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杨岂深:学问精深 知人善任

本文作者: 21ST
杨岂深,1909年生,安徽怀宁人。193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学院。曾任安庆高级中学教师,国立编译馆编译。1939年起在复旦大学任教,曾任复旦大学外文系主任。主要著作有:《英国文学作品选读》 《美国文学选读》 《英美名篇选》 《近代文学批评史》等。

父子若师徒 

杨岂深先生长期执教于复旦大学,为国内研究英美文学的专家,解放前就曾在《文摘》杂志发表过几十万字涉及西方文史哲领域的翻译文章,上世纪50年代与人合译《夸美纽斯教育学》,其主编的《英国文学选读》和《美国文学选读》是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出版的英美文学阅读选本,成为多家高校研究生的必备教材。在他的熏陶下,其子杨自伍也走上了翻译之路。据他回忆,父亲对其的教育是循循善诱式的,“小时候父亲对我耳提面命,到我青年时代准备自己干一番事业,他进而给我一些指导,因为他觉得我似乎可以独立做一些事情了。”由于没有上过大学,杨自伍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英文都是在父亲的指点下自学而成的。他至今记得父亲教他修习古文的独特方式:“他手抄古文,然后让我在上面加标点,这令我加深对古文的记忆,理解得更透彻。”直到现在,《世说新语》、《唐宋文举要》等古代典籍仍是他案头常备的读物。

在复旦读书执教一生的杨岂深,工作之外便是读书,心无旁骛,做人和做学问都相对单纯,处于一种为学问而学问的境界。父辈知识分子那种不急功近利的治学心态令杨自伍受益终生:“父亲对我的影响无形大于有形。他教给我做学问应有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常常会想起他,这种想念除了父子情深之外,更缘于父亲的精神始终在激励我。”他觉得,自己虽然身处这个经济飞速发展、技术日益进步的时代,内心反而更倾向老一辈学人的治学状态:“想想父亲那代人,最好的年纪都在动荡中度过,等到终于可以安心做学问,人也老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更遗憾的是,我们这一代,做学问的很多客观条件远比父辈优越,但是态度却大不如前。”

最初推开翻译之门的杨自伍,兴趣焦点放在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上。他在《外国文艺》等杂志上陆续发表了一些散文、诗歌、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作。上世纪80年代初,年事已高、身体欠佳甚至写字都会手抖的杨岂深计划翻译《批评史》第一卷,杨自伍决心协助父亲完成这一工作。那时他一边研读中国古典文论、外国文论,一边在父亲的指导下试译《批评史》。经过一年多的锻炼,他逐渐进入状态,正式开始与父亲合译,从此亦拉开他翻译《批评史》的序幕。这之后,他就很少有时间翻译小说了。据了解,早在1964年,杨岂深在复旦大学外文系资料室初识《批评史》头二卷,便打算将之译介到中国。第二年,高教部拟将此书列为高校文科辅助教材,复旦校方希望他来翻译。他在一年内译出三章,此后便因文革而中止,译稿也因抄家而不知去向。等到他再度提起译笔,已是改革开放初期……应该说,最终跟读者见面的《批评史》第一卷凝聚了父子二人的心血,该书由杨自伍翻译全稿,杨岂深逐章校改、定稿。杨自伍坦言,当时的翻译过程中自己和父亲有些分歧和争执,也不乏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时候。“毕竟是两代人,对于翻译的理解有所差别。”杨岂深认为翻译应力求平实,“辞达而已矣”,而年轻的杨自伍则认为,这类学术性比较强的外国文艺理论及批评文字有些枯燥,为便于读者阅读及接受起见,理应在翻译的时候适当提高译稿的可读性。那时候,父子二人常常对译稿一页一页甚至具体到段落地展开探讨,若无法达成一致,就在不违背翻译原则和减损译文水准的前提下尽量寻求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程度。这样严谨的翻译过程令杨自伍获益匪浅,如斯记忆也令他至今怀念。

复旦外文系的“三巨头”之一

杨岂深、徐燕谋、葛传椝当年被学生戏称为the Big Three(三巨头)。杨岂深是继全增嘏、孙大雨之后出任外文系主任的,“在位”有年,人称“杨老令公”,“岂深”二字据说是他本人入世之初改用的名字,意在自谦;而“老令公”其实不老,只是他体弱多病(或自觉体弱多病),作派比较接近老者,说话喘悸少气,声音幽幽,往往未及一半便戛然而止,一手已摁脉去也(英谚云:The creaking door hangs the longest on hinges.扉虽危却长不倒。“三巨头”中杨寿最高,足征此语)。

识书识人是杨岂深先生对复旦外文系最大的贡献,无他人可比。复旦外文系一度图书资料丰足,曾是兄弟院系羡慕的对象。例如后来被称为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反叛青年“圣经”的The Catcher in the Rye《麦田守望者》,书出版不久,外文系资料室已经购得,有位学者专程从北方来,竟把全书摘抄了去。“文革”爆发,大字报攻击杨岂深独霸订书大权,而且新书一到照例要送他先读,被他垄断多时,殊不知倘若没有这样一位读书多、涉猎广、信息灵的系主任早早重视图书资源的积累,复旦外文系就不会有今天这样一点“家底”。

杨又知人善任,且有前瞻目光,早在中苏公开交恶之前,他已抽调俄语教师改行去学法语和世界语,还曾拟议派人去学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一部分的拉丁语,以免“绝后”(出于种种原因,此计未成,幸有杨烈先生在耄耋之年,义务为系里的有志青年讲授一点拉丁入门,致未完全断种)。陆谷孙在本科毕业后的第二年攻读硕士研究生时,杨岂深先生把他推上了最高年级英五“英美报刊选读”新课的讲台,逼他奋发努力。而正因为起点较高,陆谷孙自己一点不敢怠慢,日后的进步也才更快一些。

囊中羞涩的大教授

真正的读书人果真只求“读书”。曾任复旦大学外文系主任的杨岂深身形瘦削,却精神极好,讲起话来声如洪钟。每次出现在学术书苑,老人家都穿着那套洗得泛了白的西装,扶着手杖踱步而来。一进门,工作人员总是先帮他搬把椅子坐下来,休息片刻。人们都说读书人清高,杨老先生却不介意把“穷酸”挂在嘴边:“你们这里有很多好书,可是我囊中羞涩,没法买。”工作人员不解:“您可是大教授,何来囊中羞涩?”杨老先生不急不缓地将话匣子打开:“我太太是不工作的,只靠我一个人的退休金。吃饭是没有问题,可是我这把年纪总归要吃点补品,太太偶尔看病也要花钱,又没得报销。我向来最怕老友、学生海外归来,他们送我一点礼物,我总归要请人家吃饭吧。”言辞质朴,坦坦荡荡。由于年事已高,行走不便,杨岂深先生来得不似他人那么频繁,不过一年总归来上几次,每次势必要待上一两个小时,翻阅外国文学理论与美术理论译著。于是,见了杨教授大家都知道先生是来“读书”的。

(根据中华读书报《杨自伍:靡不有始,鲜克有终》、陆谷孙《秋风行戒悲落叶——忆师长》、文汇报《远东第一书店往事:汪道涵胡道静们当年怎么买书》等编辑整理。)

杨岂深五字学英语法

杨岂深把学习外语的经验概括为“猜、 查、 问、 记、 练” 五个字,可谓独到、全面、精辟,对我们今天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

1.猜 不论听英语还是读英语,遇到不懂的地方,往往要先猜一下,但这种猜绝不是胡猜乱猜,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语言环境加以猜测。适当地猜,不但能听懂或看懂某些新的语言现象,也有助于测知和培养自己的领悟能力,有益无害。

2.查 对学习外语的人来说,词典是不可缺少的终身伴侣,查词典就是和这位终身伴侣朝夕交谈。在使用一本词典之前,必须把前言、范例多看几遍。在查词条时不可不耐烦或粗心大意。在未查到你所需要的释义之前,不可半途终止,须从头到尾一行一行地看,一个词一个词地看。也许要看到最后一两行,你的问题才能得到解答。

3.问 学问学问,问是治学不可缺少的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中心环节。问,首先是要“不耻下问”,不懂的问题就要及时问。为了锻炼听力和口语,有时还可以“明知故问”。敢问、多问、用英语问,久而久之,英语水平会自然提高。

4.记 记就是背诵,但是不一定要背诵成段成篇的文字。学习英语,记单词、背句型都是必须要做的工作。

5.练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听、说、读、写、译都是功夫。既然是功夫,就要经常练,不断练。由于人体各个部分的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多练能保证神经脉络的畅通无阻,原来用起来很费力,练多了就可以脱口而出或笔上生“花”。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