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头版
英文媒体备战奥运“各显神通”
《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日前出台。据了解,《规定》为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报道奥运赛事提供了一系列的便利,如外国记者来华采访无需由国内单位接待并陪同;赴地方采访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等。《规定》为外国记者报道奥运打开了方便之门,而国内英文媒体目前也正在为报道2008年奥运会展开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
为打造一个国际化奥运信息服务平台,帮助外国人士充分了解中国、北京及北京奥运会,国内英文媒体的领军者——中央电视台英文频道(CCTV-9)、《中国日报》(China Daily)、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下称“国际电台”)及新华社竞相“扩军”,或设置奥运栏目,或推出奥运专刊,或开通英文奥运广播。
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将使用中、英、法及西班牙语等8种语言报道奥运。新华社体育部负责人张千里对记者表示,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新华社便有意识地为2008年奥运会报道进行人才储备和实战演练。在报道雅典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下发给新华社80个记者名额。而2008年奥运会,新华社将派出近200人的报道队伍。
与新华社扩充报道队伍不同,中国英文媒体的其他三位领军者则充分发挥自身的栏目或版面优势,各显其能。据了解,国际电台于今年8月8日开播了奥运广播,使用9种语言24小时报道奥运会筹办情况。其中,英文广播时段为凌晨0时至7时,节目内容包括奥运报道及人物访谈等3个模块。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体育组制片人秦小虎也告诉记者,央视体育组专门在常规体育栏目之外制作了Olympic Scene(奥运全景)与Olympic Beat(奥运节奏)两个奥运专题,长约7至9分钟,在周六与周日播出。
作为国内唯一的全国性英文日报,《中国日报》在奥运报道的筹备方面堪称“大手笔”。据悉,《中国日报》在去年6月便推出了“奥运专版”,每两周出版一期。今年7月,《中国日报》“奥运专版”改为每周出版一期,并且将于明年1月升级为8个版的“奥运周刊”。随着奥运会筹备节奏的加快、市场开发的到位,《奥运周刊》将进一步扩版,到2008年4、5月份将进入随时出版日报的状态,为奥运会期间出版《奥运日报》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扩军备战”的同时,各大英文媒体也纷纷加强奥运报道队伍建设。张千里告诉记者,近年来新华社在提升体育记者外语能力上不遗余力,一方面对原有记者队伍分批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外语水平;另一方面从外语院校或综合大学的外语专业招录新员工。“新华社招聘记者的标准之一便是具备双语能力,并能运用英文进行新闻采访。目前,新华社体育记者都具备中英文双语报道的能力。”
为保证“奥运专版”报道的权威性与深刻性,《中国日报》举全报社力量进行筹备工作,专门调集新闻中心、体育部及国际部等部门精通赛会报道的资深记者编辑以及外国专家组成奥运报道队伍,由外国专家对报道语言进行严格把关。不仅如此,随着北京奥运的临近,《中国日报》还将进一步利用国内外专业人才扩大奥运报道队伍。与《中国日报》相似,CCTV-9体育栏目也将充分发挥外国专家的作用,以保证报道语言的地道与准确。据了解,该台体育栏目的两名主持人均拥有丰富的英文媒体工作经验并了解各类运动赛事的规则,其中主持人Jennifer Hsiung 便曾多次参加游泳、女子篮球以及排球等多种体育赛事活动。
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对外展示主办国历史、文化等的窗口。因此,奥运报道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奥运会各体育项目的丰富知识,并对与奥运相关的历史、人文及经济领域知识有深刻了解。对此,英文媒体以不同的方式对其奥运报道队伍进行了相关培训。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奥运广播节目总监李大勇表示,目前奥运报道人员的一大不足在于对奥运会与经济、文化等领域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刻认识,无法对与奥运相关的各类事件如奥运会版权保护等从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深层次分析。对此,国际电台专门邀请北京体育大学的奥运专家为奥运广播的记者提供培训,目前已有近20名记者参加了4次培训学习。此外,李大勇对记者表示,国际电台也在考虑对体育记者的报道领域进行分工,以保证报道的专业性。
CCTV-9体育组制片人秦小虎则认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及正在举行的多哈亚运会为体育记者报道奥运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练兵”舞台。通过与外国同行的竞争对比,体育记者可以在电视画面、声音效果以及报道语言等方面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