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
市场化 数字化 本土化:教育出版“走出去”的三大挑战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图书加快了“走出去”步伐。据了解,在整个 “十一五”期间,我国新闻出版对发达国家的版权输出增长了870%,版权贸易逆差从高峰期的1∶15下降到2009年的1∶3.3。教育出版作为图书出版的重要领域之一,也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大量对外汉语出版物借助全球“汉语热”的兴起而成功走出国门,部分教育理论类书籍以及其他优质学科的教科书也在“走出去”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2008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与韩国语文学社签订《朱永新教育文集》版权输出韩国协议。2010年初,《朱永新教育文集》韩文版正式在韩国出版发行。2010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又与日本东方书店签订了该文集版权输出日本的合同。《朱永新教育文集》是首部被集中输出到海外的中国教育家的理论著作,该事件成为中国教育出版“走出去”的一大盛事。除了教育理论书外,由于中国基础数学教育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相关图书在国际上也得到了高度认可。据了解,近几年来,江苏教育出版社先后向国外推出了《数学大王》《小学奥数读本》和《初中奥数读本》系列读本。《数学大王》主要面向华语地区,后两本则由培生教育集团推出英文版在全球推广,其版权还输出到韩国,以韩文出版。
尽管教育出版“走出去”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李朋义看来,教育出版作为三大出版领域(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的一个重要板块,其“走出去”的步伐却仍落后于其他两个领域。“各个国家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成为制约教育出版物走出国门的主要因素。而且,受国家整体科技、经济水平的影响,中国许多学科的发展都落后于欧美国家,以教科书为代表的教育出版物在欧美地区并不受欢迎。”李朋义如是分析道。
那么,在中国进入“十二五”之际,教育出版要继续“走出去”将面临哪些挑战?李朋义向记者道出了自己多年来在教育出版方面的体会:必须走市场化道路,必须开发数字化产品,必须贯彻本土化原则。
市场化:打通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渠道
李朋义多次用“借船出海”“造船出海”“买船出海”来形容中国图书出版“走出去”的三个阶段。中国的教育出版目前尚处于“借船出海”阶段,即通过输出版权的方式,借助合作伙伴在海外的销售网络,将图书销售到当地主流市场。李朋义认为,由中国出版机构提供优质内容资源,借助国外出版企业的成熟销售网络进军海外市场有助于出版社迅速打开局面,目前中国教育图书的“走出去”大多采取了这种方式。除了与国外机构合作外,部分出版社还自主开发了海外销售渠道。例如,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北语社”)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的开拓之路。2006年,北语社开始实施“汉语国际推广计划”,几年来派出多个代表团赴国外拓展市场、洽谈合作,重点加强海外营销网络的建设。截至2009年底,该社已创建了覆盖33个国家、拥有296家代理经销客户的海外营销网络。
为了解决图书的销售渠道问题,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刚刚启动了“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据了解,新闻出版总署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通过该工程构建中国出版物国际立体营销网络,以推动更多中国优秀的中文版和外文版出版物走向世界。这是新闻出版总署实施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点工程。“中国出版物国际营销渠道拓展工程”包括“国际主流营销渠道合作计划”“全球百家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和“跨国网络书店培育计划”3个子项目。目前,前两个子项目已经开始实施。这一工程必将为中国教育出版物走向国际市场搭建良好的平台。
谈到“造船出海”和“买船出海”,李朋义向记者坦言,进入这两个阶段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目前国内出版界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即“造船出海”。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已在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建立了合资出版公司,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赢模式。但受资金影响,这些分公司实力有限,规模较小。如今,在中国出版体制改革强力推进和多种资本日益融合的背景下,出版企业的资本运作也日益频繁。李朋义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出版业将进入全面资本运营的时代,教育出版企业也必须借资本之力,尽快做大做强。“预计在2至3年之内,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将实现上市,届时集团将拥有大量资金,有能力兼并海外出版企业,从而实现‘买船出海’的梦想。”李朋义展望道。
数字化:研发立体化教学内容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课堂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出版集纸质、音频、视频、网络等诸种媒体优势于一身的立体化教材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以近年来出版的国际汉语教材为例,各大出版社都在着重开发立体化教材。2007年,北语社开始对其经典教材《汉语乐园》进行立体化研发。到2009年,该社对纸质教材实现了全面数字化升级。在2009年10月举办的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系列重点主题活动中,法兰克福中文学校汉语教师依托《汉语乐园》多媒体教材为载体,组织7名德国儿童进行了现场互动教学,引起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反响。
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高教社”)的《体验汉语》中小学系列教材也是立体化教材的典型代表。该教材涵盖了纸质教材、练习册、教学挂图、词语卡片、配套音像制品、多媒体互动学习系统和教学资源网站。“当时泰国教育部通过招标形式遴选汉语教材,《体验汉语》能在众多教材中胜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其为泰国汉语教学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立体化解决方案。”李朋义说。
本土化:因地制宜 供其所需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汉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韩、日等国的学生侧重语法学习,而欧美国家的学生更重视口语交流;韩、日等国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而欧美国家则更倾向于采用分组讨论等互动性较强的教学形式。这些不同特点导致不同地域的学生对于教材的有不同的需求。“教育图书版权输出的关键之一是提升中国出版人的选题策划能力,为外国人编制本土化教材,使其符合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李朋义告诉记者。
如今,许多出版社在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时都会深入了解当地读者的特点,从而编写出更具文化贴近性的内容。据了解,高教社在编写《体验汉语》(泰国版)时,曾派编辑10余次赴泰国进行市场调研,将“本土化”的理念贯穿到教材编写和使用的各个细节中。该教材不仅在内容上吸纳了许多泰国的特色文化,还在图书的封面设计上体现了浓郁的泰国风格。
除了派编辑亲自去国外市场调研,许多出版社还与国外出版社合作,直接聘请当地的汉语教育专家编写教材,避免了以往闭门造车,忽视当地读者阅读习惯的弊病。《环球汉语》就是一个例证。这部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和耶鲁大学合作出版的多媒体教材由耶鲁大学聘请美国汉学家编写,用讲故事的方式教授汉语,并配套开发了纸质教材、音频教材、语言游戏及网络版教材。
李朋义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在帮助出版社“走出去”方面给予了很多政策扶持,但中国的教育出版人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无论是哪种挑战,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能力的挑战。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教育出版人应当紧紧抓住科教兴国战略的发展机遇,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推动我国教育出版物更快更好地‘走出去’。”李朋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