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万象
通货膨胀何其多
英文中表示“通货膨胀”的inflation一词早在14世纪就已存在,不过当时的意思是“充气”或“膨胀”。后来,这个词陆续被用来表示“自命不凡”“大幅上涨”等意思。到了上世纪初,inflation才获得了如今使用最多的这层含义。
通货膨胀意味着纸币的贬值和物价的上涨,因而人们经常谈“inflation”色变。由此,英美的报章杂志上有时也用the dreaded I-word(那个可怕的以i开头的词)来代替这个词。
尽管如此,由inflation衍生出的词汇仍在不断增加。例如,1930年出现的hyperinflation(极度通货膨胀)一词就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美国大萧条之初的经济状况;1932年出现的reflation一词则可表示“通货再膨胀”或“通货复涨”。
进入上世纪60年代,英语中以inflation为基础创造的词语呈现出增多的趋势。1965年出现的stagflation是stagnation(停滞)和inflation的拼合,具体表示“停滞性通货膨胀”,即人们常说的“滞胀”。Slumpflation也是个拼合词,结合了表示“经济衰退”的slump和inflation,通常可译作“萧条膨胀”。不过这个词出现的时间要晚一些,是在1974年。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还创造出一个与stagflation词义相近的新词,即slowflation。这个词,顾名思义,是指增长缓慢且通涨率较高的经济状态。倘若译作“缓增型通胀”或“缓胀”,不知是否会流行开来?
自2007年开始,媒体中还出现了描述因农产品价格上涨而导致的通货膨胀,即agflation(农业通胀)。这个词是agriculture和inflation的合成词,有时也可拼作agri-flation。
《牛津英语词典》在2009年12月进行季度更新时,收录了另一个由inflation构成的词——taxflation。与其他词不一样的是,taxflation不能按其字面意思直译作“税收通胀”,因为这个词具体指的是个税的增加,其原因是通胀导致个人的名义收入增加,从而使得其征税档次提高。而taxflation其实也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新词,因为它早在1976年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