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新课改推动中小学英语教学迅猛发展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鲁子问专访

本文作者: 王晓珊
记者:自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请重点介绍一下阅读教学方面的进展。

鲁子问:
自2001年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诸多进步。在课程方面,小学英语课程成为国家课程,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英语课程体系开始形成,大量校本选修英语课程在高中普遍开设。在课堂教学方面,任务活动成为课堂活动的基本标识,任务教学过程也逐步推广,活动式教学成为主流,语言知识教学逐渐突出语言知识的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广泛受到重视。在评价方面,形成性评价成为主流,任务型评价成为中、高考改革的新题型。

在阅读教学层面,文言文式的逐字逐句解读已经全面退出中小学英语课堂,阅读之后的宏观理解问题得到广泛运用,对语句之间逻辑关系、语篇文体与体裁等的阅读理解开始受到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挖掘日渐广泛,批判性阅读正在发展,课外阅读受到重视,阅读选修课程,如报刊阅读课,开设得越来越广泛。

记者:您认为当前中小学阅读教学还有哪些亟待突破之处?这些问题应如何得到解决?

鲁子问:
阅读本身既是语言行为,也是心理行为,还是思维行为。所以,阅读教学需要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层面进行整合。当前,我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还主要停留在语言文本层面。可以说,阅读教学的层次问题,是亟待突破的问题。对阅读教学的层次的突破,可以从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培训、阅读资源开发等入手。首先,应该加强对于英语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的深化,形成从阅读层次的更具体指导。其次,在教师发展活动中,如全国的一些展示课活动中,应该加强对阅读层次的引领。最后,在阅读资源开发中,应该进行有层次的问题设计。在这方面,《21世纪学生英文报》可以做出更多的示范引领。

记者:多年来,《21世纪学生英文报》一直致力于让学生通过阅读英文报刊提升阅读水平,您如何看待英文报刊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鲁子问:
《21世纪学生英文报》对我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首先,《21世纪学生英文报》内容新,与学生当下生活相关,学生乐于阅读。教材开发周期长,内容不可能随时更新,但报纸可以随出版时间刊发最新的内容,从而有助于学生阅读与他们当下的生活密切关联的内容。其次,《21世纪学生英文报》是中国主流媒体《中国日报》所属子报,价值取向积极,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深度的报刊阅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再次,《21世纪学生英文报》语言标准且生动、活泼,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英语,而且可以帮助其发展、提升英语水平。最后,《21世纪学生英文报》教学理念先进,阅读活动设计符合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也符合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需求,同时有丰富的教研活动,帮助老师们发展阅读教学能力。

当然,《21世纪学生英文报》还可以在语言风格中更加突出英语母语的特征,让学生直接接触到真实的英语语言材料,而且在教学设计上可以进一步提升问题设计的层次,适当推出一些批判性阅读层次的设计,引领我们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不断深化发展。

记者:新高考方案规定高考外语的分值仍为150分,且学生可考两次,取其中一次的分数为高考分数,这一规定意味着什么?是否会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重要影响?

鲁子问:
新高考方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影响会很大。

首先,根据我们的调查,超过80%的受访学生选择至少考两次,从而选择两次分数中较高者作为高考成绩。这说明,新高考之后的英语学习目的较之以前更为明确。以前学生的想法是能考多少分就考多少,现在则是希望考得更高一些。这显然对教师如何让英语教学目标适应学生的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肯定会有一部分学生将参加高考英语考试的时间提前到高二上学期,因为目前预计的政策是高二上学期可以开始报考高考英语。若这样,就要求对这一部分学生的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基本在高一完成。当然,他们也可以自己安排到高一结束时完成整个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从高中分层走班教学看,这其实也意味着,高中应该为这一部分学生安排一种新形式的高一英语课程。比如,从高一入学,学校就为学生开设英语I和英语II,供学生选择。这样,希望在高二上学期就报考高考英语的学生,可以从高一入学就直接选择英语II,从而为其在高二上学期报考高考英语做准备。这就意味着,分层教学必须是从高一就开始的高中英语课程与教学的“新常态”。

其次,可能有学生在高考英语分数达到预期分数后不再学习英语,以便把学习精力分配到语文、数学等学科。这就意味着在高三阶段学习英语的学生会减少。那么,高中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显然就需要重新分配,传统的高三备考变成了整个高中阶段都有可能需要面向不同学生进行备考教学,也就是可能出现高一高考备考、高二高考备考和高三高考备考。这三种备考教学有很大区别,因为高一高考备考教学的对象是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较为自信、其他学科压力并不很大的学生,他们的备考可以是高强度的、高度自主的。而高三的备考则可能并不是基础最弱的学生,因为很可能基础最弱的学生已经在高二之后不再努力继续提高英语分数了。这可能使高二、高三的备考教学出现完全不同的需求,从而形成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

最后,高考改革之后的英语学习,将成为显著的自主性学习,因为高考英语报考时间自主确定、考试分数目标自主确定,这样,之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就势必需要从高一入学就强化高中英语学习的自主策略。没有成功的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就没有成功的高中英语教学。那么,高中英语入学的高一第一阶段英语教学,显然就需要更加彻底的变革,变革成为以促进高中英语自主学习策略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否则高考英语的一年多次、高二即可报考的改革,就毫无意义了。而现行高一第一阶段的英语教材(即各种教材的“必修1”)几乎都没有这方面内容,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自己进行相应的课程与教学设计。

记者:据了解,许多学校已经开展了分层走班教学,尤其是高考改革地区的学校。您认为,在不同的层级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应有何不同?

鲁子问:
如前所述,分层走班是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不分层走班就无法真正适应高考英语改革的要求,就会只是空有改革政策、而无法形成高考改革对高中教学的倒逼作用。

也就是说,我们很担心,有的高中学校为了教学便利,而建议、甚至要求学生到高三再报考高考英语,不建议、甚至不允许学生在高二报考高考英语。这样的确便于学校开设英语课程,统一安排教学进度,平衡配置英语教师。但这就无法让学生、老师真正享受高考英语改革的红利。

分层走班的高中英语教学是新事物,当然会带来很多新问题,但这一方式将有助于高中生的英语学习,有助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目标来学习英语,教师则可以在一个英语水平相对平均的班级进行英语教学,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

记者:您曾多次参与教育部的师资培训项目,并与一线英语教师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您认为,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师最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提升?

鲁子问: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近两年的国培答疑中,英语教师们问得最多的不是关于英语课程、任务教学、高考改革,而是课堂管理,比如两极分化、学习兴趣等。这说明,过去十多年的教师培训,尤其是长期、深入、全员的国家级培训,使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对英语课程、英语教学的理解与把握,有了显著的提升,而对于课堂教学管理能力的需求也显著提升。

应该说,我国英语教师的管理能力普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这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成长为校长等学校管理者的比例少于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得到一定的验证。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可能与英语学习需要教师付出的专注于英语语言本身的时间、精力较多有一定关系,也可能与我国师范院校英语院系对《英语教学论》课程、对学生课堂管理能力发展重视不足有一定关系。出现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加大对英语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培训,也需要我们加大对于师范院校《英语教学论》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同时,我们还发现,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心理学基础不足。学习是一种心理行为,语言运用本身也是一种心理行为。对语言学习的理解、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强有力的心理学基础,包括来自学习心理学、语言心理学的基础。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迄今为止我国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大多、甚至基本没有开设英语学习论这一领域的课程,没有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这一方面的能力。

最后,当代教育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有助于语言学习的技术屡见不鲜,这些技术在很多方面有助于把我们的中小学英语教师从过于繁重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我们建议中小学英语教师进一步了解英语教育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英语教育技术,洞悉其妙,灵活运用,从而显著提升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成效。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