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人物茶坊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昕
Aa
  • -   
  •    +
  1977年,邓小平果断决策开启关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大门;1980年,包凡一从杭州一中毕业,在志愿填报表上写下若干名牌大学的名字,描画着自己的未来。

  1987年,邓小平热情地为留学人员民间组织“欧美同学会”和面向在外留学人员的刊物《神州学人》题写会名和刊名,以此鼓励国内仁人志士出国深造;1988年,包凡一离开新华社,远渡重洋、负笈海外,憧憬着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角色转换。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对留学海外的精英们发出“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的召唤;1997年10月,在加拿大“漂”了9年的包凡一回到北京,与妻子在曾是其“下铺兄弟”的俞敏洪家里渡过了回国后的第一晚,身体和时差叫着劲,心里却是风云激荡。

  每次谈及自己的过去,包凡一总会提到邓小平的留学和留学生政策。这位将中国人领上幸福大道的贵人,也一次次地给他的人生带去了福祉。

  眼下,就在其位于北京城西一处僻静的工作室里,笔者见到了这位“有福之人”:同一色系的衬衫、毛衣和外套,棕黄色的休闲裤和皮鞋,着装搭配得有条有理、中规中矩。

  包凡一在满目激昂亢奋面孔的新东方里是一个绝对的“异数”,无棱无角,超然淡然。他的声音绝不高亢、和声细语;面部表情绝不丰富,但绝不木讷;眼神绝不灵动,但却足够倔强;话语里鲜见“靓丽”的时髦用语,用词极尽质朴和简单。他善于用他那“神来之笔”包装别人,却不愿走进公众视野,在聚光灯前抛头露面。这边老俞正带领着一众新东方元老热热闹闹地张罗着上市,包凡一却一如既往地“睡到中午,三点准时坐在电脑前”,自得其乐地爬他的“格子”,读他的书。他不爱也不屑在名利大道上狂奔。用他的话说,他“从不会为迎合大众趣味而喋喋不休”。他的低调成就着一种独特的个性,却也使得近两个小时的采访进行得有些“艰难”。

  在对话里,他很少主动给予,绝对的惜字如金,要不停地追问才会有完整的答案。更多的时候,他身体前倾、面带微笑,倒常扮演起一个聆听者的角色。对于一些话题,他不急于表述,也不急于解释,间杂沉默、有点断续,似有深意但语焉不详,似乎期待着他的倾听者能够自悟。据说这是他一贯的叙事态度。这种外露的不紧不慢,却依然无法掩饰其性情中人的一面。他的缓慢做答常承载着极富跳跃性的思维曲线,眼里时常闪现出一丝童趣。

  “单纯而好玩的年代”

  少年时代的包凡一最爱做三件事:“玩泥巴”“打弹弓”和“啃书”。父亲是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还在念小学时,包凡一就常踮着脚从家中的书架里取出那本《水浒传》,似懂非懂地翻看。至于英语方面的启蒙教育则始于其初中阶段。在家乡杭州读初二那年,除了在学校上英语课之外,包凡一还跟随上海广播电台每天中午播放的讲座学习英文。尽管在中午短短半小时的时间里,授课内容大多是如何用英文表达带有浓厚时代色彩的政治口号,但包凡一仍是听得津津有味:“内容是枯燥了点,但发音还是标准的”。包凡一告诉笔者仅是这点额外学习就让他比同班同学“超前了很大一步”,由一个个高分和一次次上佳的课堂表现量变出的自信又反过来将他的英文学习带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进入杭州一中念高中时,包凡一当之无愧地成为班里的英文课代表。1980年,包凡一以浙江省英语类总分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入读西语系英语专业。

  1980年9月的一天,包凡一跨入了北大校门,刚“摸索”到被安排入住的宿舍,便见一个瘦高个站在门口,挑着棉被,提着行李,执意要搬到包的宿舍住。要求入住还不算,这个人还用浓重的江阴口音向包凡一“郑重”提出希望其改睡上铺,将下铺留予他的“强烈意愿”,此人不是别人,就是后来新东方的掌门人俞敏洪。有趣的是,十几年后,下铺的俞敏洪请他做了新东方的副校长。

  大学时光被包凡一精辟地描述为“单纯而好玩的年代”。一、二年级他还算“比较老实”,到课率还算比较稳定,但他绝不是班里用功的学生。到了大三、大四,课堂上就已鲜见包同学的身影。那时,他的舍友中大早起来晨读的有之,将单词密密麻麻地抄在笔记本上反复背诵的有之,挑灯夜战伏案读书的有之,而惟独不见包凡一有任何动静。其实,包凡一也并没虚度时光——如果他不在图书馆里,那他一定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大学时,包凡一常“蜗”在图书馆里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和哲学、历史类著作,在他看来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既满足了对人文学科的兴趣,又学习了英文。

  在包凡一的记忆里,上世纪80年代初未名湖畔常聚集着众多“关心政治、不谈生活、只谈理想”的学子们,即便他们中很多人还需要依靠那每月22元的国家助学金度日。那是个孕育了海子等理想主义诗人的年代。包凡一也多少受到些感染,最明显的表征就是毕业时他那及肩的长发和与他的气质有些格格不入的花衬衫,据说“那个年代的年轻人都那样”。

  1984年,包凡一告别了北大的象牙塔生活,迈入了新华社总社的大门,依旧披着那头长发,穿着那件花衬衫。在新华社工作的头一年,包凡一被分配至浙江省分社实习,主要负责农村新闻的报道。1985年,回到新华社总部的包凡一被分配到中国新闻学院担任行政和教学工作,后又被借调至记者协会和新华社参编部任翻译和编辑。空闲时,他还通过翻译电影剧本挣点外块。还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翻译作品:查尔斯霍顿库利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1987年,在职场摸索了四年之久的包凡一决定改变一下人生的轨迹,他想到了出国。考虑到英文专业背景和四年国家级媒体的工作经历,包凡一决定出国攻读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

  远渡重洋 负笈海外

  1988年,包凡一收到了加拿大温莎大学的录取通知,并获得了全额奖学金。是年8月,25岁的他从东半球“位移”到了西半球,开始了长达9年的留学生活。

  包凡一告诉笔者,当时他之所以能获得全奖,还要归功于他那篇篇幅还不到半页A4纸的个人陈述。 “那时其实是‘误打误撞’。还在新华社时,我就注意到当时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一个拥有通讯社的国家,其他很多国家如孟加拉等由于经济落后,甚至买不起西方通讯社的新闻,导致国内消息闭塞,妨碍了国家对世界的了解,又进一步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于是,我在个人陈述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提出了我的想法和困惑,恰巧审读我材料的温莎大学传播系系主任曾在牙买加生活过,对第三世界在世界新闻传播的弱势地位也十分关注,就这样,我的仅仅半页A4纸的个人陈述为我赢得了良好的‘印象分’。” 包凡一说道。

  在国外留学多年,包凡一最大的收获就是练就了深厚的英文写作功底。在加读研的第一年,包凡一每次交上阅读报告,导师不看提交者的名字,只要读完第一页就可以断定这出自他之手。用导师的话说,“包氏文章”的风格很明显:语法运用和逻辑表达都精准无误,但语言表达却充满“中国味道”,不够地道。当时,包凡一有位同学名叫何庆权,曾在《中国日报》做过英文记者,此人英文功底深厚,习作可与老外媲美。为了获得“妙手著文章”的“秘籍”,包凡一常向“何老师”请教,请他帮忙润色文章,同时在一旁总结学习。此外,包凡一还常在图书馆大量翻阅英文刊物,研究其文章如何遣辞造句,并加以模仿。1991年,包凡一获得温莎大学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1992年,他又申请攻读了温莎大学MBA专业,并于三年后取得管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包凡一曾在美国通用汽车加拿大一家工厂从事财务工作,而后他又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咨询工作,主要向中小型公司解释银行的服务条款,帮助其完成贷款、纳税等程序。

  在加拿大打拼多年,包凡一早已过上令人羡慕的优越生活,但他的内心却有苦难言。他渐渐觉得他正拥有的生活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国版本而已,未来完全可以预见,而这种“尽头感”不是他所期望的。包凡一又开始“蠢蠢欲动”,他期待着能再次踏上一条坎坷不平却又激荡人心的道路,在大道上全力以赴地奔跑。而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一通越洋电话,电话那头便是昔日的下铺兄弟俞敏洪。俞敏洪向包凡一介绍了已创立三年的新东方的大致情况,并诚挚地邀请他回国一起创业。没有半点犹豫,包凡一当即接受了俞的邀请。

  多重角色的精湛演绎

  1997年10月,在加拿大生活了9年的包凡一回到北京。当时,新东方每年的学员人数约为一万,俞敏洪主掌出国考试培训、徐小平主做留学咨询,王强则在新东方开创了口语培训。“当时,新东方正处于创业初期,没有人会给你开工资,你必须自己开发出赢利的项目来。参与新东方早期创业的骨干中大部分都具有留学经历,他们都曾在国外打过工,靠自己的努力挣房租,这种磨练让这批人对于生活的‘不确定性’具有极强的容忍度和承受力,而最终也正是这拨人坚持了下来,和新东方一起经历风雨。”包凡一告诉笔者。

  在新东方,包凡一为自己开辟的领域是留学文书写作咨询。1997年,他邀请何庆权加盟新东方,与之共同创办了新东方学校写作中心,并合写了《留学书信写作指导》,堪称“留学文书写作的经典著作”。也是在这一年,很多“本来有实力,但却没有看到自己实力的人获得了奖学金”。

  “留学文书的写作水平往往直接决定着留学申请的成败。在写个人陈述时,中国学生往往都会有无所适从之感,在留学申请的写作中也往往千篇一律、落入俗套,比如在文章开头引用名人名言,或是利用大量篇幅强调自己如何勤奋,学习成绩多么优异,内容缺乏个性的特点,描述也往往过于抽象,忽视细节。”包凡一解释道。“事实上,相较于勤奋和聪明,外国院校更注重申请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其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等。这是国外院校选择学生的着眼点,也是西方社会评估人才的标准。”包凡一告诉笔者。在新东方,只要是经过包凡一点拨的学员,都顺利地被国外院校录取,其中大部分都获得了国外院校的奖学金。

  开创留学文书写作培训,是包凡一在新东方攻下的第一个堡垒。首战告捷之后,2000年夏,包凡一又接任了新东方学校图书事业部总监一职。在其任职的两年里,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包凡一创下了图书事业部从未有过的辉煌战绩:图书出版额从2000多万元增长到1个亿,发行量从1000万猛增至8000万,图书种类也从单一的出国考试类书籍发展到了适合少年儿童、公务人员等社会英语学习者的不同层次的英语教材和读物。在2001年,他还具有前瞻性地与汤姆森出版集团合作,引进该社优秀英语教育图书的版权,开创了新东方与国外出版机构合作的先例。

  除了决策者、经营者的角色之外,包凡一还是一位明星教师,所教课程涉猎写作、阅读、翻译、词汇多个领域。他的授课风格不属于激昂亢奋一派,但却内敛、沉稳。他十分注意教学内容与时下热点的结合,用他的话说,授课内容只有先“entertain”他自己,才能进而“俘获”学生的心。

  尽管感冒还没完全好,喉咙和鼻子还在消极怠工,包凡一还是坚持着完成了两小时的采访。左边书桌上那杯蓝山咖啡正渐渐冷却,右边的落地窗隔绝着冷风,落地窗外是远离闹市的生活区,没有霓虹和嘈杂,有的是需你静心体会的一幕幕“平淡是真”的生活剧,就像这屋内的主人一样,“闻风坐相悦”,切实里又有超脱。

  ---------------------------------

  包凡一: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前任董事,写作与留学文书咨询专家。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就职于新华社,先后担任记者、英文编辑等职务。1988年留学加拿大,获得传播学硕士学位以及MBA学位,毕业后曾就职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1997年回国加盟新东方。曾任新东方学校副校长,教育集团图书事业部总监,新东方前程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写作顾问,现任新东方留学研究院院长。

  


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