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专家共聚群英会 新知如同甘露水

本文作者: 21ST
暑期是教研活动和学术会议比较汇集的时段。为了及时把握教研动态,追踪英语教育热点话题,《英语教学周刊》的记者奔赴各地采访,到会认真聆听专家讲座,现摘录部分会议讲座如下(会议顺序按时间排列)。

2005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学术年会(7月1日至4日)

7月1日至4日,由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主办,沈阳师范大学、英语辅导报社联合承办的“2005年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学术年会”在沈阳师范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中小学外语教师教育和培训的专业化发展”。

张正东

西南师范大学张正东教授作了“高师外语院系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做好外语教师教育、培训和发展的前提”的报告。张正东教授就目前高师外语院系所面临的挑战和原因以及应对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在报告中,张教授指出高师外语院系的特点体现于承担的任务:以英语为主的中小学外语教师教育、教师培训、教师发展。随着教师专业化的成长,高师外语院系必须大力进行自身的专业化建设。在谈及如何应对目前高师外语院系所面临的挑战方面,张正东教授认为,对策的提出既要立足于我国外语教育的国情,也要着眼于教育和语言的发展。他指出高师外语院系应对目前挑战的根本和自强不息的唯一途径是要抓好专业化,具体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在学制上明确是外语教育院系,含教育、培训、发展三个专业,其毕业生在教师岗位上受到的优遇远远高于在普通英语岗位的待遇,其他高校外语院系毕业生在教师岗位上的能力也不及高师师范毕业生;二是课程设置上,要以教育英语为主,普通英语为辅,并开出体现外语教育之特点的系列课程。比如,外语教育学、外语教学原理、外语教学规范以及外语教学片文选、外语教育实习等课程;三是在科研上侧重实践层次的外语教学研究。

何广铿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何广铿作了题为“教学科研型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报告,他指出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应培养出英语基本功扎实,掌握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教师。在报告中何广铿教授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在培养教学科研型教师方面采用的方案,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估三个方面。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英语系从一年级开始,开设相关专业知识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如“欧洲文化入门”(一年级)“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一年级)等西方文化课程和“第二语言习得”(一年级)“语言测试”(二年级)等教育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另外,在保证高年级阶段专业知识课程开设的基础上,结合培养教学科研型英语教师的目标,增设了“应用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外语教育心理学”“英语教学研究方法”“英语教学语料库”“英语教学理论”“中学英语教材分析研究”“英语课件制作”等多门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为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教学问题、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英语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中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7月3日至6日)

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清华大学和中国外语杂志社于今年暑假在北京举办了“中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高级研修班”。来自全国部分高校的英语专业教师汇聚一堂,不仅聆听了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家的报告,还有幸走进了清华大学课堂,就英语专业课程进行观摩研讨,和清华师生一起体验了英语教学的快乐与成功。

文秋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文秋芳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口试与英语口语教学”的报告。报告中,她首先对全国英语专业口试的情况做了整体的回顾,并科学地分析了现在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即学生的语感差、转述信息的能力不强、语言的流利度不够、内容上空洞无物、缺乏条理性、英译中时重要信息丢失现象严重、中译英时错译情况比较普遍。文教授指出,为解决这一问题,作为英语口语教师,必须把握好口语教学的原则,既要在教学实践当中注重学生口语表述的流利度、正确性、多样性和得体性,而且也要注意交流中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同时她着重指出,对英语口语正确性和流利性关系认识上的偏差是导致表达差的重要原因。以80年代为分水岭,这之前国内口语教学过分强调准确性,导致学生不敢开口,形成“哑巴英语”,而这之后,教学又过分强调流利性,结果学生虽表现出暂时的语言优势,却扼杀了他们语言的持续发展能力,因为运用语言并不等于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也不意味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要想真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除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其博览群书外,还应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最后,文教授指出,课堂组织上,除了应注意采用平衡的教学方法外,为了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教师还应该在课上实施对子和小组练习等教学活动,以完成任务的方式来促成教学的目标的实现。

杨信彰

作为《语言学概论》网络教材版的主编,厦门大学的杨信彰教授在本次论坛上详细介绍了这一教材在英语专业具体教学中所体现的优势。首先是教学方法变得更为灵活、生动而实效。网络教材的使用营造了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课程的教学因而可以通过讨论、网站、个案分析和课程小论文的形式来组织。课堂上,纸质教材、电子教案、网络课程相结合,能创造开放性的课堂氛围,不仅极为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立体化的教学组织方式,而且也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其次,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在课堂语言实践方面采用任务法,设定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一步了解语言的本质并写出实践报告,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通过点击网页上建立的各种链接,学生可以浏览世界各地优秀的语言学网站,不断丰富语言学知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语言的领悟力。

杨永林

本次论坛的另一亮点是清华大学杨永林教授介绍了如何在英语写作研究中处理好“宏大叙事”与“技术精巧”的关系。杨教授之所以用“宏大叙事”这个术语,是在凸显英语写作能力培养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挑战性。所谓“宏大叙事”,实际上等同于“创新写作”;所谓“技术精巧”,就成了解决“创新写作”这一难题的金钥匙。这里的“技术精巧”既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教学,可以说“技术精巧”既兼容了这两种教学方式之长,又超乎其外。通过处理“宏大叙事”和“技术精巧”之间的辨正关系,清华大学外语系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共同开发了一个集“纸质教材、教师指南、写作软件、学习语料库、网络数据库”为一体的综合训练系统。这个系统具有立体化、数字化、开放性、智能型和人性化的特征,不但方便教学管理,也有利自主学习。通过使用这个写作平台,快速生成一篇规范性极强的论文摘要,也可以完成一篇英语学术论文。不仅如此,这套系统还提供了80万字“原汁原味”的学生习作,供使用者浏览和借鉴。这些文本体现了“过程化写作”的理念,展示了习作者从最初动笔写作,到教师朱笔圈点,师生动态交流的整个发展过程,凸显了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典型错误,也反映出其认识和思维发展的轨迹,自然对写作学习者有“镜像学习”和“自我修改”的作用。

第四届全国《英语》(新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7月17日至21日)

由外研社主办、四川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承办的“第四届全国《英语》(新标准)小学英语教学研讨会”于7月中旬在成都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 “新课标理念与NSE课堂教学”。与会专家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性分析、如何关注学生并对表现给予有效评价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讲座。

鲁子问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鲁子问就“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作了专题讲座。他介绍说,教学设计是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化、最优化、显性化、系统性设计的现代教育技术,其核心理论是当代学习理论,其基本方法是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优化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教学设计主要有分析教学问题和学习需求,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步骤,选择合适的反馈评价方式等环节。他同时指出,教学设计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教学技术,但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这说明,在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风格、心理机制的分析和把握都还重视不够,很多活动看似热闹,但并不符合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机制,从而制约了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他在讲座中还特别就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广泛存在的语用不真实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运用大量案例说明应该如何开展以真实语言运用为指向的教学活动,特别强调了如何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他建议小学英语教师深入了解和学习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运用教学设计理论科学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从而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

张连仲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连仲就“小学英语评价”方面作了专题报告,他提出,小学英语教学正在逐步走向“正规化”,但要防止和纠正对“正规化”的误解,纠正只考虑语言知识体系传授的错误认识和做法。特别是在英语教学评价与测试中,受其他学段甚至是高考等大规模客观测试影响,追求所谓“正规化”(或标准化)的倾向应该引起警惕。“正规化”首先是科学化。要真正理解英语课程标准,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准,把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信心,培养对确定的语境和语言任务做出一定反应的能力。小学英语评价应该回应教学目标,体现人文关怀和教学实施的科学性、过程性。要防止和纠正“应试教育”对小学英语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合理发挥教学评价应起到的促进学生进步、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和课程发展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当前应在对小学生语言学习特点和规律理解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教学与评价的关系;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功能;不同的评价方法或技术的匹配和组合,从理论和操作技术层面为一线教学提供有利的支持,促使小学英语教学和评价健康发展。

首届海峡两岸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7月18日至21日)

“首届海峡两岸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于7月中旬在清华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一、新世纪翻译理论的新进展;二、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三、翻译与跨文化的交叉研究;四、社会、文化、语言、交际与翻译生态环境;五、海峡两岸翻译理论界交流合作的前景与趋势等,译学界知名学者60多人参加了研讨。

赖慈芸

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博士赖慈芸在“两岸翻译规范差异的初步描述”一文中讲到,两岸自一九四九年以后,虽然都以中文为官方语言,但语言呈现各自发展的局面,在词汇、语法上都有许多差异之处。在翻译上,同一文本的两地中文译本,尤其可以看出两岸翻译规范的不同,包括构词习惯、语法、翻译策略、对比喻的处理、读者的期待等等。这篇论文是她综合比较两地十种文本的中译本的研究成果,以标点、字数、词汇、语法、翻译单位、比喻的翻译方法等作为指标,描述翻译时所遵循的翻译规范差异。

许钧

南京大学的许钧教授在本次大会上谈了“我国译学界面对的几个重大问题”。他说,当前随着翻译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翻译学科越来越受到其他学界的关注与承认。翻译学二级学科的地位确立便是明证。但从目前译学研究的现状看,有几个重大问题应该引起译学界的高度重视:一、关于翻译学科的立身之本;二、关于翻译理论研究潜在的危机;三、关于翻译的历史使命;四、如何面对目前重大的翻译实践问题。

王宁

清华大学王宁教授首先作了题为“翻译的文化建构和文化研究的翻译学转向”的学术报告。王教授认为,翻译学作为介于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之边缘地带的一门学科应该有自己的存在方式。在全球化时代,资讯的传播和大众传媒的崛起使得全球化与文化的关系尤为密不可分,翻译在新时代无疑成为资讯传播的一种工具,因而对翻译的研究也应该摆脱狭窄的语言文字层面的束缚,将其置于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具有对其他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普遍方法论指导意义。王教授进一步指出,由此可见,当今学界的一个当务之急便是对翻译这一术语的既定含义做出新的理解和阐释:从仅囿于字面形式的翻译(转换)逐步拓展为对文化内涵的翻译,因此研究翻译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问题,尤其涉及两种文化的互动关系和比较研究,翻译研究的兴衰无疑与文化研究的地位如何有着密切的关系。

谭载喜

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谭载喜的论文题目为“翻译比喻与新世纪翻译研究”。谭教授认为,翻译比喻作为描述翻译的手段之一,是翻译文化和翻译研究文化中一个现实的、历史的现象,是帮助我们全面认识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的一个视窗。对于它的研究,可以为翻译学提供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但我们过去对于翻译比喻的喜爱和认识,基本停留在单一的、孤立的层面。谭教授的文章立足于新世纪译学研究的描写原则和方法,从比较的和历时、共时的不同角度,对中西翻译研究中出现过的各种翻译比喻做一次较全面而系统的调查,并对搜集到的二百七十条中西翻译比喻的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和深入探讨,以期填补译学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缺憾,为新时期译学领域的拓展增添新的研究内容,透过翻译比喻的表象,进一步领悟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本质意义之所在。

胡庚申

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的论文题为:“翻译适应选择论再思”。由于译界一些人士对胡教授文中的某些观点、某种表述尚存有疑问,因此,他在报告中重点解释这样一些问题:翻译活动与达尔文的“适应/选择”学说有什么关联?从“适应/选择”的视角怎样解读翻译过程?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如何解释作者、译者、读者等人之间的“主体间性”问题?提出“译者为中心”之后评论标准怎样厘定?以及与翻译相关的其他学科是否有这方面的相关研究等等。胡教授认为,作为一种宏观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从质疑到释疑,这应该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事实上,对一项研究、特别是对一项从新的视角开展的理论研究,如果没有人提问、质疑、挑战、讨论,没有对一些问题的回应、答辩、交流和反思,就很难有认识的升华,再思就会缺乏动力,这样的研究也就没有了生命。

首届全国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学展示及经验交流会(7月20日至24日)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于7月举行了“首届全国中学英语新课程教学展示及经验交流会”,会议的核心宗旨在于进一步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6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英语基础教育教师参加了这次会议。

陈琳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琳教授在报告之初用优美、地道的英文和广大教师一同回顾了实用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实际上,他老人家意在点出英语教学应统筹考虑,不仅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不能孤立地培养,英语作为一门学科也不能与其他学科过分泾渭分明,语言教学采取综合性和跨学科的态度,反而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接着,陈琳教授引出了“自然语法”这一普通教师还不太熟悉的词语,其传递的信息是希望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多关注那些高频词汇在具体语言实践中的运用,如介词for、on、at等等,因为这些高频词往往最能反映语法的基本模式。但同时他还指出,要想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在具体教学中还必须把学生对自然语法的习得与传统语法教学结合起来才行。最后,陈琳教授对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做了如下的解释和建议:一、新课标实施后,尽管学生的听说能力有所提高,但一些学校的考试成绩却有所下降。针对这种情况,陈琳教授鼓励大家一定要顶住困难,把新课标继续贯彻下去,随着中考和高考对学生语言技能和阅读水平考查比例的加重,“低分高能”无疑只是暂时的现象。二、新课标提出任务型教学,但这决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虽然填鸭式用汉语集中讲语法的做法不值得提倡,但课堂教学中一定句子的翻译对英语学习也是相当必要的。“用中学,学中用,为用而学”才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三、为落实课改,许多教师改变了以往教学中采用的“题海战术”,但由于中考、高考做法的因袭,一定的应试锻炼还是相当需要的,在现行的考试体制下,教师在教材的运用上要做灵活处理,如最后一、两册改用原来的较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也是必要的。讲话结束前,陈琳教授还特别指出把对老师的评定与学生考试成绩挂钩是错误的,至少也是片面的做法。

龚亚夫

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分社社长龚亚夫先生在题为“任务性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任务型教学并非反对语法教学,而是强调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去表达有意义的思想,去完成任务,而不是仅仅把思想集中在语言本身的形式上。其实,学生的语法能力不仅不能被忽视,相反还是交际时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并不是全新的教学思想。可以说,它仍是在交际语言教学理论框架之内的一种教学途径,其核心思想是把学习作为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学生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即任务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二、课堂任务之间是否在逻辑上有前后关系;三、任务是否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老师能否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起指导作用;四、任务是否会伤害到学生的情感,能否在持久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上起促进作用。教学任务被精心设计出来后,教师在下一步就应考虑如何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为此,大量的信息输入是极为必要的,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素养,有责任向学生提供丰富的输入,而且还应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寻找资料和获得信息。学生自主学习和共同参与搜索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所大力倡导的。

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2005年年会(7月30日至31日)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试验项目”年会于7月底在山东泰安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聚焦实效”。此次会议上,专家讲座的内容涉及:测试型评价、项目研究方案的设计与管理、如何呈现和汇报研究成果、如何做问卷调查、如何建立系统的和动态的教学评价体系、如何进行英语教学设计与评价等。

李静纯

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专家组成员李静纯在会议中指出,当前的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使用,一线教师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教学与考试的配套问题,教学内容和形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原有的阶段检测和终结检测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实施,李静纯认为目前我们应当在测试方面做好几件事情:第一件就是要整体调整测试目标。以往的测试目标相对侧重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在综合应用能力的检测方面只限于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目标,我们应当依据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在不同学段上提出具有实际操作效能的、系统的具体目标项目,清楚明白地告诉教师和学生各个学习阶段应当实现哪些具体目标,又有哪些具体目标应当在下一阶段实现。第二件事情是调整和改造原有试卷结构。原有的试卷结构已经稳定地实施了十多年时间,无论从试题功能上看还是从试题配置上看都不能很好地适应课改的要求。我们有必要在继承已有的成功测试经验的同时提出适应不同学段的试卷结构调整的改革方案。此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的检测则应当实现题型的多样化。第三件事情是提高各级命题人员和教师的测试专业技术水平。从省市教研机构到基层学校,测试改革都需要建立一支具有专业测试技术水准的测试研究与试卷编制队伍,有了这样一批懂得测试理论、熟悉测试专业技术的教研员和教师,各级各类的测试改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加强测试技术培训,普及测试基本要领,提高阶段测试和终结测试的专业编制水平是我们实现测试专业化应当进行的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也将会有力地支持课程评价改革。

李亦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亦菲博士作了“建立一个系统的、动态的教学评价系统”的报告。李亦菲博士指出,在学校中,教学评价是持续不断的、形式多样的、影响深刻的,为了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教学和学习的促进功能,将教学评价与教学(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地设计、实施与改进,通过动态的教学评价来促进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李亦菲博士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三个角度,对教学评价进行了分类,从而建立起一个“教学评价的三维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可以将教学评价的设计分为以下五个环节:(1)确定评价类型;(2)制订教学目标;(3)规定评价内容;(4)选择评价方法;(5)选用/编制评价工具。而教学评价的实施则包括以下三个前后相连的步骤:(1)收集信息;(2)分析信息;(3)反馈结果。李亦菲博士强调,教学评价的过程并不只是评价者了解被评价者的过程,而且也是评价者对评价活动本身进行积极的监控、调节和反思的过程。为了确保教学评价的设计和实施是客观的、准确的,必须对评价的过程进行监控、调节和反思。这就是所谓的“元评价”,包括形成性元评价和总结性元评价两个方面。因此,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评价设计、评价实施和评价改进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构成了一个特定评价活动的完整过程,并使得一系列评价活动成为连续进行的周期性活动。

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学术年会(8月5日至9日)

由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中国分会、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主办,英语辅导报社承办的第三届中国英语外语教学国际学术年会于8月初在吉林省通化市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中国英语外语教学的趋势与前景”。来自美国、加拿大、古巴、英国、德国、俄罗斯、波兰、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16个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40余位知名英语语言学家、英语教学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国内各著名大学和教学研究机构的资深英语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和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共5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包天仁

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中国分会会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通化师范学院院长、英语辅导报社社长包天仁教授在会上简要介绍了他经过20多年潜心研究并创立的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The English “Four-in-One”Teaching Approach)。包天仁教授说,“四位一体”教学法的显著特点是knowledge-based,learning-centred,quality-oriented。教学法以“循序渐进、阶段侧重、精讲精练、五技并举”为教学原则。它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1.以中考和高考英语学科总复习为研究对象的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复习教学方法2.以复习教学,包括单元复习、期中/期末复习、知识专项复习、能力专项复习等为研究对象的英语“四位一体”复习教学方法;3.以平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的英语“四位一体”课堂教学方法;4.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体现learning-center的英语“四位一体”课外学习策略。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实验研究被评为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重点课题,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直接管理的唯一重点研究课题。

自1997年以来,这一实验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九轮,共有2800余名中小学英语教师,近30万名学生参加了这一实验。为适应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在总结前几轮实验经验的基础上,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实验研究现已进入一个新的、更深入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要进一步形成由“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教科研部门、学校领导、实验教师”构成的“四位一体”的实验研究队伍,建立包括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英语教育教学专家、各级教研室负责人、各级教研员和实验教师代表的全国性的重点子课题领导小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群众性、权威性以及规范化。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