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
博雅教育与学以致用并重
1.您作为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以下简称外文系)系主任,目前主要的工作领域有哪些?
刘世生:在清华大学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外文系历届领导班子及前任系主任罗立胜老师和党总支书记王瑞芝老师的辛勤工作和外文系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外文系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清华大学外文系新一届系领导班子于2010年1月正式组建,系务会由我本人、系党总支书记张文霞教授、副系主任吕中舌教授、副系主任何红梅教授、副系主任张为民副教授以及系党总支副书记覃学岚副教授六位成员组成。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主持外文系的行政工作和负责全系的学科建设及专业教学工作。就我个人而言,我目前主要承担从本科到博士后阶段的三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科研方面,我所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认知文体学与现代外语教育学综合研究”将于2011年结束。在我从事的工作中,倾注心力较多的是思考如何使学科专业建设和公共外语教学更好地达成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2.自您2010年1月就任系主任一职以来,外文系在哪些方面获得了发展?
刘世生:我想最明显的变化首先体现在系名的变更上。2010年9月,经学校各级领导机构批准,我系由原先的“外语系”更名为“外国语言文学系”。此次更名意义深远,新名称更为完整地概括了我系目前的教学和科研现状,即包含外语教学与学科建设两大部分。在科研方面,我系目前共有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九项,从2010年至今共新增项目7个,其中国家新闻出版署重大招标项目1项、清华大学文科振兴基金项目6项。本系教师在SSCI/A&HCI国际论文期刊发表的论文数目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我系的王宁教授获得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称号。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全校的“985工程”建设,确定了本系按照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布局,公共外语教学与专业建设两个重点进行建设的思路,努力打造优质完备的教学科研体系。在教学工作方面,今年3月我系刚刚被授予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六种国家级规划教材相继出版,外语教育测试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外文系除了专业教学之外,还承担了全校的公共外语教学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教学指导计划,该方案将于今年9月开始推行。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方案正在研制中。
3.担任清华大学外文系主任一年以来,您最深的体会是什么?您觉得最大的挑战又在哪些方面?这个职位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素质有哪些?
刘世生:最深的体悟是要有奉献精神。作为系主任,我的许多工作时间都用于系里各项行政工作的协调和处理上。系主任这个职位主要有两大功能,即召集和协商。系里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独立的创新性思维,在系里要针对某一事项进行决策的时候,我的任务是将大家召集起来,共同讨论,达成一致。我们的工作理念是:和谐发展,综合创新。要“和而不同”,和才能发展,不同才能创新。作为系主任,我想所需的最重要的素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对院系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其次是进行科学合理而高效的制度建设;此外,激励措施的建立和实施也至关重要。
4.作为清华大学外文系系主任,您对这一历史悠久的院系在教学宗旨、院系文化方面有哪些传承和创新?
刘世生:外文系的一个传统就是紧跟学术界的走向,吸纳国外先进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成果,并使之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即“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21世纪,在新的百年,这一传统会在被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就是鼓励系里的教授学者们立足中国多开展原创性研究,并将之推向世界,形成中外学术界平等对话的格局。清华大学外文系在民国时期以其博雅教育模式而闻名。“博雅之士”的培养目标、博专兼顾的课程体系,以及”博雅”之师汇聚等特点,至今对外语专业学科建设具有借鉴意义。这种“博雅”在今天看来相当于一种贵族式的教育,我们现在提倡将博雅教育和学以致用并重。
5.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您对于外文系的未来有何规划?
刘世生:外文系将努力从清华大学在国家的地位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适应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和外语学科的要求;遵循“古今贯通、中西融会、文理渗透、综合创新”的学术范式,打好基础,突出应用,注重交叉,形成特色。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教授曾代表学校向外文系布置了今后的工作重点:要以改革创新的姿态,把外语学科做好,把公共课做好,教师队伍要高水平。根据这一要求,我们认真讨论了外文系新百年的使命与任务:即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打造世界一流的外语教育,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清华大学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