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教研
测评素养与教师发展:合作与创新
第三届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4月18至20日,第三届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以“测评素养与教师发展:合作与创新”为主题,立足英语测试与评价的改革需求,分享国内外相关领域已经开展的实践经验,为教师测评素养发展提供理念引导、方法探讨和案例分享。 会议内容包括4场主旨发言、6场专题研讨、7场案例论坛,以及大会研讨和4场会前工作坊。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近4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高校教师、中学教师、教研员及教育培训机构的代表。 会议在4月19日上午开幕,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郭乙瑶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王芳书记,大会联合主席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顾永琦教授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阐述了测评素养对教师发展的意义,以及教师测评素养对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关键作用,希望通过会议所提供的交流、分享、合作的平台,为专家学者、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搭建桥梁,推广先进的教学与测评理念,推动教师测评素养发展,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在一天的工作坊和两天的大会中,各位发言人从不同角度、以多种形式阐述目前英语测试与评价中的关键问题,分享测评理论发展与应用实践中的新思考与新发现,为参会者提供了新的研究与教学思路,亮点纷呈,精彩不断。 大会的突出特点是高校教师和中学老师同台交流、互相启发,形成了独特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氛围。 在主旨发言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Chris D avison教授围绕“教师评价素养:是什么?如何提升?”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她首先探讨教师评价素养的定义和价值,提出教师评价素养是促进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同时,她将教师评价素养置于更广泛的促学共同体中,指出教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能力和自信,帮助学生在测评、学习和教学活动中更为主动地参与和表现,进而为更有效的学习提供必要支持。然后,Davison教授介绍了在线评估工具包(TEAL)及其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教师评价素养培训项目中的应用和成果,并总结了该平台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师评价素养发展提供的启示。D avison教授的报告不仅诠释了会议的主题,也为大会后续内容的交流和讨论奠定了基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刘建达教授从教师测评素养发展这一全新角度探讨了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应用。他首先介绍了量表的最新成果,强调量表对促进英语教师的测评素养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对英语教学也具有切实的参考意义和促进作用。然后,他从定义、内容、利益相关者、掌握程度等方面探讨了语言测评素养的内涵,并根据一项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了我国英语教师语言测评素养的现状。最后,刘建达教授以国家外语测评体系建设为出发点,介绍了为建立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测评体系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国家英语能力等级考试、形成性评价教学平台等。 北京师范大学罗少茜教授从全球化教育和21世纪学习框架出发,阐释和分析了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定义和目标。她分别以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的实例展示了如何根据课程标准在测评中体现核心素养。然后,她以阅读圈为例,展示了相关测试任务的设计;依据基于情境的评价(SBA)理念,进一步探讨测试任务设计,突出任务测试的真实性、情境性以及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最后,她总结了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语言测评的变与不变,建议大家在选择和设计面向未来的测评任务和测评手段时,要充分考虑对核心素养的体现和考查。 王蔷教授的主旨报告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和实施。她首先提出,教师的课程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和教师实施新课标的质量和水平,教、学、评一体化能够使课程、教学、学习和评价融为一体,因此,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是确保课程成功实施的关键。之后,她以丰富详实的案例展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形式和特点,指出从教学的起点到终点,各个教学环节都需关注不同的评价要点,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手段和评价目的。王蔷教授在总结中强调,教、学、评一体化是教学专业化水平的表现,也是推动教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非常重要的途径,应该成为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改革新的增长点,应当每天都发生在每节课当中。 四场主旨发言分别由北京师范大学武尊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金艳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朱晓燕教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陈新忠老师主持。 专题研讨环节共分为3个平行会场,6组教师团队由高校教师和教研员带领,聚焦测评标准、教学理念与具体教学实践,多方位展示了研究成果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在研究项目的带动下,教师评价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核心素养与学业检测专场由北京师范大学林敦来副教授主持。研讨中,来自江苏的马黎老师团队和来自北京的蒋京丽老师团队分别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标准开发与学业检测进行了分享。他们的发言呈现了教研团队关于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所进行的最新探索和实践。 诊断测评与教师发展专场由华南师范大学朱晓燕教授主持。研讨中,来自山西的王学锋老师团队和来自河北的周红老师团队分别以“高中英语写作课‘诊—学—研—教’中教师测评素养的提升研究”和“‘诊—教—学’模式研究与高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为主题,向参会老师们介绍了他们在使用“优诊学”诊断工具的基础上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研究过程与成果。 高校测评研究与实践专场由北京师范大学罗少茜教授主持。研讨中,面向教与学的测评——反馈与课堂应用专题由上海交通大学金艳教授主持、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余国兴教授点评,潘鸣威、孙杭、杨莉芳、李颖四位发言人分别就基于大学生英语能力诊断测评和国才考试展开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校本语言能力标准制定与课程教学实践专题由刘力、冯瑞敏、王晓彤、Ken Ferguson四位老师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校本语言能力标准的制定以及标准指导下的校本测试开发和教学实践。 以一线教师为主的案例分享,生动展示了教师如何通过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将测评融入日常教学,发展测评素养,提升教学效果。 中学案例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林敦来副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朱晓燕教授和北京市高中英语教研员陈新忠老师点评。西南大学黄菊副教授带领的团队、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田民老师带领的团队、山西省太原市教科研中心李莹老师带领的团队和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学的张艳萍老师分别呈现了“基于诊断性测评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语篇衔接能力的教学案例研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测试任务设计”、 “诊断性测评背景下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及“有效记录表现,促进学生成长”等案例研究。 高校分会场的案例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杨莉芳副教授主持,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顾永琦教授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余国兴教授点评。汕头大学方琳老师、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团队王彤、陈慧、张帆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刘媛媛分别分享了“教师设计期中考试试题过程中的评价素养”、 “学生自评对高中生英语读后续写的影响研究”和“关于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动态评估的个案研究”。 大会的另一个亮点是重量级专家亲授的实操性极强的会前工作坊。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余国兴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武尊民教授、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顾永琦教授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Chris D avison教授分别以服务教学的写作考试数据解读、测试题型的选用与语言能力考查构念的匹配、学习策略诊断与训练、面向教学与学习的评价原则与实践为题,通过讲解、讨论、小组活动、互评、自评等活动,分享了实用有效的测评实践方法。四位主讲专家来自四个国家,但所讲的话题都非常贴近中国老师的教学需求,可操作性极强。 本届主题 “测评素养与教师发展:合作与创新”,突出了测评素养在教育评价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倡导考试文化向评价文化的转变。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举办三年以来,已经成为高校教师、研究人员、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传播研究成果、分享实践经验、探讨优秀案例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未来,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将不断推动学术成果与教学实践的深层互动,促进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之间的沟通,搭建产学研结合的专业化发展平台,推动教、学、评、研深度融合,更有力地推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据悉,第四届英语教学与测评学术研讨会将于2020年4月10-11日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