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公示语翻译水平亟待提高

作者:本报记者 冷淑华
Aa
  • -   
  •    +
  由中国翻译协会和中国日报网站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翻译界的100多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一致认为我国公示语的翻译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翻译水平亟须提高,学术届应重视和加强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

  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在会上对目前公示语翻译的现状表示了担忧。他指出,当前的一些涉外出版物、对外宣传品、商品广告、各地旅游点的介绍、商店招牌、街道名称等公示语的译文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错译、语法不通、拼写错误、违反习惯的说法比比皆是,甚至有些译法在国外公众中传为笑谈。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这种现象也同样存在。这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极不相称。

  “Take care of your head”(小心碰头)、“After on, over off” “(先下后上)……这些不规范的公示语翻译经常映入我们眼帘。有专家将这种错误的公示语翻译与“牛皮癣”广告相提并论,错误的双语公示语不仅长时间存在,而且累犯累改,累改累犯,并有泛滥之势,就和“小广告”一样,已经成为都市的“牛皮癣”。

  会上,多数专家将目前不规范公示语翻译大行其道的问题归咎为专业翻译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黄友义认为:“公示语翻译出现诸多问题应归结于社会没有充分认识到不合格翻译所产生的后果。中文配外文似乎不是讲究实用,而是赶时髦。很多人以为只要是学过外语的人就能翻译,一些学过外语的人也认为这理所当然。”

  究其深层的原因,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戴宗显教授认为,公示语翻译不规范,是由于公众对“外语能力”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很多人将学过外语或通过了外语某个级别的考试等同于具备合格的翻译能力。“人们已经完全‘忘记’了正式的谈判和出版物的翻译工作应该由专业翻译担任的规则。在许多领域,人们不再重视专业翻译的作用。”戴教授说道。

  戴宗显教授认为,社会各界应该强调专业翻译在净化语言环境活动中的作用,强调设立专门机构规范语言的必要性,同时他认为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意识。

  对此,黄友义表示,要提高公示语翻译的质量,首先要提高翻译工作者自身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准,但更需要全社会对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有足够认识。

  他指出:“社会各界应当充分认识到翻译是一门严肃、高级的学问,翻译工作者是需要用金钱和时间培养、是需要在实践中边工作边学习提高的专业人员,而不是呼之可来、挥之而去的‘小伙计’,这样翻译成长的社会条件就具备了。有了这样的社会共识,翻译者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就会加强。社会各界对翻译的认识加深后,就知道如何选择合格的翻译,就能协助提高社会翻译的水平,公示性的外语环境才会出现真正升华。”

  会上,也有专家指出,造成公示语翻译错误泛滥的部分原因是学术界对此领域研究不够。据了解,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从1994年到2004年10年间,在国内发表的有关公示语翻译的相关论文只有3篇。

  目前, 为了规范我国公示语翻译,媒体以及学术机构都在做出努力。中国日报网站从2005年5月开始,在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公共场所(如旅游景点、交通道路、商务场所、服务性行业场所等)开展“用准确英语标识迎奥运”——全国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规范大行动,第一阶段活动在北京、上海、西安、广州举行。

  此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立了“汉英公示语研究课题组”,对英语公示语进行调查研究并搜集相关资料。课题组还开办了“汉英公示语研究在线”网站,利用现代化传媒及时传递学术界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动态。

  据悉,中国译协还计划推出“完善城市公示语翻译”系列公益活动。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八个城市作为此次活动的首批试点城市,重点对当地的旅游景点、机场、车站、街道、商店和机构等公共场所的英文标识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并组织专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确定参照性标准翻译文本,改善各地公共场所英文标识使用不规范的状况。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