脱了传统的“满堂灌”模式,但这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拿到“新标准”教材后,我发现它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内容上都与以往的教材有很大不同。对于硕士毕业的我来说,课本里的英语知识显得非常简单,但如何教授这些知识,不,用“新标准”的话来说,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确实让我有些茫然。于是,我开始认真阅读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并广泛阅读各类英语教法类书籍。我相信,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认真的治学态度,自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然而,我很快就遭遇了挫折,进入了王国维所说的第二重境界:苦索。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至今还记得自己上第一堂英语课的情景。那节课是“新标准”教材预备级的第一模块,主要内容是复习26个字母和一些日常用语。上课前,我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没想到学生们却在短短10分钟内就完成了我设计的20分钟的课堂活动。接下来,我不得不按照原定计划继续讲课,还不由自主地把指令重复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部分学生流露出不耐烦的表情。到第30分钟时,所有的内容全部讲完,我站在讲台上,望着学生们好奇的眼神,不知所措……

我还有过多次失败的教学经历,或是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或是授课内容对学生而言偏易或偏难等等。其实正如兵法所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我了解自己,可是我了解学生吗?我对他们的英语水平、兴趣爱好了解多少?这时我才想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并非易事。

此后,我的备课真正进入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阶段。我在备课时除了准备授课内容外,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和情绪状态。我突然发现,原来“新标准”只是根据主题和语法结构提供了素材,这些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素材的选取方式显示出教材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增、或改、或整合,以符合实际教学的需要。

记得在教授“My family”模块时,我发现课本中的对话句型比较简单,内容也远不如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有吸引力。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将这节课设计成了“我的家庭秀”:请学生展示家庭成员的照片并附英文介绍,随后再进行记忆力大测试。由于学生呈现的是自己的家庭照片,所以大家都非常积极,也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工作,在介绍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类句型。我发现,只要我设计出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的任务,学生就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消化旧知识、预习新知识,并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教师只要用心备课,就常常会处于这种“苦索”中,惟有在这种“苦索”中才能慢慢产生教育的智慧;在智慧火花迸发的瞬间,我体会到了王国维所说的第三个“顿悟”的状态。

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无数次教学实践带来的厚积薄发,是若干次教学反思后的豁然开朗。这一重境界,我心向往之。

我的导师曾赠我良言——“教学反思成就一代名师”。无论是失败的课堂还是精彩的课堂,都会给有心人以启示。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龄”等于“经验”,却未必代表智慧;教育的智慧需要修炼,而教学反思正是修行的“法宝”。某一节课的反思也许会带来“顿悟”的瞬间,但只有当教学反思成为一种教学习惯,只有当它渗透到一个教师的血液里,它才让教师的教学艺术不断提升,才会让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要想教学之树常青,必须将教学反思坚持到底!

“新标准”教材伴我一路走来,她如同一位良师益友,默默注视着我的进步与成长,时时提醒我改进不足。我与“新标准”的故事还将继续……

文/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中学 陆晶晶

“新标准”:一套富有魅力的教材

几年前,《英语》(新标准)教材以崭新的面貌,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走进了高中学校。如何使用好这套教材?如何在英语课堂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教材的魅力?这是一线教师探讨最多的问题。我们努力将教材中包含的新理念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享受这套最具魅力的教材。

一、创新授课方式,展现新教材魅力

“新标准”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能够引发学生较大的学习兴趣。笔者曾经听过高一“Traffic Jam”这一模块的一节示范课,课文题目为“Getting Around in Beijing”,内容是介绍现代交通工具。上课伊始,授课教师设计了一个谈话节目,用大屏幕投影出思考题,并配以相应的图片。其中一个问题是:“北京的车辆越来越多,假如你是这个城市的市长,你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问题出示后,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提出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听到这里,我心想,只要教材的话题有新意且教师引导得当,学生们总会带给我们惊喜。因此,教师必须理解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展现新教材的魅力。

二、尝试互动式教学,感受新教材魅力

学生不仅要通过听讲来学习,更要通过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实现潜移默化的学习。在教学中,我和同事们依据“新标准”的精神,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探究、感受等方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以高一的“Fine Arts-Western, Chinese, Pop Arts”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将中国传统的艺术流派按时间顺序引入课堂,让学生分组介绍不同时期的艺术人物,旨在让其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杰出的艺术文化。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个课件,课件内容是一个身着白衣的古代男子在如诗如画的野外吟诵着著名的诗句(英文版),教师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猜测这位诗人的名字。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答案随着课件的播放结束而呈现水落石出。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活动引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传承课改理念,共享新教材魅力

“新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双方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新标准”强调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标准”信任学生,为学生创造发挥潜能的机会。教师应在课堂上创造一种“主体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而能用”的理念,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教师适时给予点拨,而不越俎代庖。

仍以“Fine Arts-Western, Chinese, Pop Arts”这堂课的一个活动为例:教师在上课时将事先准备好的道具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利用道具解决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学习结束后,学生们普遍获得了成就感,感觉自己从活动中受到了启迪,并由此产生快乐的心情。

四、联系实践展开教学,延伸新教材魅力

要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其探究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将学习书本知识和参加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高中第三册中的模块3“The Violence of Nature”意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如果教师只是要求学生讲述自己的家乡有多么美好,课堂会显得空洞、乏味,此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接触实际生活,调查家乡的过去和现在,再组织学生实地参观,直观地感受家乡的美好,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同时,教师还可让学生调查家乡的环境遭到了哪些破坏,从而认识到自己作为家乡的一份子,有责任宣传环保理念。学生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回到课堂中,以不同形式展示真实而有说服力的调查结果,会使课堂更加生动。学生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以课堂为主,向课外拓展,用课外生动直观的实践活动来丰富课堂教学,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使“新标准”如一潭清水,不断延伸它的魅力。

文/天津市武清区南蔡村中学 李洪武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