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报纸头版

评委直言:翻译难现原作水准

作者:本报记者 冷淑华
Aa
  • -   
  •    +
  10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摘得了此项殊荣。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至今已颁发了98次,30余个国家的102位作家先后获奖。在英国作家获奖的同时,人们不禁反思,文学传统深厚而悠久、作家和作品数量以及文学社会影响都相当可观的中国,为何至今无一人获此殊荣?

  近日,来自瑞典学院的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著名汉学家、瑞典学院院士马悦然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前任秘书长、资深评委斯图尔阿兰教授和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评委博拉尔夫教授一道出席了在北京大学举行的“斯特林堡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瑞典学院、瑞典驻华大使馆等联合主办。会议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赵白生主持。在会议期间,三位评委对记者们提出的关于诺贝尔奖的各种问题做出了回答。

  当记者询问中国文学百年来缺席诺贝尔奖的原因时,马悦然直言不讳,他说,近百年来,中国有很多作家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奖。但是由于翻译的原因,很多作品未能被西方接受。

  马悦然说,上世纪40年代之前,中国有很多好的作品,如闻一多的《死水》、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但是由于当时的翻译者没有将这些作品及时进行较高水平的翻译,以至于这些优秀文学作品无法被国外了解并接受。他举例道,巴金的《家》《春》《秋》三部曲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目前中国也有译者对该作品进行了翻译,他认为,英译本中对话部分翻得还可以,但很多原作中的叙事部分被译者删除了。

  马悦然还表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也出现如莫言、王安忆等一批具有较强创作力的作家。其中,有很多作家具有冲击诺奖的可能,但是翻译问题仍然在他们获奖道路中制造了一定障碍。

  对于马悦然的说法,中国译协顾问,原外文局局长林戊荪并不完全认同。他指出:“中国文学与诺贝尔奖项无缘,翻译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由于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差异,中国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非西方、非主流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很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的肯定。如在文字表现手法、思维方式等方面,中西方存在很大差异。”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副所长陆建德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从以往获奖情况来看,我们能发现有些作家获奖或多或少和他作品所表达的政治立场有关,比如今年获奖的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就强烈反对英、美对中东的侵略。在其近几年创作的诗歌中,我们也能看出他的反战思想。诺贝尔奖委员会把他定为今年的获奖者,其实是间接声援了他的政治立场。”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