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前沿的生命科学》双语选修课的开发与探索

本文作者: 文/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付金花
为辅助学科教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于2006年将《前沿的生命科学》设置为高二年级的一门双语选修课。主要是通过教师认真筛选恰当的课题和相关教学资源,以英语作为母语的补充,使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生命世界奥秘的新途径。在领略生命科学前沿动态的同时,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艰辛以及科学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技术进步引发的伦理争议,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生命科学 双语教学 选修课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王斌华老师在其著作《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中指出,在我国关于双语教育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1)双语教学是否“损伤”汉语教学和学科教学?(2)我国是否拥有实施双语的环境和教材?(3)我国是否拥有实施双语教学的师资?从这三方面看,每一个都是大问题,甚至涉及到整个教师队伍建设等问题,不是通过短时间的理论研究、教师培训和课程改革能够实现的。虽然开展双语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作为新生事物其产生和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它的实施无时无刻不受教育专家、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在此前提下,力图开展双语教学的一线教师该如何有效执教?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生物组于1999年和2003年分别引进了美国的生物BSCS教材以及生命伦理学原版教材A Cross-Cultural Introduction to Bioethics,开始对高中生进行双语教学的初步研究与实践。为此,学校多次为教师提供出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通过近四年的研究,笔者发现,中学教育领域的双语教学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为什么要开展双语教学?什么样的学校适合开展双语教学?在哪个年级开设双语课程?开展对象是否必须是英语实验班?选择哪些学科?讲授学科中的哪些内容?选题的依据是什么?如何选择教材及相关的教学资源?如何进行课程设计?在一节课上教师和学生都有哪些收获?一系列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教师如果可以先从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入手,问题也许会变得相对容易。如果没有每一个教学设计的“星星之火”,怎么会有双语课程大规模开展的“燎原之势”?

二、《前沿的生命科学》双语选修课程的开发

目前,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有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以及学生英语水平不均衡等原因,我国大多数中学尚不具备开展学科双语教学的条件。因此,双语选修课和双语研究性学习两种形式适时为在英语方面有特长的老师和希望在专业英语方面获得提高的学生提供了一片实践的沃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发扬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教师专长的需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关于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为依据,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现状,既要有新内容、新发展,又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水平。须在充分调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合理地设计选修课程,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选择的可能。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既要有多样性,也要有目的性;既要有拓展性,也要考虑可行性;既要有地方特色,也要体现跨文化的特性。选修课的设计与实施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须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校条件,逐步开设和完善,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006年9月,北师大附中正式将《前沿的生命科学》(英文名称为Life Science Update)设置为高二年级的一门双语选修课,安排在每周三下午,两课时共计80分钟,目前已经有60名学生参加这门课程的学习(学校要求每期班只容纳30名学生)。由于没有现成的双语教材,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言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那么在双语课堂上教师应该教什么?如何来教?如果第一讲就用英文讲免疫的机制和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学生到了高三用纯中文学习这些知识尚不轻松!如何把握课题难度与学生能力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在选择课题前,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了解高中的生物和英语教材,由于初三和高一不开设生物课,学生只能回忆两年前初中学习过的内容,因此难度不宜太大。同时,在教师查阅英文教材时要了解学生当前的词汇量以及英文水平。根据课标的要求,学生高中阶段必须达到七级水平,其中包括能够用英语根据话题要求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广播和电视等资源获得更广泛的英语信息,扩展所学的知识。(详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第11至22页中分别从五个方面对七级目标的解读)也就是说,教师备课除了对生物和英语教材熟练驾驭外,还要了解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在课题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才能够有的放矢,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否则,教学就会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对所学内容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课堂教学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课题的选择

(1)课题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题可源于生物教材,但并不能拘泥于教材,我们主要希望在学生具有一定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双语教育。比如前四讲主要讲的是《生物多样性》,分别以雨林中生活的箭毒蛙、捕蝇草、厌氧细菌和病毒为例帮助学生明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1969年,美国的生物学家魏泰克提出的五界说中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和真菌界)及这些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因为在生物的绪论中学生刚刚学习过了生物具有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区别于非生物的六个基本特征。从箭毒蛙的警戒色到蝗虫的保护色和竹节虫的拟态、从捕蝇草的食虫过程到其获取氮素的机制、从厌氧细菌的发现到对进化研究的意义、从病毒的发现到代谢的机理等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此外,这门课程还包括人类瘟疫、抗生素的发展及其滥用带来的危害、毒品、克隆与辅助生殖技术、癌症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的隐私权与信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外来物种入侵、重温卡逊《寂静的春天》——DDT给人类带来的福音和危害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十五个章节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保持一定的联系,前面学过的内容为后面的章节做了适当的铺垫,使学生能够在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学习。我们还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期待,鼓励他们分工合作、收集文字、音频和视频资料,对于在某一领域有研究特长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走上讲台,用英语展示他们对生命世界的关注和无限热爱。

(2)注意把握课题的时效性

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前沿的生命科学》(Life Science Update)重在前沿,其中的Update的含义就是“新的信息、最新的报道”,强调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比如我们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渗透了2006、2007年诺奖群英会的相关内容和200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的获奖成果,并及时补充基因工程技术和美国成功克隆猴子胚胎等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2、教学的预期目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掌握一门国际通用的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开设英语课程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可以利用英语学习国外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最新进展,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基于此目的,笔者构建了一个“生物双语学习模型”(见下图),意图就是在生物和英语两个学科之间寻找交集,这样我们就可以用生物学的知识作为基础,用英语作为工具,使学生在交集的基础上不断上升(图中阴影部分所示),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恰当的铺垫,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在达到顶点(图中五角星位置所示)后再次俯视,学生看到的是生物和英语两个学科的并集,拓宽了学生视野。

3、需要注意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国内可供参考的教学设计并不是很多。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一个课题都必须要有明确的选题依据、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教学过程,就需要教师更加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双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难点以及科学术语的处理。生物课程的重点难点并不需要都转移到双语课堂来讲授,比如在高二年级的必修教材中要求的细胞增殖的机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遗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等并不适合用英语来进行讲解,内容本身的难度较大,加上英文的专业术语会令学生更加反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下降。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定位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几个生物单词,比如在10月份流感多发季节,我们选择了《抗生素的发展及滥用》一章,在文字资料里涉及到链霉素(streptococcus)、肺炎(pneumonia)和肺结核(tuberculosis)等多个生物医学领域的专业术语,均是大学英语六级以上词汇,有些甚至是美国GRE研究生入学考试才涉及的单词。笔者直接将文章中涉及的5至8个单词列在文章底部,方便学生查阅。此外,此门双语课不鼓励学生带文曲星等电子词典,一方面是为了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能够根据词根、词缀及上下文提高猜词能力。虽然学生没有学习过抗生素Antibiotics,但根据a-、an-、Anti-表示against, bio-表示life也可推测其大致含义,通过迁移也就明白了antiwar和Antarctic的确切含义。

(2)创设情境的重要性

北京基教研中心的一位物理特级教师曾经强调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他认为,没有问题情境,就没有学生的思维;没有学生的思维,就没有探究过程;没有探究过程,就没有问题的生成;没有问题的生成,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双语课堂同样是这样,本来就不是利用母语教学,学生在接受知识时难免受到科学术语等语言上的障碍,如果教师不能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这门课程将变得枯燥无味。

在每个章节中教师均用英文为学生准备可供讨论的问题,比如在《基因的隐私权与信息》中的问题包括:你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了解有多少?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可能引发哪些社会问题?你是否想要知道你的基因图谱?你认为父母有权让他们未出生或未成年的孩子检测成年可能出现的疾病吗?如果家庭成员、学校、雇主或保险公司要求你进行基因检测你能否接受?你认为谁有权利知道检测的结果?你们是否希望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基因身份证?一些问题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或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每组8人),最后由组长统计本组观点。也可以用“三分钟交流法” 进行讨论,随着外圈同学的顺时针转动可以使16名同学每人都有3分钟的时间分别和3名同学进行交流(每人1分钟)。这些问题及回答均使用英文, 同学可以互相提供观点、所需英文单词和句子,最后由同学汇集并总结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讨论中的生成性问题。

 

(3)关于视频资料的选择和中文和英文的使用情况:

在80分钟的时间里大约会使用25—30分钟的视频资料,资料主要来源于《科学博士》、《国家地理》、《探索》、《2006、2007诺奖群英会》和网络,其中大数资料是中文字幕,英文发音,我们可以从中精选一些片断辅助课堂教学,如《认识病毒》、《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抗生素》等。此外,我们也在网络上找到《新闻联播》、《世界》和《科技之光》等视频片段来辅助课堂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既然是双语课我们就没有必要把它上成英语课,并且从上面的例子大家不难看出有部分的视频材料和讲解使用的是中文,在每一讲中使用的中英文的比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要从教学内容、学生能力和教师水平三方面加以综合的考虑,主要由教师灵活把握两门语言之间的转换,突出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哲学中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师要了解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水平和自身能力是我们当前最大的实际。如果脱离了这个最大的实际,双语教学也就成了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三、课程的意义与收获:

科学是一个发展过程,用英文资料帮助学生学习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对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这时,难免有老师会产生疑问?我们为何不直接用中文来讲解岂不更方便,何必用英文呢?教过高二生物的老师都知道在《新陈代谢》一章有两处提到科学史的内容:一处是酶的发现史;一处是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分别是以1773年、1836年、1926年、20世纪80年代和18世纪中期、1864年、1880年、20世纪30年代呈现在教科书上,我们暂且不论当时科学家得出哪些结论,至少我们能够看到原本连贯的科学史是以时间点、类似三级跳的方式告诉读者而且一跳就跳过了七八十年。对于实验的原理、器材、操作步骤和实验结论也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甚至在酶的发现史中蕴涵的多个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化学奖都没有提及。在光合作用研究中范尼尔利用硫细菌代谢做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假设也被越过去了。有的教师会说在教师的参考书上有部分的介绍,但这些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用英文进行查阅,在Google里用英文分别输入光合作用和酶的单词(photosynthesis和enzyme)就会得到数以百万计的信息,其中包括科学家的生平、研究历程、实验设计失败的原因、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物理和化学技术的进步对生物学发展的促进作用等等。如果细心查阅生物原版教材的老师不难发现,国外原版教材、国内大学教材、教辅资料和高中教材在厚度上大致会呈现出9:3:3:1的现象,当然区别仅仅是在厚度方面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关键的差别是教材的内容上。原版教材在章节设置和文章内容上相对来说更加丰富,在科学史上更有连贯性,这对我国中学和高校的生物学教学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除了在科学史方面的意义外,这门课程使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收获。

1、教师的收获:

(1)进一步加深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由于备课使用的资料多数是英文原版材料,这对授课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挑选出适合高二学生的学习资料,教师查阅了大量的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教材、音频和视频资料,经过不断的筛选、加工、整合、总结出难度适中的教学设计。通过此门课程的开设使教师更加注意平时素材的积累,毕竟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随时从网络获得,教师要做科研的有心人,为将来编写双语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大部分章节中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也是我国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而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又强化了我们的教育理念——使STS精神(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渗入我们的生物科学教育中。例如,《前沿的生命科学》中所涉及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食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课题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一个个课题的讨论,能够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并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从生命伦理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通过全国双语协会搭建的平台,使我们能够有机会直接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并向他们学习双语教学在实践中的经验,以此来促进本校双语课程的发展。

2、学生的收获:

反馈1——原高二(12)班 周博然

《双语:前沿的生命科学》是一门能够使你兴致盎然的选修课。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前沿生物技术的神奇,可以认识到活跃在生命科学前沿的科学家和学者,也可以体会到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的无穷魅力。不仅仅是授课内容的丰富多彩,老师授课形式的新颖、独特也会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精彩的视频材料、丰富的课外知识、独特的双语教学带你进入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神奇世界。

通过老师认真的分析和讲解,Science和 Nature上的某些文章对中学生来说居然也是可以理解的,科技前沿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在这里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你可以主动向老师提问,与老师探讨问题,也可以自主制作课件向全班展示生命科学知识。

当你逐渐喜欢上这门课程时,你会发现《双语:前沿的生命科学》绝对是你的最佳选择!

反馈2——原高二(11)班 李执

Life Science Update is a very interesting subject. We can learn a lot from the lectures. You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teacher and the classmates and acquire the knowledge which the top scientists have learned. You can know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ou can grow up with the updated science as a flower takes shower in the sun. Although sometimes the difficulties make you be tired of study, you will really taste the sweet of it when you finally solve the problems you are faced.

四、 反思与探究: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感触真的很深。在开课前我曾经与多位生物教师探讨,“将英语引入生物学教学有哪些好处?”他们不假思索的回答说“生物+英语=生物英语,一石二鸟,一举两得”。还有些老师不理解,认为双语教学是跟风儿或做秀儿,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他们认为,生物和英语一个是理科一个文科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学科如何寻找共同点呢?如果讨论生物与物理、化学之间的联系似乎可以理解,毕竟高考理科综合是由这三门学科共同组成的。事实上,在生物学科引入双语教学的理念,并不是直接拿来国外的中学或大学教材进行简单的翻译,与其那样倒不如直接用中文教材更具有时效性。而用国外的教材作为参考,因为无论是在知识的内容上还是在活动的设计上这些原版教材对我们国家的中学生物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开展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记得新学期开始,每位选修课教师都要在礼堂对课程做10分钟的介绍,进行现场招兵买马。很多学生对课程的内容及授课方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都希望能够加入到这门选修课中来。由于学校对参加各门选修课的人数有名额限制,我们最终只能确定其中的30人。开课后,尽管学校的综合课程处对学生转班有明确的规定,每年都会有3—5名学生从外教的《英美文学》和《英语视听说》等选修课班级加入到《前沿的生命科学》中来。

虽然一年过去了,无论是对课程本身还是对我个人来说,都还是刚刚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是在学校领导和全组教师的全力支持下才使得这门课程初具雏形。在边学边讲、边讲边学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这门课程对教师不仅仅在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且在英语听力、阅读、口语和翻译等能力上要求都比较高。从学生的反馈里,能够读出他们对了解生命世界的渴望,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推荐更多的适合中学生水平的英文网站,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合理营养、医疗保健以及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的获奖成果。我能够感觉到自身的压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这门课程强大的生命力。我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某些方面的不足之处,毕竟我只实验了一次。下一步的目标是打算先带领高一的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高中理科教材、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中挖掘并整理出适合本校高中学生使用的双语课题。在08年新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中同时开设双语选修课程,授课的科目由原有的生物逐渐扩展到地理、历史、物理和化学等四个学科,进而将双语课程发展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并计划在08年底初步编写出适合高中学生使用的生物双语选修教材相信在生物组各位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下,《前沿的生命科学》一定能成为附中的特色选修课,为科学文化的薪火传承做出的贡献。

附1:

序号 课题名称 选题的依据

第一讲 生物的多样性(一)Biodiversity I(以箭毒蛙为例) 生物与环境的适应(绪论中刚刚学过)与箭毒的药用价值

第二讲 生物的多样性(二)Biodiversity II(以捕蝇草为例) 一种食虫植物,靠消化小型昆虫来获取氮素

第三讲 生物的多样性(三)Biodiversity III(走进微观世界—以细菌等为例) 高二的课时——原核生物的结构特点与代谢机制

第四讲 生物的多样性(四)Biodiversity IV(认识病毒) 学生刚刚学完核酸,艾滋病、SARS、禽流感病毒

第五讲 人类瘟疫 如:天花、鼠疫、伤寒和疟疾等

第六讲 抗生素的发展及其滥用带来的危害 秋季,感冒的多发季节此时学生对微生物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第七讲 毒品 关注青少年健康

第八讲 克隆与辅助生殖技术(克隆羊等为例) 学生刚刚学完细胞分化、 美国克隆猴子刚刚成功,引发学生对克隆人的新思考关于辅助生殖技术中的精子商品化和代孕母亲的问题

第九讲 癌症及其研究是最新进展 刚刚学过癌细胞的定义、癌细胞的特点和致癌因素

第十讲 人类基因组计划 科学技术的新进展与多国合作

第十一讲 基因的隐私权与信息 站在生命伦理的高度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第十二讲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公民享有知情权

第十三讲 外来物种入侵(火炬树是否可以被订为08奥运的园林树种) 2007年10月底在北京植物园聆听北京师范大学刘万儒和植物所蒋高明两位教授关于外来物种入侵的讲座受到启发

第十四讲 重温 卡逊the 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DDT给人类带来的福音和危害 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稳定性;以及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后悔1948年将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颁发给米勒

第十五讲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变暖、污染问题(《京都议定书》)、资源和能源利用问题

(上接B3版)

(3)关于视频资料的选择和中文和英文的使用情况

在80分钟的时间里大约会使用25至30分钟的视频资料,资料主要来源于《科学博士》《国家地理》《探索》《2006、2007诺奖群英会》和网络,其中大多数资料是中文字幕,英文发音,我们可以从中精选一些片断辅助课堂教学,如《认识病毒》《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抗生素》等。此外,我们也在网络上找到《新闻联播》《世界》和《科技之光》等视频片段来辅助课堂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

既然是双语课,我们就没有必要把它上成英语课。并且从上面的例子大家不难看出,部分视频材料和讲解使用的是中文,在每一讲中使用的中英文的比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要从教学内容、学生能力和教师水平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主要由教师灵活把握两门语言之间的转换,突出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哲学中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师要了解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水平和自身能力是我们当前最大的实际。如果脱离了这个最大的实际,双语教学也就成了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三、课程的意义与收获

科学是一个发展过程,用英文资料帮助学生学习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对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这时,难免有老师会产生疑问,我们直接用中文讲解岂不更方便,何必用英文呢?教过高二生物的老师都知道在《新陈代谢》一章有两处提到科学史的内容:一处是酶的发现史;一处是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分别是以1773年、1836年、1926年、20世纪80年代和18世纪中期、1864年、1880年、20世纪30年代呈现在教科书上,我们暂且不论当时科学家得出哪些结论,至少我们能够看到原本连贯的科学史是以时间点、类似三级跳的方式告诉读者,而且一跳就跳过了七八十年。对于实验的原理、器材、操作步骤和实验结论也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甚至在酶的发现史中蕴涵的多个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化学奖都没有提及。在光合作用研究中范尼尔利用硫细菌代谢做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假设也被越过去了。有的教师会说在教师的参考书上有部分的介绍,但这些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用英文进行查阅,在Google里用英文分别输入光合作用和酶的单词(photosynthesis和enzyme)就会得到数以百万计的信息,其中包括科学家的生平、研究历程、实验设计失败的原因、科学家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物理和化学技术的进步对生物学发展的促进作用等等。如果细心查阅生物原版教材的老师不难发现,国外原版教材、国内大学教材、教辅资料和高中教材在厚度上大致会呈现出9:3:3:1的现象。当然区别仅仅是在厚度方面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关键的差别是教材的内容上。原版教材在章节设置和文章内容上相对来说更加丰富,在科学史上更有连贯性,这对我国中学和高校的生物学教学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此外,这门课程使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有很大的收获。

1、教师的收获

(1)进一步加深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由于备课使用的资料多数是英文原版材料,这对授课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挑选出适合高二学生的学习资料,教师查阅了大量的英文原版教材、中文教材、音频和视频资料,经过不断的筛选、加工、整合、总结出难度适中的教学设计。此门课程的开设使教师更加注意平时素材的积累,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可以随时从网络获得,教师要做科研的有心人,为将来编写双语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大部分章节中所涉及到的背景知识,也是我国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而本课程的教育目标又强化了我们的教育理念——使STS精神(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渗入我们的生物科学教育中。例如,《前沿的生命科学》中所涉及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食品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课题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一个个课题的讨论,能够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并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从生命伦理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通过全国双语协会搭建的平台,使我们能够有机会直接与国内外的同行进行交流,并向他们学习双语教学在实践中的经验,以此来促进本校双语课程的发展。

2、学生的收获

反馈1:原高二(12)班 周博然

《双语:前沿的生命科学》是一门能够使你兴致盎然的选修课。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前沿生物技术的神奇,可以认识到活跃在生命科学前沿的科学家和学者,也可以体会到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的无穷魅力。通过老师认真的分析和讲解,Science和 Nature上的某些文章对中学生来说居然也是可以理解的,科技前沿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在这里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你可以主动向老师提问,与老师探讨问题,也可以自主制作课件向全班展示生命科学知识。

反馈2:原高二(11)班 李执

Life Science Update is a very interesting subject. We can learn a lot from the lectures. You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teacher and the classmates and acquire the knowledge which the top scientists have learned. You can know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ou can grow up with the updated science as a flower takes shower in the sun.

四、反思与探究: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感触深刻。在开课前我曾经与多位生物教师探讨将英语引入生物学教学有哪些好处。他们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生物+英语=生物英语,一石二鸟,一举两得”。还有些老师不理解,认为双语教学是跟风做秀,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他们认为,生物和英语一个是理科一个是文科,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学科如何寻找共同点呢?如果讨论生物与物理、化学之间的联系似乎可以理解,毕竟高考理科综合是由这三门学科共同组成的。事实上,在生物学科引入双语教学的理念,并不是直接拿来国外的中学或大学教材进行简单的翻译,与其那样倒不如直接用中文教材更具有时效性。而用国外的教材作为参考,是因为无论是在知识的内容上还是在活动的设计上这些原版教材对我们国家的中学生物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开展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记得新学期开始,每位选修课教师都要在礼堂对课程做10分钟的介绍,“招兵买马”。很多学生对课程的内容及授课方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希望能够学习这门选修课。由于学校对参加各门选修课的人数有名额限制,我们最终只能确定其中的30人。开课后,尽管学校的综合课程处对学生转班有明确的规定,但每年仍会有3—5名学生从外教的《英美文学》和《英语视听说》等选修课班级加入到《前沿的生命科学》中来。

虽然一年过去了,无论是对课程本身还是对我个人来说,都还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是在学校领导和全组教师的全力支持下才使得这门课程初具雏形。在边学边讲、边讲边学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这门课程对教师不仅仅在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且在英语听力、阅读、口语和翻译等能力上要求都比较高。从学生的反馈里,能够读出他们对了解生命世界的渴望,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推荐更多的适合中学生水平的英文网站,想要了解更多的关于合理营养、医疗保健以及百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的获奖成果。我能够感觉到自身的压力的同时也体会到了这门课程强大的生命力。我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某些方面的不足。下一步的目标是带领高一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高中理科教材、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中挖掘并整理出适合本校高中学生使用的双语课题。在今年新一届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中同时开设双语选修课程,授课的科目由原有的生物逐渐扩展到地理、历史、物理和化学等四个学科,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初步编写出适合高中学生使用的生物双语选修教材。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