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绿叶成荫子满枝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王昕
  七月,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曼多塔湖清澈如镜、碧波轻漾,令人悠然意远。随着暑期威斯康星大学学生的纷纷离校,麦迪逊这个被称为Lake City的美国中部的袖珍城市愈显悠闲和静谧。

  7月23日,这个对于麦迪逊市民来说极其普通的一天,却令胡文仲终生难忘。就在北京申奥成功4周年纪念日后的第十天,第14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AILA)——国际语言学界三年举行一次的“奥林匹克”在麦迪逊如期举行。

  按照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的惯例,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执委会和国际委员会联席会议在大会召开的前一天举行。坐在会议现场的一角,胡文仲整了整领带,清了清嗓子,缓缓起身,在掌声中不紧不慢迈向讲台,以娴熟的英文完成了一段中肯、朴实、却又信心十足的简短发言。这不是一次例行的大会发言,而是一次意义深远的申办陈述。作为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中国代表,胡文仲要在近15分钟的时间里以客观详实的阐述和其儒雅谦逊的个人魅力征服台下30多位学会执委,让他们做出一个对中国语言学界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在中国北京召开第16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

  陈述结束,联席会议开始讨论并投票。此时,胡文仲的思绪回到三年前。那时,他也和现在一样,站在讲台上不遗余力地表达中国希望申办第15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的强烈意愿。但是最终,德国以7票多的优势获得了第15届大会的主办权。如今,三年后,胡文仲没有放弃,他再一次代表中国申办第16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

  投票结束后第二天,在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学会主席Susan Gass向会场大声地宣布:北京赢得了2011年第16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的举办权。电子大屏幕随即出现了 AILA 2011—Beijing, China 的字样,全场响起持久的掌声。人们纷纷起立上前与胡文仲握手表示祝贺。尽管时隔两个多月,胡文仲回想起那时那刻的场景仍十分动情,他告诉笔者这是他一生中最激动的时刻。

  曾想投笔从戎,却与英语结缘

  忆及半个世纪前的情景,胡文仲的眼神显得专注而深远。50多年前,北外位于颐和园的东边。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北外就像一个恬淡的女子每日独处深闺、含英咀华。

  大学四年,北外重实践、注重技能培养的授课理念令胡文仲对英语逐渐产生了兴趣。口语课上,老师常常设置各种场景,让学生利用虚拟的环境练习口语。此外,每学期期末,班里都会组织英语晚会,为学生展示才艺,锻炼口语提供舞台,英文歌曲、英文相声、英文短剧一一亮相。胡文仲还清楚地记得一次英语晚会上,班里同学演出武松打虎,由于表演太“入戏”,扮演武松的同学竟然骑在扮演老虎的同学身上,一边挥拳“猛打”,一边不断地大声喊道:You beggar, I’ll make you suffer.台上演的热闹,台下自然看的投入,学生们拼命鼓掌,气氛异常活跃。

  1954年初,胡文仲本科毕业。由于成绩优异,学校决定留下他和其他一批学生继续进修,培养他们成为外交部的高级翻译。这段时间,胡文仲经历的一次重要实践就是前后为中国青年代表团和中国京剧团的出访担任翻译。“当时,我被派到团中央为中国青年代表团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担任翻译。在当时,出国可是件大事。在接受了一个多月的集训之后,1955年7月我和其他几位翻译随团乘火车去苏联,哪里需要翻译就去哪里,从事最多的是口译工作。”胡文仲说道。

  世界青年联欢节之后,胡文仲又为中国京剧团的北欧五国访问演出担任翻译,当时由于我国十分缺乏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冰岛等语种的翻译,胡文仲只得先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再由当地英语翻译转译。除了担任口译,胡文仲还要做些笔译工作,翻译当地报刊上的评论。在北欧工作的四个多月对于胡文仲来说是一次极好的锻炼。

  教学相长成专家

  原本以为结束进修班的学习,就可以踏进神圣的外交部,但由于当时北外急需培养师资,胡文仲又被分配在师资班继续进修一年,为成为大学英语教师奠定基础。这一年,师从王佐良和许国璋等英语大家,胡文仲接触到英国文学以及语言学、词汇学等领域的专业课程,他还经常和其他同事到北外英国专家David Crook家中练习口语。不仅如此,这段时间胡文仲还大量阅读国外优秀文学原著,包括狄更斯的多部小说。

  1957年夏的一天,胡文仲手捧课本信心十足地迈入了英语系二年级的课堂,从此开始了近50年的教学生涯。

  胡文仲所教的第一个班级并非“困难”班而是一个学生成绩普遍优秀的班级。差班难教,优秀班也不好“对付”。同学们上课时认真听讲,测验中有时连一个拼写和标点的错误都没有。教这样的好学生反而更让胡文仲诚惶诚恐。随着教材和学生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不得不尽快充电。每天晚上花大量时间备课,查词典,翻阅工具书;实在找不到答案时,他就去求教组里的老教师。

  1958年,国内正处于大跃进的高潮,北外英语系为了向国庆献礼,决定出版一份旨在普及英语的杂志《英语学习》。作为刊物的编辑,胡文仲参与了刊物筹划、组稿、编排、送稿以及校对的工作。由于当时刊物还未普及,投稿有限,胡文仲常常自己撰写论文以填补空缺,研究课题多为语法和学习方法研究。之后,胡文仲又开始为《西方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前身)写稿。在这期间,他开始深入研究语法,撰写了有关复合宾语和定语从句的论文。对于胡文仲来说,撰写论文也是知识累积的阶段,他翻阅了大量语法著作,收集了大量的例句进行研究,从中发现一些新鲜有趣的现象。这次对于语法的深入研究为后来胡文仲接触语言学并开设相关专业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与大师为友

  1978年,为了扭转文革十年浩劫之后国内人才匮乏的局面,教育部在全国组织了青年教师出国进修选拔考试。已过而立之年的胡文仲报了名,并顺利通过考试,获得了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语系进修两年的机会。尽管原计划是赴澳进修,但胡文仲后来却暗下决心一定要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如果你是Non-degree student,学校对你的要求会很低,你对自己的要求也不会太高。这次机会十分难得,既然来到悉尼大学,我就要抓紧一切时间吸收知识,争取学位是一个目标也是一种动力。”胡文仲说道。在澳期间,最令胡文仲难忘的就是有幸结识澳大利亚至今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特里克怀特。怀特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物,其为人风格素以古怪著称。这位小说家不愿意面对镁光灯、常封闭自己,囿于书房与世隔绝。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媒体眼中性情古怪不擅言谈的大人物却热情地接待了胡文仲,并与他促膝谈心。

  “在澳学习期间,我阅读了怀特所有的小说。在悉尼大学一位教授的引荐下,怀特接见了我,并数次接受我的采访。他很少与我谈某部作品,谈及更多的是他对于某个问题的看法,我就试图从他看待问题的角度来分析他的作品欲表达的某种思想。”胡文仲说道。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胡文仲就开始在跨文化交际学领域深入研究,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开创人之一。早在1984年,胡文仲和美国学者Neal Grove就在外国专家居住地北京友谊宾馆展开问卷调查,收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之后,胡文仲又借着出国的机会继续深入收集素材。1991年,集结了中美两位学者心血的成堆的手稿变成了铅字,成为一本名为Encountering the Chinese的著作在美国出版。如今,胡文仲在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方面著作颇丰,现已出版专著6部、编著17部、译著5部、论文60余篇。

  “触电”成明星,教授“跟我学”

  如今,胡文仲以其丰厚的理论成果和丰富的教学实践在国内英语教育界可谓赫赫有名。事实上,早在1982年,胡文仲就已经是老百姓眼中的明星了。在牛仔裤刚刚流行,电视机还是奢侈品的年代,胡文仲和英国专家Kate Flower共同主持了一挡掀起国内英语学习热潮的节目——“跟我学”。

  1982年,中央电视台邀请他与英国教师Kate Flower共同主持从BBC引进的英语教学节目Follow Me“跟我学”。Follow Me是根据交际教学法拍摄的片子,强调交际,片里有许多小的对话和故事,角色都是专业演员扮演,节目生动活泼。尽管在节目中,胡文仲和Kate Flower只是正襟危坐讲授语言点和英国文化,但这种电视教学的全新形式,特别是文革后人们对知识的渴求使得节目一经播出立即获得强烈的反响。

  “电视台安排我和Kate每周三下午录像。当时我一方面要在学校教课,另一方面还担任英语系副主任的行政工作,十分忙碌。有时时间紧张,我就和Kate在去电视台的路上在汽车里对解说词。到了电视台以后,我们一边等着灯光布景准备停当,一边与导演交换意见。”胡文仲回忆道。节目播出不久,胡文仲走在街上常被路人认出,有的甚至还向他索要签名。

  语言学界也“申奥”

  继王佐良和许国璋之后,2001年,胡文仲被选举为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2002年上半年,在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的不断努力下,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的34个国家和地区的成员全票通过了中国加入学会的申请。2002年年底,胡文仲参加了在新加坡召开的第14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并在会上代表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向大会提出了申办第15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的意愿,同时提出申办的还有德国应用语言学会。“尽管会前我们也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但比起德国还是有不小的差距。他们播放了制作精良的宣传短片,对于会议的议题以及财务预算也做了详细的阐述。最终,德国获得了第15届大会的主办权。”胡文仲说道。

  2004年5月,胡文仲邀请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席Susan Gass作为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第四届国际研讨会的嘉宾并请她做主旨发言。在与Susan Gass的交谈中,胡文仲向她征求了有关举办国际会议的各种注意事项。根据她的指点,英语教学研究会决定要抓紧时间进一步完善会议场馆建设,并努力与国内研究应用语言学的各机构和专家密切接洽,获得支持。

  今年7月23日,胡文仲再一次站在了国际应用语言学年会的讲台上,完成了13分钟的简短而诚恳的发言。陈述中,胡文仲描述客观到位,不仅不回避而且重点阐述了目前北京召开学会年会在会议设施和其他方面仍存在的缺陷。最后,他同时指出英语教学研究会一定能在2011年大会召开之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陈述之后,联席会议展开讨论并投票。大约过了十多分钟,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主席Susan Gass 上台大声宣布了2011年第16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将在北京召开的结果,她还特意走下台来与胡文仲握手表示祝贺。回想申办过程的一幕幕,这位古稀老人感慨良多、激动不已。

  申办成功对于胡文仲来说只是一个开始,还有大量的筹备工作需要他来策划和组织。胡文仲告诉笔者现在他能享受到的休闲时间很少,每天都处于紧张的忙碌中。唯一令他感觉到放松的就是和夫人忙里偷闲漫步于新居对面的紫竹湖边,呼吸清新濡湿的空气、观湖面水禽游弋、赏湖畔柳枝抚风。

  人的一生,精彩与辉煌都是倏忽一瞬,令胡文仲久久回味的并不是在麦迪逊的演讲,而是那些平淡却充实的片段:那个坐在教室一角聆听王佐良解析莎剧的下午,那些与大师促膝谈心的日日夜夜,还有那一个个数不清的在汽车上默念台词的星期三的傍晚。

  ---------------------------------

  胡文仲:195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后留校在翻译班及师资班进修。自1957年起在英语系任教。1979至1981年就读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在北外英语系继续任教,并任副系主任。1982年被评为副教授。1984年任教授,同年被任命为北京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现任《外国文学》主编。曾担任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会长。担任社会兼职包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文学科组成员、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会长等。长期从事跨文化研究和澳大利亚文学研究。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