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报纸头版

多语平台引领翻译产业新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田文
Aa
  • -   
  •    +
我国首个由政府主导的多语信息转换中心——“成都全球多语信息转换中心”(以下简称“多语中心”)4月24日在成都高新区揭牌。当日,中国翻译协会与高新区现场签署了共建协议,双方将通过共建整合翻译产业优势资源,推动翻译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促进成都软件产业基地建设,带动并辐射全国其他地区的翻译资源整合和产业发展。

揭牌仪式后,欧盟多语言处理中心等五家大型翻译机构现场签订了进驻多语中心的协议。据悉,正在筹建中的北京全球化与软件服务发展研究中心也已决定将其西部基地设立于多语中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语信息转换产业与信息科技产业息息相关。随着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多语信息平台已成为大型翻译项目的主要运用手段,包括北京奥运会在内的各类国际性赛事、会议以及全国性、地区性多语信息查询服务等均借助了信息转换技术。

这一信息系统由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并联合国内外2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创建。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音合成是该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该系统是基于宽带网络支持,以多语言智能信息处理平台和海量数据库为核心,由数以百计固定与移动的多语言服务智能体组成的大规模分布式网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电话、信息亭、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进行访问和交流。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建立大型多语信息转换基地、组建翻译产业园区已成为国内外翻译领域一大新趋势,此类多语信息基地并非只提供简单的翻译业务,而是涉及多语资讯服务、多语软件研发等诸多领域,是一项服务于翻译产业但又相对独立的业务流程外包高端服务。

除了刚建立的成都多语中心,由北京传神联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武汉中国多语信息处理产业基地”也于4月9日在光谷揭牌。在该基地中,2000多名翻译人员可同时操作智能化信息系统,相比传统人工翻译,其翻译速度和效率提高2倍以上。

我国的翻译基地目前仍以整合国内分散的翻译资源为主,而欧美国家的多语言信息处理服务则倾向软件服务外包。2008年,世界著名信息工业跨国企业IBM在印度西部的普纳建立了语言翻译中心,中心目前雇佣了2000名员工,可将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翻译成英语。

据专家介绍,多语信息转换平台的准确性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拥有充足的覆盖各个领域的语料库,如城市服务领域、体育运动领域、经济贸易领域等。如果缺乏充足的语料库,翻译的准确性将很难保证。考虑到语言的灵活性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特点,多语言信息平台往往还会配备专业翻译人员和高级审校人员,对所译内容进行把关。

谈及多语信息平台今后的发展,传神CTO何战涛认为,多语信息处理是一项新型的业务流程外包产业。在信息平台中,海量术语库、语料库以及专业的协同翻译、规范化的管理使得整个操作系统能够并行,从而大大节省了翻译时间和成本。随着多语信息平台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预计到2012年,我国翻译市场整体规模将超过2300亿元人民币。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