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手机阅读:未来数字出版的方向

本文作者: 田文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我国数字出版高歌猛进,产业收入逐年大幅度递增。根据《2010-2011中国数字出版年度报告》的统计数据,2010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总体收入达到1051.79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31.97%。其中手机出版349.8亿、网络游戏323.7亿、互联网广告321.2亿、电子书24.8亿、博客10亿、互联网期刊7.49亿、数字报纸(网络版)6亿、网络动漫6亿、在线音乐2.8亿。作为收入榜单的前三甲,手机出版、网络游戏和互联网广告在数字出版年度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3.26%、30.78%和30.54%。手机出版成为数字出版的主力军。

尽管对于数字出版的内涵、外延及其统计数据,业界尚有不同看法。但不可否认,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手机阅读市场,以手机等为阅读终端的移动出版将引领未来数字出版的方向。

“我也是手机阅读的用户。”刚刚调任中国移动通讯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董事长的奚国华在7月5日举行的中国移动与新闻出版总署的签约仪式上告诉媒体。

据奚国华介绍,中国移动手机阅读推出一年多来,收录正版数字图书超过20万册,累计为1.6亿用户提供了手机阅读服务,目前每月访问用户超过4500万,月信息费收入突破1亿元,已基本构建成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正版数字阅读门户。其中,点击量最高的图书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其销售额便超过1400万元。而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公布的另一组数据也显示,截至今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规模已达5700万,较去年增长了229%。

庞大的用户群体、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让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对手机阅读的未来充满信心。

“碎片化”阅读成时尚

自2004年7月中国第一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通以来,手机阅读以其携带方便、交互性强、订阅方便等优势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在旅途、乘车、会议间隙、上下班途中等“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的最佳选择。而2008年2月,中国第一份中英文双语手机报《China Daily手机报》的面世更是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第一时间获取权威双语新闻的渠道。

作为新兴的数字出版介质和渠道,手机阅读整合了各类内容资源,为用户提供多媒体互动式阅读服务及阅读衍生服务。手机与生具有的Anywhere、Anytime以及Anyone的“3A”特点,使其除具备计算机及互联网所具备的优势外,还拥有它们不可比拟的独到之处:无所不在性,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阅读的需求;音画媒体性,拓展了传统图书的功能;主动获取性,提高了人们的阅读效率;存储高容量性和个性化,满足人们拥有私人图书馆的愿望;参与性和互动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订阅便捷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订购和退订;成本低廉性,优化了管理,提高了效率。

业内人士表示,手机阅读的先天优势将推动其成为最具前景的数字化阅读工具之一。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年中,手机阅读将引领阅读新潮流。

三大通信基地齐发力

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已建立了各自的移动阅读基地,并上线了相应的移动阅读服务,允许用户直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下载书籍、新闻和各类信息。

据了解,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业务主要在浙江手机阅读基地开展。该基地成立于2009年,并于2010年5月开始正式使用,目前已在用户和资源方面积累了相当大的优势。而中国电信千万级用户规模的天翼阅读基地也于2010年9月在浙江建成。相比以上两者,中国联通在手机阅读业务上的开拓略显滞后。去年12月,中国联通阅读基地落户湖南,今年4月才开始试推手机阅读业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信行业的引领者——中国移动在数字出版方面一直进行着积极的尝试:2005年10月推出手机报业务,涉及100多份报刊和杂志,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用户规模已达3000余万人;目前通过移动平台发行手机报的媒体不仅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单位,也包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等26个省市直属新闻媒体单位;与中国出版集团、浙江出版集团、长江出版集团、盛大文学、中文在线等100多家出版单位签约进行内容合作,上线图书超过19万种。其收入分成模式为4:4:2,即出版企业和各省中移动分别获得收入的40%,剩下的20%则归于阅读基地。

此外,中国移动还联合华为、汉王等终端设备制造商,推出适应各种移动阅读类型的手机和移动终端,目前与其适配终端已超过1000款。

今年7月,中国移动与新闻出版总署签订了《共同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并启动了“新青年掌上读书计划”,以手机作为文化传播和图书阅读的创新载体,为外出务工人员、学生等新青年群体推荐低资费优秀图书和经典读物,从而解决其买书难、选书难、看书难等问题。

事实上,中国移动并不是第一家和新闻出版总署签约的通信运营商。2010年7月21日,总署曾与中国电信签署了《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致力于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移动手机阅读基地的推动下,一些经典佳作迎来了“第二春”。例如励志小说《平凡的世界》在阅读平台上一经推荐,仅仅两个月其点击量便超过130万。另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移动阅读基地平台上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的图书共计1140本,排名首位的图书点击量为12.3亿次;用户阅读10章以上的图书共17.5万册;用户向平台回复48万条书评、52万条留言,而点击量最高图书的书评超过5.5万条。

整合资源,链接产业上下游

面对手机阅读的迅猛发展,传统出版人对其的关注经历了观望、担忧到接纳的过程。近两年,业内开始普遍认为手机阅读除能满足用户“碎片化阅读”这一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运营商、服务商、出版商、终端设备制造商、广告商等优质资源进行整合,使得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得到发展。

对于今后手机阅读的发展设想,中国移动阅读基地总编辑傅晨舟表示,目前中国移动制定了四个层面的发展空间:第一层面主要针对浅度阅读,即利用手机进行碎片化阅读,获取娱乐或知识性信息;第二层面是深度阅读,即通过移动阅读器进行深层次的专业阅读;第三层面是创新形态,例如轻小说,即作者根据手机媒体的特点专门创作内容;第四层面则是行业拓展,例如与政府部门、高校网络学院等合作推广手机阅读业务。

谈及手机阅读给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挑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认为,虽然手机阅读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数字出版内容、版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传统出版企业必须在图书内容方面突出个性化、精品化和品牌化,在编辑、出版、发行及消费服务方面适度数字化。与此同时,出版机构还需形成高集约化的数字发布平台,做好内容采集工作及版权保护工作,满足人们对于海量信息的需求。“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数字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的有机结合,将是有力推动中国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郝振省断言。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