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颜海平:用跨学科的视域重塑中国外语教育
人类历史中某些一时看似‘不合时宜’的努力,也许正是时代的内在产物和挑战要求,这一看法支撑着我的学术探索,也将伴随着我将这样一种智性劳动继续下去。——颜海平 2014年秋,旅美归来的知名人文学者颜海平教授出任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上任近两年的时间内,她带领清华外文完成了结构性转型——将原来以国别语种为单位的教研组改建为8个以学科发展方向为抓手的学科群;筹建通过深入探索英语通识课程教学以传承清华“中西融会、文理渗透”传统学理的语言教育中心;创立旨在培养具有跨文明视野、多语种专业能力、中国学术发展和国家战略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的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于今年4月正式揭牌成立……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部署的举措,使清华外文在学科建制和发展方向两个层面都迈出了全新的一步,为自身的未来发展预留出充裕的发展空间。 事实上,在就任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之前,颜海平极少涉足中国外语教育界——1982年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1983年起赴美留学和执教共近三十年,主要从事中西文学、欧美思想史、跨文化理论研究,她的学术领域看似与国内大学“外语教育”关系并不紧密。那么,是什么促使颜海平下决心接受清华邀请、挑起清华大学外文系掌门人这一重担?她又将如何带领外文人实现“加入文科高原、瞄准世界前沿、追求清华标准的世界一流学科”这一发展目标?在纪念清华大学外文系90周年华诞之际,记者前往清华园采访了颜海平教授,听她讲述在清华外文任职前后的心路历程。筚路蓝缕九十载 栉风沐雨砥砺行 在颜海平心目中,自90年前诞生之日起,清华外文就是清华大学优秀传统的学科载体之一,“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三大理念的人文来源之一,其追求和发展的内涵,是对中华文明如何在现代世界的大变局中更新绵延这一命题的回应。为建立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贡献智慧的清华外文先贤们,对这一历史命运有着高远深邃的自觉,并进行了筚路蓝缕的实践。 回顾九十年发展历程,颜海平认为,清华外文的第一个繁荣期当属1926年建系至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前的初创期,这段时期清华外文涌现出钱钟书、曹禺、季羡林、杨绛、赵萝蕤、李赋宁、王佐良、许国璋等一大批学术大师,堪称中国人文学术的兴业之师,他们共同开启并承接了中国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先河与传统,为中国现代学术的兴起和发展,为推动中西人文交流作出了承前启后的历史性贡献。 1952年院系调整后,外文系建制撤销,主要师资力量被并入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在这一时期,清华外文依然在外语教育方面进行着开拓,为全校系科提供着公共外语教学服务,并完成了《英汉科学技术词典》的编辑出版。” 颜海平介绍道,上世纪70年代初,以孙复初教授为首的词典编写组走访了几十个研究所、情报所、设计院和高等院校,在没有计算机的条件下通过手工方式对英文科技词汇进行收集、调查、统计,于1976年和1978年分别出版了该词典第一版和第二版。30多年来,这部词典一直被奉为经典之作。 1983年恢复建制后,清华外文扩展迅速;33年来,在几代外文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据颜海平介绍,从规模而言,外文系现在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师资队伍最大的人文系科,目前共有中国教师近90位,外教30余位;先后恢复了英语、日语专业本科招生(1983、1999),设立了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0、2003),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2003)以及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0)和博士后流动站(2010),并自2010年起从外语系改名为外文系;在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在国际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主持召开具有影响力的国内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均获得了斐然成果。 “一个系科一旦成型,要提升、布局成为既符合学科规律又能为将来留出最优化发展空间的态势是不太容易的。清华外文在建系的第一阶段培养出了数十位学术大师;在过去的50余年中,从清华外文走出的数千名毕业生现在仍然是中国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颜海平不无自豪地说。在更新中保持传统优势 在创新中迎接转型压力 在国际国内外语教学大环境急剧变化的当下,与很多高校外语院系一样,清华外文也面临着转型的压力。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执教的颜海平就与清华大学人文学科结缘,作为特邀客座教授多次回国讲学。在其就任外文系主任之前,清华大学文科处负责人就曾向颜海平倾吐这样的困惑:外文系的老师们费大力气备课,但很多时候在教学上就是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颜海平看来,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中国的英语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重要边界条件的变化:孩子们不仅从小学起就学习英语,而且其学习资源被极大地丰富;不仅新东方等外语培训机构作为一种社会产业发展迅猛,而且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国外一流高校也成为相当多中国孩子假期学习英语所在地,而能够考入清华大学这样一流高校的学生在入校之时英语水平也已经与几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至今令颜海平印象深刻的是,数年前她在上海一所高校用英语作讲座时,台下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就技术性的语言层面而言,几乎都能跟得上她的演讲,这让她感到颇为震惊。“所以外文系老师们遇到这样的困惑,或许并非完全由于自身的努力不够,而是在时代发生巨变的形势下,教学方法甚或课程设置亦需要变革和转型,”颜海平说。 颜海平认为,历史发展到今天,全国所有大学的外文学科都要进入一个新的格局;而相较于国内其他高校,清华大学具有比较特殊的历史和当下的资源和准备。2014年秋,正式走马上任的颜海平和外文系的同事们一起,抓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和“十三五”规划的契机,推进学科建制改革。由转型以保存优势、由更新以延伸传统,是清华外文人的共识。于是,外文系从以工具性语言教学为主的建制转向教研综合的学术构架,建立了语言与心理认知、语言与教育应用、语言与文化社会、欧美文学与批判理论、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东亚语言与文化、翻译学与跨文化研究、文学史思想史和文明史研究八个跨国别、跨语种的学科方向群;与此同时,为了深入贯彻清华在建校之初先贤们就提出的三大原则之一“文理渗透”,外文系正在学校的支持下筹建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探索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学所亟需的外文人文通识教育为目标的平台——语言教育中心。 “从西洋文学系比较文学和国学院设立开始,清华的人文学者就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逐步形成了‘中西融会、古今贯通’的学术理路,接着在文、史、哲、外各个系科都得到体现和发展;‘文理渗透’相对而言需要更多的探索。如何将这一理念在学理上想清楚,使其在机制上有所依托,在育人中落到实处,对外文系而言,就是要探究如何通过外语教学在‘中西融会’的支撑下,把‘文理渗透’的学理化为具体课程和教学实践。目前我们已经开始进行这个语言教育平台的探索,全系上下和系校上下有着高度的共识。”颜海平说。在她看来,在外文系覆盖全校的课程中贯彻与“中西融会”内在互通的“文理渗透”学理是可行的。 首先,“文理渗透”是清华长期形成的传统理念,清华人对此十分熟悉;其次,清华拥有数量庞大的高水准理工科学生,如果这些学生能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接受文理渗透的知识、并以此获得不断提升中西融会能力的路径,那么他们非但不会将外语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反而会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优秀的外语能力足以支撑他们将来成为更加优秀的科技领域领军人物。因此,从通识和专业结合的内在需要而言,这是可实践的。“保持优势是通过更新来保持,而更新一定与学校自身的特色有关,通过更新,我们一定可以获得特色的成果。”颜海平平稳地说。 回忆自己上岗之初,颜海平坦言自己对外文学科本身面临困境的程度和性质了解并不透彻。经过与系里的教授多次交谈之后,颜海平意识到,清华外文传统的技能性语言教学不仅已不再是一种全局性的优势;问题还在于如果继续沿袭原先的套路,系科本身甚至会面临生存问题。同时,在颜海平心中,中国高校的外文系基本等同于美国高校的英文系加比较文学系,而其回国发展的愿望之一,就是和同行们一起,尝试推动人文学科的提升,以求自身的本务领域,能够与中国在国际格局变动中全面上升的巨大发展同步。因此,她认为,无论是从外文系的生存出发,还是从学科发展的最高追求出发,外文系要下决心转型。故而当有资深教授提出从国别语种教研室转换到学科群的建议后,颜海平决定在系内广泛听取意见、慎重考虑后,予以采纳。她欣喜地看到,勇于接受挑战、乐于学习新知的外文系教师们在不长的时间内,在方向和理念上达成了共识,全新的学科发展方案得以扎实地具体实施。从外文到世文: 探求中华文化与世界人文发展的贯通之路 作为一名海外归来的人文学者,颜海平感到,中国文科领域现在遇到了现代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创新机遇,在国际文化话语结构的变局中,我国文科发展应当成为一种主动的上升的力量。“中国正在改变世界政治经济关系格局,与内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任务相辅相成的,是外部国际话语权力的格局转化和中国文化地位的整体提升,”颜海平说。2014年12月,在学校及学科同行的支持下,集教学与研究于一体、以重大和前沿研究为主旨的校级科研学术机构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以下简称“世文院”)批准成立,由颜海平担任院长。颜海平表示,世文院的成立为清华外文人文的发展更上一层楼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世文院与外文系将协同共进,整体发展;有分有合,长期共存。 据颜海平介绍,由外文系与世文院共建的世界文学和文化实验班(以下简称“世文班”)于2015年秋季招收了首批10名学生;2016年第二届已有13名学生入学。世文班充分使用清华中文系、外文系和人文学院、社科学院等的丰富资源,聘请文、史、哲、外资深教授讲授经典课程,聘请有经验的青年骨干教师讲授基础课程。世文院与密歇根大学历史悠久、国际一流的密歇根研究员学会(Michigan Society of Fellows)于2016年4月正式合作,建立了清华-密歇根研究员学会(Tsinghua-Michigan Society of Fellows),为引进欧美一流青年人才奠定了机制的基础。今年9月,三名来自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世文博士后研究员到岗,加入世文国际化的教学团队。世文班学生在外语方面接受的是西方经典教育,在中文方面接受的是中国经典教育,其最终目标是使他们成为能够在认知不同国别语种及其社会文化的异同、变迁和交汇中把握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有志于中国人文学术在国际化延伸中发展的厚德博学之才。 谈起世文班的学生,颜海平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颜海平至今还记得,当第一次为报考世文班的外国语学校保送生作招生说明会时,她告诉这些学习外语的同学,母语能力是外语能力的根本支撑,当一个人的外语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如果没有优秀的母语能力作支持,其外语能力很难获得更高层次的提升;这些刚成年的学生们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和笑声。“他们听懂了!他们居然明白我说的是什么!”颜海平笑着说,“世文班的学生真的很优秀,他们的基本素质很不错。他们的外文和中文的核心能力培养会结合在一起,拥有真正的双语能力,这个双语能力不仅是指技术性的语言能力,而且指向一种对不同文明的逻辑及其相互的谈判能够有所把握、有所驾驭。” 作为一名在英语世界教授欧美文学与思想史、叙说“中国故事”二十年的大学教授,颜海平对于跨文化传播有着深刻的理解。 上世纪90年代初,刚刚博士毕业的颜海平为英语世界的青年学生,在开设主修必修的西方理论、小说和戏剧课的同时,增开中国人文艺术课程时,曾经感受过来自学生内心的巨大阻力。后来,她尝试着向学生敞开心扉,从自己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讲起,为学生讲述中国各种文学作品中的人以及他们绵延生活的历程。当颜海平在课程结束后收到学生的鲜花和印有中文“谢”字的卡片,阅读到他们的课程评价时,她被触动了:传播者全力注视着受众,而传播者也是受众们注视、阅读、洞识的对象;传播需要通过媒介,而传播者本身也是基本媒介之一。 颜海平深深地体会到,只有懂得学生的老师才懂得教学,而这种懂得并非通过书本知识理性逻辑就能获得,必须在实践中去触摸、去深入、去贯通体悟。颜海平表示,如今面对外文系、世文班和清华人文的莘莘学子,与美国青年相遇获得的海外讲述中华传统人文精髓的初次经验为自己提供了跨文化、跨文明实践中必须探索的思路与方法的路径雏形和自信本源;世文院的成立和运行,成为与中外同事们一起探索中华文化与世界人文发展的贯通之路。世事沧桑心事定 胸中海岳梦中飞 作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康奈尔大学欧美文学与思想史暨理论硕博,数十年在美国一流高校致力于欧美专业教研的同时,传播中华传统文化、视中国人文为根基的学者,颜海平缘何任职外文系?颜海平谈到了自己的恩师、著名教育家朱东润先生的一个愿景:将中文系和外文系结合成为有充分国际能力的“语言文学系”。 颜海平告诉记者,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求学时,老系主任朱东润先生就曾多次向她谈到这一愿景,但那时年轻的自己并没有领会,只知道这对先生而言很重要;出国读研期间回上海时探望九十岁高龄的朱东润先生,他仍然谈起这一愿景,这时自己才开始渐渐明白。朱东润先生青年时代留英,战争中回国,曾担任大学英文教师十余年,后改任中文系教授,新中国建国后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对于中文教育和英文教育都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这一愿景成形于现代中国走出苦难向往辉煌的历史历程,其中蕴含的文化主动意识和学术前瞻意义在当下变得更为清晰。而对中国高校学科发展长期的关注、阅读和思考,使得她更意识到朱先生的愿景是中华一代学人、数代学人的愿景,乃至溯源于包括清华风格在内的中国现代人文的历史形成;清华中文系的前辈,闻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是提出中文系与外文系联合培养人才的理念并进行实践探索的先驱。 起初,当清华外文向颜海平抛出橄榄枝时,颜海平也曾犹豫过以自己的专业背景是否合适进入外文系,然而,当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到当下中国外语教育界所发生的变化之后,她开始感觉到恩师和先贤们的愿景从制度上而言很可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可行的。“进入外文系之后,我感觉自己多年来的困惑理顺了。作为一名人文学者,我所应当做的,就是用自己多年来的学养准备和工作实践回应当下国家对人文学科发展的历史要求。”颜海平说。 如何更好地使用自身的中文学养和长期积累的学术成果,对颜海平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发展命题。在人事制度相对灵活的清华,颜海平获学校批准,接受中文系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点的博士生导师的邀请聘任,而中文系同行对于转型中的外文系和成立不久的世文院都十分关注和支持,积极与颜海平一同探索着一条中文系与外文系、世文院的连通之路。“不只是在清华,全国的人文学科和外文学科都在寻求变革与更新,对此,学校层面和系科层面提出的要求和想到的办法有所不同;我的真正压力在于如何与同事们一起,摸索出一条既符合历史大局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契机、又符合具体学科发展规律的路径。”颜海平说。 “不要挑容易的路走”是颜海平出国之前朱东润先生对她提出的要求,无论身在何方,颜海平都未曾忘却恩师的嘱托。在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颜海平的学位论文题目是《塞缪尔·贝克特与他的批评家们——战后西方文化的经典重构》,通过论文答辩时,她的主要导师Michael Hays教授和Dominick LaCapra教授评价说,“作为英语非母语的学生,不是选择比较容易的自己熟悉的东方文化题材,却挑选了难度大得多的西方文化研究,所达到的水平连西方学生也是难以攀登的!” 这一次,颜海平再次选择了一条不容易的路,她和同事们一起探索的清华外文转型之路开国内综合性高校外文教育之先河。在她看来,中国外文学科的生存之路在于变革,而任何有意义的变革都不是被动地顺服于外部压力,而必须是主动的,因此也一定是创新的。2016年是清华外文学科建制更新之后人事改革正式启动和实施的第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颜海平和外文系全系成员一起,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尽所能、优化配合、同舟共济、共谋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