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学术教研

立足国情,科学规划,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 戴炜栋
Aa
  • -   
  •    +
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即将推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外语教育发展研究丛书”,我有幸被邀请从学科发展角度讨论一下我国外语教育的发展战略。6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21世纪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正在有序开展。而就外语教育而言,有必要立足国情、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回顾外语教育60年发展史的基础上,我尝试进一步探讨科学规划我国外语教育的重要性、科学规划的内涵,并在分析外语教育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战略性建议。

一、科学规划我国外语教育的重要性

(一)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必然(略,原文详见《外语界》2009年第5期,下同。)

(二)国家教育战略发展的需要(略)

二、科学规划我国外语教育的内涵与国情分析

(一)科学规划外语教育的内涵

就科学规划外语教育的内涵而言,可以用“立足国情,科学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来概括。其中,立足国情是前提,科学规划是措施,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所谓立足国情,就是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了解我国外语教育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国家战略需要(如对外语人才数量、层次、水平等的需求)、外语教育传统、外语教育环境、外语教情与学情等。科学规划即科学定位和规划外语教育,具体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其中在纵向方面要有科学预见性,营造良好的外语教育生态环境,明确我国外语教育发展的短期和中长期目标;在横向维度上要突出协调性,促进全国外语教育各模块(如基础外语教育、高等外语教育、职业外语教育等)、各地域、各高校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即保持外语教育的活力,促进外语教育的稳步发展。发展中应将当前和未来的国家外语教育发展战略密切联系起来,注重外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公平性、和谐性等,实现外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发展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如前所述,立足国情为科学规划的前提。而若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全国层面进行充分调研,深入研究。譬如可以整理外语教育年鉴,梳理外语教育史,统计全国外语本科专业、硕士点、博士点情况和各高校外语教师的学历、学缘、职称、学术研究情况等,了解各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科特色,调查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外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

(二)我国外语教育国情分析

建国6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在规模、形式、教学、师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亦存在一定不足。在一定意义上,我国虽然是一个外语大国,但还不是外语强国。

1.教育规模扩大,教育形式多元,但规划不足,布局尚不够合理。(略)

2.外语人才数量增加,质量提升,但高层次精英人才、特色人才比较缺乏。 (略)

3.师资数量增加,结构渐趋合理,但创新型研究者相对较少,基础教育师资仍有不足。(略)

4.学术研究蓬勃发展,但认识误区犹存,标志性成果较少。(略)

三、对科学规划我国外语教育的建议

(一)实现全国外语教育管理一体化,注重各专业、各地区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尚需一个外语教育统筹管理机构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胡文仲指出可成立类似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组织,通过政府和专家的工作制定相应政策和规划(胡文仲 2001)。陈琳提出可参考美国政府成立“国家外语中心(National Foreign Language Center)”的做法,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由教育部、科技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国防部、安全部等部门代表人员以及主要外国语大学校长共同组建一个机构(陈琳 2009)。金莉(2009)则建议成立国家外语教育统筹工作委员会,负责相应外语人力资源的普查、需求与使用情况,制定相关国家政策。亦有专家学者提出恢复外语处,加强全国外语教育的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看来,无论是设立新的管理机构还是恢复原有机构,关键要坚持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实现我国外语教育管理一体化。

具体而言,各外语专业之间,大学外语教育各个语种之间,高职高专各语种之间,基础教育各语种之间应协调发展。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需求、地域特色和学校优势来确定不同比例,并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和规模。既要避免一种外语片面发展,也要避免平均用力,脱离实际。在我个人看来,英语等其他联合国工作语言的重要性不可忽略,基础教育、大学外语教育和外语专业教育中应该对英语的全球性地位予以考虑。当然,在部分具有某种外语教育传统的地区,也可以发挥优势,推广该语言。就东西部共享优势教育研究资源,实现教育公平而言,一方面可在教育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鼓励优秀教师到西部从教或支教;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网络资源,落实网络培训工作,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网络资料库建设等促进西部地区的教学科研发展。总之,无论是外语教育短期规划还是中长期规划,无论是国家规划还是地域规划,都要统筹兼顾和科学论证具体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步骤等,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定位,注重大中小学有序衔接,抓好外语人才培养的质量

各高校的外语专业、各阶段的外语教育要明确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譬如基础外语教育应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培养其初步的外语交际能力,增进其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高职高专外语教学主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大学外语教学应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外语专业教学应培养知识丰富、思维创新、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外语人才。而且,不同类型的院校(如外语类院校、综合类院校、财经类院校、师范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特色,制定更加细化、有特色的目标。非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外语教学可进一步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强调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应着重培养其创新能力,夯实其语言基本功,拓展其知识面,提升其研究能力。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有效避免定位不清、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等问题。

确定目标后,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或要求。譬如英语专业所制定的专业规范对英语专业的设置条件进行了限定,有助于保障学科的合理发展。基础教育的一些专家已经制定了《学生学习效果检测与评价标准》,并在上海等几个大城市进行了实验,取得了示范性成果。同时有些学者建议制定一个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式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并在此标准试行有成后,视需要制定其他语种的国家课程标准。在我看来,基础教育、大学外语以及外语专业等的课程要求应有一体性,形成“一条龙”式的外语教育体系,即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方面整体衔接,避免各阶段出现脱节或重复现象。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教学中要倡导创新思维,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视野宽阔、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在基础教育、高职高专、大学外语、外语专业等不同的教学层面,应抓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估测试等基本环节:运用网络、多媒体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合建构主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理念,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不同课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教学策略,同时借助互联网等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院际、校际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使学用结合、学研结合;倡导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确保评估的客观公平性。当然,教育部与相关部门对不同层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亦应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以保障外语教育的稳步发展。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倡导创新研究,繁荣学术交流

1.采取不同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必要加大对师范生培养的投入,确定外语教师专业等级标准,建构教师动态评估体系,抓好在职教师的教育工作。

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够好的问题,在师范院校外语专业招生、投入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政策倾斜,采取相关措施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师范院校,加大对未来外语师资的培养力度。

为了明确不同层次教师的入职水平,除了对其年龄、学历等有所规定之外,还可以制定不同层次(包括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的外语教师专业等级标准,对符合要求者颁发相应的外语教师资格证书。目前教育部所属“中国教师教育学会”正在组织进行《教师教学业绩评价标准》的研制,其研究成果对于教师教育的开展(如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依据终身教育理念,一方面尝试建构教师动态评估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进行定期评估;另一方面丰富教师学历教育方式和非学历培训方式,发挥相关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优秀教师等的引领作用,借助国家级培训、校际观摩交流、国内外学术研讨等方式提高在职教师的教研能力。

2.倡导创新研究,繁荣学术交流

就外语学术研究而言,创新多涉及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譬如对原有语言学理论的修正或者发展,对文学文本的跨学科解读,语言教学的新理念和新策略等;而从单纯运用思辨性质的文献法到以定量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也体现出一定的创新。有些研究者对创新存在一定的误解,或者认为前人研究较深、无法超越;或者断章取义,对前人大加批判;或者盲目嫁接,以离奇为创新。在我看来,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扎实的知识积累和反复思考中产生的,需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理论基础,需要有问题意识和发散性思维,需要恪守研究规范,而且其研究成果需业内同行、实践和时间的考量。

为了促进创新研究,有必要营造研究氛围,繁荣学术交流。目前教育部以及各省市、各高校对于科研的支持力度较大,在资金、时间、国际性合作交流等方面均有投入。各类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期刊网站等学术交流形式也蓬勃发展,为研究者提供了较好的客观条件。以我之见,这仅是创新研究的外因,最主要的内因还在于研究者本身。换言之,研究者应有明确的学术定位,提高对学术的认识,摆脱功利思想,潜心向学,乐于研究,争取形成研究特色,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避免产生以量代质、以刊代文的问题。

(四)进一步丰富外语教育形式,全面发展,提高全民外语水平

首先,要使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到外语在我国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外语有助于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且即将举办2010年世博会。事实上,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中国需要具有多语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其次,要切实认识到正规教育与学历培训之间、全日制教育与业余大学培训之间的互补关系。对培训学校和机构予以适当指导和支持,使其更加丰富、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要加大继续教育和成人外语教育的工作力度,密切与各外语用人单位的联系,加强对公职人员、企业人员等的岗位外语培训,提升其外语能力。最后,要促进全民外语教育的发展,鼓励外语能力认证机制的建立,加大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密切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挖掘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图书、资料、报纸等),创设外语学习环境,为全民外语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提升全民外语水平。

四、结语

6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为我国经济建设、文化交流、外交发展等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科学规划外语教育不仅成为一种必要,也成为一种必然。鉴于外语教育规划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方面面,我们应立足国情,统筹兼顾,客观分析,反复论证,使其具备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符合我国的国家和教育战略需求,从而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书目

[1]陈琳. 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我国外语教育[N]. 光明日报,2009-01-21.

[2]戴炜栋. 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3]胡文仲. 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245—251.

[4]金莉. 外语教育应实行“一条龙”式课程标准[EB/OL]. http://www.93.gov.cn/partic/sugges/1681698620529839015.shtml, 2009.

[5]刘黛琳. 高职高专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刘道义. 基础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本文节选自《外语界》2009年第5期《立足国情,科学规划,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