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坛
各抒己见
中学英语课堂游戏的必要性探讨 编者按: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已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进行实验,新一轮的英语课程改革也陆续在全国各地展开。在改革中,许多英语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探索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途径,试图把传统的“老师台上声情并茂、学生台下奋笔疾书”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因此,花样繁多的课堂游戏被纳入到英语教学中来,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顿时变得趣味十足。然而,也有英语教师指出,尽管学生十分乐衷于参加教师设计的课堂游戏,但有时热热闹闹的一堂课结束后,他们却没有很好地掌握既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那么,将课堂游戏纳入中学英语教学是必要的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什么样的课堂游戏才是有效的呢?几位中学一线英语教师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表明了各自的观点。 吴平(江西南昌三中):适当地将游戏纳入中学外语课堂教学还是有益的,它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使学生活学活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在玩中学在玩中用。例如:在学习模拟购物话题后,教师可让学生分组:几组扮演店主和店员,几组扮演顾客,并发给学生适量“钱币”,让学生在游戏中一方面体验如何用英语进行购物,另一方面复习相关用语如服装物品名称、颜色、尺寸、交款、找零等方面的词汇及表达方式。学生们在游戏中学到的东西会给他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又如,在听写或测试之后,有时为了让学生放松一下,我们也可让学生做做游戏,具体做法是:请全班起立,让几个同学轮流扮演班长并示意他们用英语向全班发出指令,要求全班同学迅速准确地按要求去做,经常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得到必要的放松,又能培养他们听英语的能力。当然,需要注意一点:游戏的内容要与课堂话题一致,游戏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否则,不但不能达到使课堂生动轻松的目的,反而弄得英语课变成游戏课了。 倪士春(北京八十中学管庄分校):对学龄前儿童、小学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游戏是极为必要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应是6至13岁。他们的特点是模仿能力极强,对知识的兴趣大大超过对知识的学习。他们擅长通过课堂游戏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才华,愿意参与教师组织的的课堂游戏。我曾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做过试验,结果表明:课堂游戏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所必需的教学方式。一个人是否有学习动力的关键一点是就在于是否具备学习兴趣。对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来说,个人的兴趣奠定了他们成功的基石。所以课堂游戏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技能,为他们奠定人生发展的坚实基础。然而对初二年级至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调动他们课堂积极性的手段就不能主要靠课堂游戏了。因为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追求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所以如果教师对他们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充分,课堂教学中游戏大于知识的传授,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也会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学习起反作用。但是如果为了追求升学率,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也会感到乏味无比。所以,对教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教师来说,也要适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合理安排一定的活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调节学生的情绪,对克服学生的疲倦感和压抑感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付艳萍(河北保定三中):我认为高中英语教学应当有一定的课堂活动如游戏等。这既增加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沉闷的课堂会压制学生的学习热情,而通过一定的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活跃的课堂氛围则有利于放松同学的紧张情绪,使其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同时对游戏的参与又是对学生的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但课堂游戏活动应体现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而设置的原则,并非单纯强调趣味性。“玩”是为了学。游戏的活动形式也应多种多样。既要有文字游戏如笑话、谜语、绕口令等,又要有对话、课文、短剧表演及辩论。参与形式也应多样,有单人、双人、或多人。例如高一上册第五单元,在学习课文“Getting to Know Steven Spielberg”后,让学生三至五人结组,利用多媒体制作幻灯片,用英语介绍他们最感兴趣的某一领域卓有成就的人,包括生平、成就等,最后评出最佳制作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无论是材料的收集还是对人物的英文介绍都非常花心思,最后他们不仅了解了如何写人物传记,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因此,适度的课堂活动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孔军(东北师大附中):课堂游戏是一柄“双刃剑”,要想用好它并不容易。英语课上运用课堂游戏,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我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经常出现前面的数学课上学生没做完题,又要准备上英语课的情况,这样会影响接下来的英语课堂精力的集中。此时运用游戏来组织课堂,很快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但是,课堂游戏并不永远都起着正面作用。游戏选择不合适,或者操作不当,反而会影响学习效果。如果游戏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过大,还有可能喧宾夺主。我认为课堂游戏应随小学、初中、高中年级的升高逐渐减少。对学生来说,学习知识和技能永远是终极目标,游戏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而已,适度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是必要的,但切不可让趣味性喧宾夺主。因而课堂游戏必须精心设计,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更不能单纯为了学生高兴,必须有目的性、计划性、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否则课堂会乱成一团,既完成不了学习任务也达不到教学目标。充分又恰当地发挥游戏的作用,关键在于游戏设计和教师的水平。游戏只是一个形式,只有设计得科学、合理,让人经历之后能以小见大,有所顿悟,才值得提倡。教师的角色也很重要。对不少学生来说,游戏玩过就算了,因此教师需要用精辟的语言,点破其中蕴藏的道理。此外,任何教学形式,最终都是为了改善学习行为。因此,游戏之后,教师还要采用一系列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用从游戏中悟到的道理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游戏才能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文/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