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不达标 照样读博士?

本文作者: 编辑 李立
  新闻点击   据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自今年起,浙江大学在农学院和机能学院进行博士生招生改革试点,英语成绩不再是博士生录取的刚性条件,而科研素质将成为浙大招收博士生的首要标准。   以往浙大在博士生招生时,考生外语考试成绩必须达标才能取得复试资格。例如今年浙大划定的英语成绩线是67分,那么低于67分的考生,无论专业成绩和科研业绩如何突出,都不可能取得复试资格。   浙大副校长来茂德说,以分数划线,表面上看似乎很公平,但机械、单一的标准,很容易忽视不同类型人才的选拔。   今年浙江大学在两个试点学院开展的新招生办法,强调考生是否具备科研基本素质,其中包括:考生是否从事过科研项目,发表过科研论文,以及有无获奖情况等。实行新办法后,浙江大学有20名外语成绩低于录取分数线的考生,凭借优异的科研业绩和复试中表现出的科研能力而被录取,据悉,浙江大学明年还将扩大博士生招生改革的试点规模。   YES:浙大迈出了可贵的一步   联系到目前“全民学习英语”“英语成为各种考核的重要标杆”这一大环境,浙江大学此举,可以说是可贵的一步。   英语很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也确实需要大批精通英语的人才,从提高自身素质的角度考虑,许多人将很多精力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这些都是实情。然而,每个人都必须学好英语,否则就无法在这个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里生活工作吗?显然不是。相信这是多数人对英语的认识。可是,现实是另一回事。英语,中国学生不能不学,否则升不了学、毕不了业。纵然你的研究方向是中国甲骨文,首先也要亮出英语等级证书来证明研究的资格。   于今,终于看到一丝光亮。说光亮,是总算有学校,且是名校,承认、宣扬并力行不是任何人都必须学好英语不可。说一丝,是中国之大,承认、宣扬并力行之的学校仅仅一个浙大,且是仅限于部分专业的博士录取工作中。   换个角度思考,“全民英语教育”当然有合理性与积极意义。问题是我们长久以来缺少对合理与不合理、积极与消极等诸方面的科学分析。这是一种简单化的操作思路,难免流于片面。   现行做法其实也损害了英语教学本身。既然英语教学必须面向全民,则教学与考核标准也只能是低层次的全民标准,而全民标准是无法培养出高层次的专业人才的。反过来,在教学、考核中过于偏向专业标准了,几乎相当于与全民过不去。令无心于此、无用于此者白忙活,令有心于此、有志于此者学之太浅、食之无味!   吾生也有涯,不可能学尽天下值得学的课程,乃尽量掌握于己有更大用处或更大兴趣的知识;吾生也有幸,生活在分工明确的现代社会,因为其它方面知识缺陷造成的不便,自有专业人员解决。学我所欲学,精我所欲精,一边贡献着自己的精学成果,一边享受着别人的精学成果,不是很惬意的事吗?   终于有一所学校承认、宣扬并力行了“不是任何人都必须学好英语不可的”,这只是民间的一小步,但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重大变革在最初都来自于民间有益的勇敢尝试,开始也许青涩甚至失败,过程也许曲折漫长,但只要是正确的科学的,最后都会推广开来,形成不可阻挡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浙大这一步虽然小,但是有力量。   
许斌 (原载《新文化报》)
  NO:博士考英语,淡化不如完善   类似博士生招生考英语合不合理这样的争论其实可以追溯到硕士生甚至高考招生,反对者的理由无外乎两点:一是个人学习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高低与英语成绩的好坏没有必然联系;二是既然身为中国人,就应当首先学好用好汉语,学不学英语倒是其次,应根据个人爱好与特长来决定。   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有失偏颇。相对于硕士生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而言,博士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能够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而由于我国科研水平及条件的制约以及对外交流的需要,博士生不可避免地要直接从国外研究机构获取资料和信息,同外国学者正面交流,特别是在英语作为世界强势语言的情况下,学好英语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从感情因素上来讲,我们也不能理解学富五车的博士竟然看不懂英文专业书籍和产品说明书。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公众眼里,他们更习惯于将博士视为 “三项全能”,而不只是在某一领域学有所长。因此笔者认为,在博士培养阶段对英语成绩重要性的任何质疑都是不妥的,也是经不起推敲和时间考验的。   当然,笔者并不是说在当前博士生招生中的英语考试就不存在任何问题,相反,有问题且还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比如,博士生英语考试片面注重了对阅读能力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听说能力的考查;片面强调了对语法的掌握,而忽视了对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检验;片面重视了对公共词汇掌握情况的考查而忽视了对专业词汇的测试。而事实是,专业词汇的掌握情况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   由此可见,我们的当务之急绝不应是削弱英语考试在博士招生中的地位,而是通过对英语考试的内容及形式进行改革,使其能够更加适应专业研究的需要,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搭桥铺路,促进我国的学术研究与世界的接轨以及全面提高。   
徐光木
  专家态度:“一刀切”要不得   笔者认为,选拔博士生应主要考核其专业科研潜力和能力。如果招生专业与外语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例如古汉语、考古、中国民俗等),招生的教授又的确看中在本领域确有专才和发展前途的考生,不想因为他/她的外语成绩影响录取,那么不把外语成绩作为刚性条件是情有可原的。但是,如何准确地考核选拔具有科研素质的人才,还需要改革考试方式。   与此同理,对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必须考第二外语也有同样的争议。例如不少专心从事基础课或公共课教学的英语教师,特别是具有教学天赋的英语教师,因为二外成绩而影响了录取。他们其实不同于英语专业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因为他们实际工作中不需要第二外语。因此,应该鼓励这部分教师报考教育学科代码下的外语教育方向,这样就不需要考第二外语,只需考英语。   
夏纪梅(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教授)
  本刊时评:英语本无罪 考试须合理   浙江大学此次出台的新政策在教育界激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浪,引来媒体的广为关注。为何一所学校自身的招生政策引起了如此激烈的反响?皆因两个字——英语。   似乎是一夜之间,英语学习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评职称,考英语;拿学位,看英语;考研读博,自是不必说。于是,对于英语的口诛笔伐也此起彼伏,并迅速在互联网上聚拢起不少人气,诟病和质疑之声愈喊愈响。   浙大于此时出台这项新政策,不由得让许多人拍手称快,似乎终于可以从此告别英语了。但笔者以为其实不然。关于英语“学还是不学”“考还是不考”的争论,应该取决于对英语的实际需求程度。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承认,英语已是通行世界的强势语言。在许多科学研究领域,西方国家仍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被SCI收录的国际核心学术刊物如Nature和Science都是英文刊物,中国科学院的一位教授认为,对于某一学科而言,在这两本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其意义不亚于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一枚金牌。而在被SCI刊物退回的论文中,属于英语语言方面原因的退稿占到了30%至40%的比例,原因就是国外审稿人看不懂作者的英文表达。   因此,对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掌握英语,就相当于掌握了与世界级权威学者进行学术对话的“耳机”和“话筒”,既能及时听到本领域的国际最新科研动向,又能使自己的声音被全世界听到。试想,博士生如果不懂英语,如何阅读国外重要文献?如何与国外同行交流?如何使科研成果得到国际认可?当然,也有人认为,只会汉语,照样可以搞科研。但是,即使时下全球流行汉语热,指望全世界的学者都来学汉语仍旧只是一种奢望。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师夷长技”“西学东渐”的同时,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要得到国际认同,还要靠英语。英语此时已经成了国际间交流的中介语而并非仅仅是一门外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博士生来说,设置英语门槛是必要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门槛究竟应该抬到多高?   媒体的报道中,浙大以往的这个“门槛”是67分。这是一条刚性的线,也意味着一部分低于这条线的“可造之才”很有可能被拒之门外,这也是浙大改革的原因之一。因为谁也不能武断地说,成绩66分的考生,其英语水平一定比67分的考生差。因此,取消这个硬性的可见门槛是必要的。但新举措实施之后,校方应该同时针对本学科本专业的英文能力需求,制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客观的英语水平评价标准,例如除考试外,要求考生完成一篇英文科研论文写作等方式(浙大此次在复试中也强调了考查学生的科研能力),以检验考生的英文实际运用能力。当然,这就要求校方成立专家评审小组,对考生的表现进行严格、公开、公正的评价。   英语本无罪,考试须合理。博士生招生英语测评应该符合其学科本身研究的需要。否则,对于日后需要英语作为科研必备“利器”的博士生来说,未来的发展之路是令人担忧的。   
陆壹
  众言堂:   对外语的要求执行同一标准大可不必。这样会促使外语专业本科生及硕士因外语优势而报考其他专业的博士,可是其中许多人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水平却十分不足。   
中华网网友 国子
  支持!现在考研考博体制明显制约创造型、研究型人才!   
搜狐网友 (匿名)
  我们目前的科技普遍与世界水平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需要从对外交流中获得灵感与借鉴,一个具有博士学位的“高科技人员”不能与国际同行交流,是相当危险的。只有我们的科技水平普遍领先世界时,外语要求才可以略微降低。   
TOM网友 (匿名)
  笔者完全赞同这一改革。其理由不仅是很多网友所欢呼的,即中国高教中的英语分数线魔咒终于打开了一个口子,更重要的是,这是博士生录取制度由分数决定制向综合评定制的过渡、甚至最终废除博士生录取统一考试的第一步。   
杨继 (原载《新京报》)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