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双语教学

树立科学的双语教育发展观

作者:文/山东省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Aa
  • -   
  •    +
【提要】 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的双语教育发展观主要应包括“以人为本”的目标观、“三位一体”的课程观、“适合国情”的模式观、“全面协调”的教学观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关键词】 双语教育 科学发展观 目标 课程 教学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球化社会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日益加快,以培养面向世界的双语人才为目标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数以万计的中小学都在实施双语教育,许多省市还将双语教育作为一项重大举措列入了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现在已到了认真研究和决策“如何促进双语教育健康发展”的时候了。

实施双语教育,首先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推进我国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样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总结十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笔者认为,科学的双语教育发展观主要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的目标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双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早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就曾提出,双语教育的目标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第一点,语言目标。顾名思义,双语教育必须达到以下目的,即把学生的外语技能提高到一定的熟练程度。第二点,专业目标。双语教育系统首先是一个教育系统,具有与单语教育系统完全相同的目标。因此双语教育系统必须证明自己有达到这些目标的能力。第三点,社会目标。双语教育系统的建立是为了满足既定社会和文化环境的需求,并通过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一体化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如果双语教育系统中包括了一门外语或外来文化,那么其目的将是增强其与汉语或中华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团结。

笔者认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双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培养适应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和全球化社会发展趋势所需要的双语人才打基础。这种人才应是双语兼通、文理兼顾的复合型人才,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创新型人才,学贯中西、善于合作的国际型人才。这种人才还应是多门类和分层次的。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双语型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的双语专门人才和普通劳动者。实践证明,树立“以人为本”的双语教育目标观,可有效避免片面追求提高外语能力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错误倾向,使双语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三位一体”的课程观

实施双语教育,课程是核心。双语课程观是双语教育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三位一体”的课程观是指将分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统筹安排、融为一体”的双语课程观。其中,双语分科课程是按照学科逻辑体系来安排和组织的课程,是通过传递间接经验让学生掌握双语知识和技能的课程,如:以外语作为教学媒介语的艺术、数学等课程。但由于实施难度较大,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造条件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

双语活动课程则是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的课程,是一种与社会和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跨学科、综合性学习活动。双语活动课程依据不同标准可进行不同的分类。从技能训练的角度来分,双语活动课程可包括:双语视听、双语阅读、双语说练等活动;从活动内容的角度来看,双语活动课程又可分为:双语文艺活动、双语体育活动、双语科技活动等;从活动媒介的角度来看,还可将其分为:双语影视活动、双语网络活动、双语节庆活动、双语社团活动等。

双语分科课程和双语活动课程之间是一种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的关系。如果说双语分科课程是让学生在“教中学”,那么双语活动课程则是让学生在“动中用”。两类课程的有机结合,就能产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功效。但是在双语教育实施的起始年级,宜以活动课程为主,分科课程为辅。随着学生双语能力的提高,可逐步加大双语分科课程的开设比重。

双语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都属于显性课程的范畴。而双语隐性课程则是在正式课程表里所看不到的潜在课程,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双语教育情境之中,主要包括:双语物质情境(体现在双语教育的学校装备与设施等方面)、双语文化情境(学校和班级的双语布置、双语广播、双语板报、双语展览、双语标志牌及各种双语仪式等)与双语人际情境(主要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语交际关系)。双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双语情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双语能力,具备跨文化交流的素质。

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双语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双语活动课程与双语隐性课程,对于激发学生的双语学习兴趣、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都有着重要作用。树立“三位一体”的双语课程观,可以克服双语教育“重分科课程、轻活动课程和忽视隐性课程”的倾向,发挥分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的互补功能和整体效应。

三、“适合国情”的模式观

双语教育的实施离不开特定的双语教育模式。目前,世界上流行着多种多样的双语教育模式,如沉浸式、过渡式、维持式等等。以上各种方式不乏可借鉴之法,但都不宜照抄照搬。沉浸式双语教育模式是一种成功率很高的教育模式,但我国尚不具备大面积推广、应用该种方式的条件。须知,完全沉浸式双语教育要求在教学中,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应用首先要达到100%,然后逐步降至80%,最后降至50%左右。即便是部分沉浸式双语教育,在教学中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使用比重也要占50%左右。从目前我国的师资现状来看,极少有学校能够达到要求。同时,主张推行“过渡式”双语教育模式的人士也不在少数。殊不知,过渡式双语教育模式是一种体现美国“熔炉文化”的双语教育模式。这种排斥母语的双语教育模式有悖于我国双语教育的宗旨,绝对不可仿效。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育模式,而不是生搬硬套国外模式。在双语教育研究与实验中,笔者探索并构建了“适时引入——循序渐进——创设情境——协调发展”的浸润式双语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添加性。在我国推行双语教育只能是在汉语作为指定教学语言的前提下实施以一门外语作为媒介语的添加性双语教育,而不能采用排斥汉语或用外语替代汉语的缩减性双语教育;二是渐进性。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实施双语教育,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三是渗透性。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应是一个双语情境初步创设与双语教学逐渐渗透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行之有效。

四、“全面协调”的教学观

任何一项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双语教学也不例外,它始终在与外语教学、学科教学和母语教学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能否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将是决定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树立“全面协调”的双语教学观,就是要求我们全面正确地协调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学科教学和母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协调共进。

首先,在协调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上,我们应当明确,双语教学虽不同于外语教学,却与外语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外语教学是双语教学发生的基础,可以为双语教学的实施提供语言知识与学习技能等方面的支持。如果没有外语基础,学生难以接受双语教学。而双语教学则是以一门外语作为非语言类课程媒介语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双语教学的实施可以有效增加学生应用外语的机会,拓展学生应用外语的领域,有助于提高其综合应用外语的能力。但是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毕竟在性质、目标与任务上存在诸多不同,所以我们不能把双语教学纳入外语教学的范畴,与不能将一堂双语课设计成外语课是同一道理。

其次,在协调双语教学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上,我们应当明确,双语教学就是以一门外语作为媒介语的学科教学;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双语教学又不同于单语的学科教学,它既需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需要实现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和培养其跨文化交流素养的目标。因此,在实施双语教学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学科基础,努力达成学科教学目标,又要顾及学生的外语基础与外语接受能力,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最后,在协调双语教学与母语教学的关系上,我们应当明确,双语教学不仅不能削弱母语教学,反而要强化母语教学,促进学生母语与外语能力的提高,加深其对双元文化的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母语与外语的特性及其迁移规律,探索通过正迁移效应发展学生双语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我们统筹安排母语与外语的使用比例,适当增加外语在学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中的使用比重;需要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双元文化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全球眼光的人才。

五、“可持续的”发展观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双语教育既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又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有许多政策性问题需要我们去协调、去解决。我们不能指望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形成一套完整的双语教育体系,取得理想的双语教育效果。我们必须有长期探索的思想准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双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我们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统筹规划双语教育全局发展和区域推进计划。这就要求我们明确各学段双语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并采取切实措施搞好大、中、小学双语教育的衔接工作。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力戒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克服重复教学与实验,杜绝半途而废,倡导“一条龙”式的双语教育实验与实践。

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解决双语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当前双语师资的培养问题同双语课程与教材的开发问题较为突出。要遵循适度超前的方针,选择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为中小学培养双语教师,同时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工作。要组织中外专家与一线优秀教师共同研制双语课程标准、编写双语教材。各双语实验学校也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双语教师培训和双语课程教材开发利用方面做出贡献。

可持续的发展观,还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密切关注双语教育的发展动向,认真研究解决双语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从政策与制度上支持双语教育。例如,制定促进双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招生政策,建立双语教师培训与资格认证制度,设立双语教育专项经费筹措机制等。要切实加强对双语教育的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本着“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双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