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王昕
上海。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摇篮和大本营。出版人才辈出之地。一方正在酝酿着新一轮出版集团化改革的沃土。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扎根上海的我国最大、最权威的外语图书出版基地之一。当地科教出版业的中坚力量。

庄智象。年届中年。外教社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社长。为该社掌舵的有勇有谋的出版人。

这样的时机,这样的背景,意味着庄智象在 1997年出任外教社社长时就难以回避业界关注的目光。事实证明,这位学者出身的出版人不负众望,一次次地将外教社推向业界的风口浪尖,使其不断发展壮大。

从1998年起,外教社年均出书达近千种,重版率在70%以上,销售码洋以年均5000万元的幅度攀升,2003年则净增销售码洋一亿元,全社利润的增幅每年也在1300万元以上。能带领不到180名员工创造如此佳绩,庄智象必有其成功之道。我决定赴沪“探秘”。

然而,庄智象的低调却令我一筹莫展。好不容易约到的采访被限制在一小时内。不仅如此,他一再强调这篇人物专访不要过多涉及他本人,“多谈出版社就好”。与这位社长见面之前,他之于我,也仅是电话那头低沉的男中音,一串陌生的手机号,以及网上两三篇提及他的文章。

不过,随着采访的深入,我渐渐觉得担心是多余的。谈到外教社的发展,刚见面时似乎话语不多的庄智象却是那么地侃侃而谈,句句能说到点子上,说出的话也极有份量,深邃的眸子里透着睿智。

五年磨一剑

1997年底,庄智象出任外教社社长。当时国内出版界竞争已日趋激烈。作为外教社将近10年的拳头产品,《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就像一把保护伞为外教社挡风遮雨,同时也削弱了它对业界硝烟的敏感性。

上世纪80年代,外教社承担了国家重点教材——《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这套应时之需的教材一面世就备受青睐,全国80%的高校都以此作为课堂用书。凭借这套教材,外教社将“全国高等学校第二届优秀教材特等奖”收归囊中,从此在业界站稳了脚跟,提升了名气。直到1997年,《大学英语》仍然生命力不减,是社里盈利的支柱。然而,庄智象却先人一步地洞察到成绩背后潜在的危机。

“《大学英语》必须不断地进行修订,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掷地有声的决策给外教社人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万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1998年外教社推出了《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修订本,不过这时,庄智象早已开始酝酿下一场战役——推出配套齐全的立体化教材。同年,功能齐备、制作考究的《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辅助光盘问世,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杨治中教授曾评价其为“我国体系最完善、配套最完备、学术最成熟的高校公共英语教材”。

然而,在庄智象的词典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反复告诫员工,品牌形成后“需要不断地进行维护,在不断改进、修订、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久远的品牌影响力”。2001年,庄智象又召集近50名英语教育专家学者编写推出了集图书、音像、光盘、网络、题库于一体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全新版)。

在庄智象看来,出自专家之手的教材也必须接受大学课堂的检验,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于是,外教社兵分数路,奔赴全国二十几个省份,听取教材试用情况。一贯亲历亲为的庄智象又怎能坐等市场部的调查报告?他亲自带领员工征求学校意见,足迹踏遍山东、陕西等多个省份。

在经济和社会效益面前,庄智象更看重后者。当听说某大学已经订购7000册全新版教材,并准备在全校范围内使用时,庄智象脸上没有一丝喜悦,反而心生担忧:“我宁愿他们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根据使用效果再决定订数。”

经过近两年的稳扎稳打,全新版教材的发行量一路飙升,以每年15%的速度递增,仅2003年就发行了80万套。

业界的“拓荒者”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庄智象深谙此理。庄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总能在“绿柳才黄半未匀”时就洞悉业界的发展趋势,早早酝酿应对策略。1999年,庄智象就预测英语教材将很快成为各大出版社大施拳脚的领域。这种直觉告诉他必须拓展教材产品的领域,捷足先登出版横跨小学、初中到大学以至研究生英语教育的系列教材。

2002年,全国首套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的问世再一次让庄智象一役成名。他不惜投资邀请国内50多位专家赴沪开研讨会。庄智象打电话一位位邀请,向专家阐述这套教材的开创性。与其说是对教材重要性的认同,不如说是庄真诚恳切的个人魅力将他们会聚到上海。

经过不到两年的努力,外教社成体系化的教材规模板块已经形成,不少图书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全国首套外国语学校英语系列教材的出版改变了外国语学校没有系列主干外语教材的局面,英语专业本科系列的150余种教材,则加重了文化和人文科学的含量,并充分考虑到了当前社会对外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几乎在抢占教材市场的同时,庄智象在另一战场也吹响了号角:“我们的产品结构必须多样化,不能总停留在盈利主要靠教材的状态。”他提出了开发“4个100”工程的目标,即在三年内出版全新教材100种、全新学术著作100种、全新工具书100种和全新读物100种。

这项全面的新品开发工程使外教社图书产品结构得到全面调整。“新世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剑桥英语词典系列”“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系列”“上外—朗文学生系列读物”等优秀出版物进一步发挥了外教社作为外语出版社的专业优势。

打造出版托拉斯

1993年进入外教社之前,庄智象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的教师、《外语界》学术期刊的编辑部主任。在出任社长之前,他是外教社的副总编。作为英语语言学专家,他曾编写《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方法》《英语语言艺术》《英语表达词典》等十多部著作,可以说庄智象是一位学者出身的出版人。不过,这位“半路出家”者对于出版经营却很精通,对出版社的发展模式也有其独到的见解。

“我们要发展跟文化、科教有关的文化产业,要把出版社建成一个融教学、科研以及出版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庄智象这里说的综合性平台体现了他一贯坚持的“裂变”理论。

所谓“裂变”理论,就是谋求内涵式发展,以出版社为基地建立销售网点、海外分社、专业出版社和出版研究所。

目前,外教社不仅在北京设立了外教社北京文化发展中心,还在上海、陕西、山东、湖南、福建等地建立了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增强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和销售能力。此外,外教社已在全国建立近2000个销售网点,掌握着全国各级各类外语教材的出版和使用信息。庄智象不仅想通过这些销售网延伸外教社的触角,更希望能利用它们构建信息服务网络。2002年,外教社在陕西建立的销售分公司,运营仅八个月,当地的发行码洋就比2001年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

可以说“专业化”是庄智象“裂变”理论的核心。

外教社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成立专业出版社,如教材出版社、辞书出版社和期刊出版社等。

不仅如此,庄智象还正在酝酿筹建三个研究所:出版物研究所、出版发展研究所和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

出版物研究所专门从事出版物的研究,为外教社策划、编辑和发行出版物提供科学研究和分析的基础;出版发展研究所则专门从事出版社体制、运作程序、分配和人事制度等方面的研究,为出版社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将主要致力于外语教材的开发和外语教学研究。

为了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外教社已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家著名出版公司建立了经常性的业务往来,引进或合作出版了一批国际领先的语言学著作、语言地道的外语教材和特色工具书。除了向境外出版社购买版权外,庄智象还开创了与国外优秀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模式,即由外教社拟出选题,请境外出版社物色作者编写。

为了加强与海外出版机构和作者队伍的联系,2002年6月外教社在纽约创立了外教社北美分社。不久,外教社还将在西欧和东亚建立分社安营扎寨。

“国外有很多出版资源尚未开发,这不仅包括海外学者,还有从中国出去的学者。设立海外分社,一方面可以开发这些资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快相关专业知识与国际接轨的速度,第一时间了解国外教材和其他图书的编写、出版和销售信息。”庄智象如是说。

做好手头每一项工作

“让我们得以成功的经验,也许会成为明天失败的根源”。“要少说多干,先干后说,干好了再说。”出自庄智象的这两句朴实而耐人寻味的话总是被外教社人提起。

都说不断总结经验有助于日后的成功,而庄智象却认为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事物总在发展,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更要关注当下的时局状态,过去的成功之道未必能解今日之难题。”

曾荣获“上海市劳动模范”殊荣的庄智象是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既是社长,又兼副总编的他总是坚持参与选题策划,在管理全社的同时,还经常担负书稿的三审。双休日和节假日成了工作日,打球和游泳等兴趣爱好也只能“被压制”。

到了“知天命”年纪的庄智象谦虚地说自己仍在“惑”与“不惑”间徘徊,而成功对于他来说就是“努力做好手头每一项工作”。

聊得正尽兴,有人进屋提醒庄智象去主持选题会。采访戛然而止。庄智象一边抱歉地表示他实在公务繁忙,一边起身匆忙离去。此时,我的脑海掠过俄国近代出版家绥青的自传书名:为书籍的一生。

---------------------------------------

庄智象,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教授。197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并留校任教,后出国进修。先后任《外语界》杂志编辑部主任、副主编近8年。1993年调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历任副总编、副社长和常务副社长,1997年底起担任社长。曾获得“上海出版人奖”金奖和第四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