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经典
经风雨 观“洋潮” 求新知 救国民——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学子留学之路
“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如是说。在五四运动前后,北洋政府对留学采取放任态度;而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年轻学者开始追求新观念、认知新世界;加上越来越多学人重新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选择去经风雨,观“洋潮”等,形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留日热”后的第二次留学潮,留美、留法、留苏集中爆发。
留美 以庚款留学生为中坚
1908年美国决定退回部分“庚款”以资助中国派遣留学生后,1911年清华学堂设立,作为留美学生的预备学校。当时,以庚款留学生为中坚,加上众多的自费留美生和各个部、企业、学校等派出的留美青年,使美国各大学中国留学生突增。1925年,美国的外来留学生约7500多人,中国留学生则多达2500多人,占三分之一。这其中,冰心先生便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五四运动的一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道路。”冰心曾不止一次这样幽默风趣地谈起自己与五四运动的渊源。冰心本名谢婉莹,1900年出生在福建一个书香世家。开始启蒙时,她不仅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还偷看父亲购买的新成立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等国外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
1918年,冰心入读协和女子大学理科,期盼今后成为一名医生。她和五四运动时期众多青年知识分子一样多方探求,试图寻觅救世良方。因而她转入文学系学习,同时积极投身学生运动,被选为学生会文书,后来还参加了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的工作。
1919年,冰心在北京《晨报》上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此后,她继续在《晨报》等刊物上发表《两个家庭》等反映妇女出路和新世界两代人激烈冲突以及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苦痛的问题小说,第一次使用了“冰心”这个笔名。自此,本来向往成为救死扶伤医生的冰心,成了期盼改造社会疗救民生的作家冰心,并在文坛崭露头角。
1921年,冰心参加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文学艺术宗旨,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等。1923年,冰心进入燕京大学学习,毕业后,她到美国波士顿的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专事文学研究。同年,冰心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的奖学金。
1926年,冰心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9年与吴文藻结婚,婚后随丈夫到欧美游学,陆续到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访问,在英国,冰心与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先锋作家伍尔芙就文学和中国的问题进行了长谈。
1929年至1933年,冰心写有《分》 《南归》 《冬儿姑娘》等,还翻译了叙利亚作家凯罗•纪伯伦的《先知》,后经黎巴嫩共和国总统签署授予国家级雪松勋章。
抗战爆发后,冰心随北平的大学辗转重庆、昆明等地,在重庆用“男士”笔名写了《关于女人》,从事文化救亡活动。
1951年,冰心随丈夫吴文藻冲破重重阻力从日本回到新中国,爆发了第二次创作高峰,不仅结集出版了《冰心小说散文选集》,还创作出版了《还乡杂记》 《归来以后》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冰心与丈夫吴文藻回到北京,接受有关翻译任务。这时她与吴文藻、费孝通等合作翻译了《世界史纲》 《世界史》等著作。
1999年,冰心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今年是冰心去世20周年,文学界举行了相关纪念活动。她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留法 政治推动下的勤工俭学
与多数留美学子侧重科学文化学习不同,五四时期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则侧重于政治方面。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之所以兴起,一是在工读主义思潮的推动下,许多青年试图寻求一种“劳工神圣”式的具有共产主义色彩的社会蓝图,而勤工俭学正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最好尝试;二是许多青年认为法兰西是自由民主的发祥地,梦想到法兰西去具体地体验一下;三是一批有影响的人物如蔡元培、李石曾的全力推进。
1919至1920两年间,在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的推动下,我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达到高潮,先后共有20批来自18个省的1700多名学生抵达法国学习。留学期间,他们组织革命活动,向国内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中很多是在法国负笈求学的,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陈毅、聂荣臻等人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严济慈、童第周、巴金、徐悲鸿、钱三强、肖三、冼星海等著名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也都随此潮在法国学习和工作过。
周恩来作为留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五四运动前曾赴日本求学,临行前他在赠同学言时写下“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与少年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言相呼应。但由于参加留日学生爱国运动,加上日文成绩不理想,周恩来两次报考日本官费学校均未被录取。之后,周恩来得知南开学校即将创办大学部,决定回国学习。临行前,他在《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中表示要“返国图他兴”。
1919年,周恩来成为南开学校大学部第一届文科学生。为进一步探求救国真理,经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推荐和资助,周恩来决定到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英国留学考察。1920年10月,他和南开同学李福景同获北京华法教育会开具的赴法证明。临行前,他与天津《益世报》商定,作为该报驻欧记者,以撰写旅欧通讯所得稿费来维持旅欧期间的生活。12月,周恩来与李福景等人抵达巴黎,并于次年1月赴伦敦,开始对英国作“社会实况之考查”,并决定投考位于苏格兰首府的爱丁堡大学。
赴欧之后,周恩来广读博览,涉猎各种学说思潮,以审慎求真的态度,“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他曾表示留学的目的“唯在求实学以谋自立,虔心考查以求了解彼邦社会真相暨解决诸道,而思所以应用之于吾民族间者;至若一定主义,固非今日以弟之浅学所敢认定者也”。在比较了俄、英两种改革社会的途径后,说:“若在吾国,则积弊既深,似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然强邻环处,动辄受制,暴动尤贻其口实,则又以稳进之说为有力矣。执此二者,取俄取英,弟原无成见,但以为与其各走极端,莫若得其中和以导国人。”同时又说:“以今日社会之麻木不仁,‘惊骇物议’,虽易失败,然必于此中乃能求振发,是又弟所深信者也。”
留苏 以俄为师的革命内因
“留苏热”的出现主要是政治革命的推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效法苏俄,急切派革命青年赴俄学习;1924年国共两党合作的成功和孙中山“以俄为师”口号的提出,又将派青年去苏联学习视为培养革命人才的主要途径。为此,苏联政府在莫斯科专门创立了一所孙逸仙中国劳动大学,大批接收中国留学生。1926年前后,在苏联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有1600多名。这批学子不少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人,如刘少奇等。
五四运动爆发时,在长沙私立育才学校学习的刘少奇积极参与到这一伟大的爱国运动之中。当时他发誓:好男儿应立下少有的奇志,为拯救国家,重整山河大干一番。于是,他将原来的名字“刘渭璜”改为“刘少奇”,寓意“少有奇志”。6月,刘少奇积极参加了北京、天津等地的学生运动,并在那时产生了留法的念头,进入了保定育德中学附设的高等工艺预备班第三班学习,在这里读到了《新青年》 《每周评论》 《东方》和育德中学自办的一些进步刊物,进一步了解了国内外形势和俄国十月革命及布尔什维克党的情况,这令他转而对苏联十分向往。
1920年,刘少奇返回湖南,通过原玉潭学校的老师梅怡成认识何叔衡,继而认识了船山学社社长贺民范。10月,刘少奇经贺民范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贺民范推荐他到上海外国语学社(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9月创办)留俄预备班学习俄文,作留学苏联的准备。在这里,刘少奇学习了俄文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知识,同时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一些社会活动。
1921年初,刘少奇和同学们前往苏联留学。7月,他们一行到达莫斯科,适逢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刘少奇等人作为东方民族的代表轮流参加了会议,见到了列宁。对此,刘少奇后来回忆说,列宁坐在主席台上,虽然距离远,但感到非常高兴。由于俄文水平较低,列宁报告中的内容刘少奇还难以听懂,但心中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留学期间,刘少奇他们穿的衣服大多由欧洲工人阶级捐赠,中国班的40多人挤住在一大一小两间平房里,冬天的夜里常常冷得难以入睡。在这种“日日饥饿连,夜夜寒相逼”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有少数同学经受不住艰苦,思想发生动摇,要求回国。刘少奇则始终表现得很坚定,他对同学们说:“一个革命者,要担负起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改造世界的重任,就必须自觉地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意志,提高修养。”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如饥似渴地学习。“少奇老亦奇,天命早已知。幼年学马列,辩证启新思。献身于革命,群运见英姿。人山人海里,从容作导师。真理寻求得,平生能坚持⋯⋯”朱德的这首五言诗,正是对刘少奇留苏学习生涯的精辟总结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