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刊
创造历史 树立标杆 与时俱进
经过十年的发展和自我创新,《英语》(新标准)已成为中国基础英语教育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套教材。它的十年,不仅是一套成功的英语教材彰显自身实力和影响力的十年,也折射出中国英语教育和中国英语教材出版行业蓬勃发展的黄金十年!
为中国英语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贡献力量
担任外研社社长期间,李朋义大刀阔斧、锐意改革,提出了诸多具有推动全局意义的发展战略,使外研社实现了一次次质的飞跃和跨越式的发展。这些战略调整对《英语》(新标准)的诞生和不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李朋义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曾任外研社社长
记者:1999年您曾提出“以教育出版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即“面向全民外语教育,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外研社开始进军基础英语教材出版领域,编写外研社自主的中小学教材。您当初为何会提出这一战略部署?
李朋义:企业的战略,是企业为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为了谋求长期生存、稳定发展的一个总体性的、长远性的发展方略。
1998年以前,外研社的出版重点为一般的外语类图书,在90年代中后期,逐渐开始向教育出版的方向转变,1999年,我将其概括为:“以教育出版为中心”“面向全民外语教育,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终生教育”,就是从原来的以一般图书出版为重点转移到以教育图书出版为重点,加大各类课堂教育、技能教育教材的出版力度,不仅涉及高等教育,还涉及基础教育;不仅涉及校园教育,还涉及社会教育;不仅涉及学龄教育,还涉及终生教育。
在“以教育出版为中心”战略的指导下,外研社出版了系列精品教材,并开始进军基础英语教材出版领域,编写外研社自主的中小学教材。
记者:2000年,外研社与麦克米伦公司开始合作研发新标准教材,从当时历史情况看,外研社十年前开发“新标准”教材面临的主要机遇是什么?其重要历史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朋义:机遇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双方资源优势明显。在这个合作项目中,外研社拥有很强的中国外语出版经验,麦克米伦是世界级的出版大企业,拥有丰富的英语教学专家、作者资源和编写经验。二是政策支持。2001年教育部2号文件指出,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县城以上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到2002年,乡镇以上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外研社捷足先登,大举进攻小学英语教材的阵地。
《英语》(新标准)系列教材的历史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教育部基教司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该套教材成为我国第一套完全意义上依照教育部新课标编写的小学至高中“一条龙”式英语教材,在全国产生了极为良好的社会反响。
第二,该套教材为外研社教育出版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截至目前,《英语》(新标准)系列教材已经覆盖了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教材的中小学生达2500多万。第三,为外研社在国际合作出版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外研社和麦克米伦公司结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启动了许多成功的战略合作项目。
记者:在您看来,在新的教育环境和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这套系列英语教材的发展方向在何方?
李朋义:在国家描绘“十二五”发展蓝图的大背景下,新闻出版行业也设计出了自己的发展规划。作为国家级的教育出版机构,外研社可以继续强化主要出版领域,同时也要不断开拓新领域;既在传统出版方面稳扎稳打,同时也应在新形式新领域有所突破,力争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服务提供商。
我认为《英语》(新标准)系列教材可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发展方向:第一,立足教材,开展良好的培训服务,凭借北外所拥有的外语教育教学国内外专家资源、各层次教师培训经验、新课标教材编写设计经验、优良培训设施,更广泛地培训全国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第二,立足新技术,打造专业基础英语教育门户网站。“新标准”已经是市场上一个知名的品牌,基础分社应该在此基础上开发数字化产品,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服务,更好的用户体验,促进教育改革。
记者:在《英语》(新标准)系列教材十周年之际,您对其有何寄语和期望?
李朋义:十年来,新标准教材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和社会效益,是外研社教育出版战略下结出的硕果。然而,成就属于过去。我希望,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外研社能够牢牢把握正确的出版方向,将“新标准”教材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教育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更加全面地促进中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
坚持以教育出版为中心的战略发展思路
为广大中小学师生量身定制出版一套中外专家和作者强强合作的系列教材是一项工程浩大,且意义深远的事情。蔡剑峰认为,外研社担当了这一重任。
蔡剑峰
外研社社长
记者:在编写《英语》(新标准)系列教材过程中,外研社对该教材的战略定位是什么?
蔡剑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们的前社长李朋义提出“以教育出版为中心”的战略发展思路。基础教育出版市场面对着中国2亿中小学生,出版质量直接关系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前社长李朋义、书记徐秀芝等领导在深入一线调研后做出了重大决策:外研社要抓住基础教育改革的机遇,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教学理念,投入极大的精力,编写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精品中小学英语教材。这一战略转移,对进入21世纪、走向腾飞发展阶段的外研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使外研社又跃上了新的台阶。
记者:作为社领导,在这套教材的合作出版过程中,您是如何对其进行整体把关和调控的?
蔡剑峰:首先,在选择外方合作伙伴上,外研社凭借雄厚的国际合作实力,在多个全球顶尖的国际性出版集团中精挑细选,最后选定了麦克米伦出版集团合作。这种中外联合编写教材的合作模式是国际出版合作的最佳模式。选择合适的外方合作伙伴并成立权威、强大的教材编写队伍是中外合作出版的关键。
其次,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一致强调和坚持“中外合作,以我为主”的原则。中方专家团队设计整套教材的结构,内容的次序和要求,提供中国特有的社会环境资料等;英方专家团则根据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特点及中国的教学实际,草拟编写大纲。双方不断交流、修改论证,这样就能保证教材完全以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既有时代感,又切合中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记者:这套教材对于外研社图书出版业务的开拓具有何种意义?
蔡剑峰:这套教材是外研社实行“以教育出版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后推出的“精品”拳头产品之一。
按照这个战略,基础分社不仅推出了《英语》(新标准)“一条龙”系列教材,还有效地整合了出版资源,通过书、刊、盘、网联动,科研、出版和教育培训互动,使单一的纸质出版向多品种、多元化、多载体、多形式的现代化出版模式转化,构建了立体化的出版格局,使外研社成为了具备研发、出版和培训服务等多项功能的综合教育服务提供者,打造了中国外语教育服务“第一品牌”的优越地位。为中小学师生量身定制出版一套中外专家和作者强强合作的系列教材是一项工程浩大而意义深远的事情。
一举打破基础英语教材市场格局
在徐秀芝看来,当初策划出版这套教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社不遗余力的投入,使之最终成为基础英语教育出版领域的经典范本。
徐秀芝
外研社党总支书记
记者:作为社领导,您在《英语》(新标准)系列教材的策划、调研和推进过程中进行了哪些指导工作?
徐秀芝:这套教材可谓是应运而生。当时国内英语教育滞后于整个经济发展,英语教学专家匮乏,基础教材市场长期处于垄断状态。外研社希望依据自身雄厚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人才资源,研发新教材,打破市场垄断格局。在1999年成立中小学英语工作室之后,我们便立即开展全国基础英语教学的调研工作,走访了各地中小学校,通过听课、发放问卷、与师生交流等形式分析现行英语教材的优劣之处,如何改进和创新等等。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决定采取“中外合作、强强联合”的方式,即携手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组建中外专家组,合作编写这套教材。
记者:在合作编写过程中,社里进行了哪些投入?给予了哪些支持?
徐秀芝:全国调研工作结束之后,社里决定由中英两国英语教学专家合作编写教材。社里便立即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组建专业的编辑队伍、收集资料、配置办公设备等筹备工作。在合作编写前,外研社确立了“中外合作、以我为主”指导方针。可以说,对于这套教材,社里不惜人力、财力和物力。
记者:您认为编写出版该教材对于基础英语教育的推动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徐秀芝:这套教材是我国首套按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贯穿从小学至高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一条龙”式教材。这套教材理念先进、内容新颖、语言地道、编写科学,受到广大一线师生的欢迎。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2500多万学生使用这套教材。它的面世不仅提升了国内中小学英语教材的整体质量,促进了出版行业的良性竞争,也大大推动了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独一无二的“一条龙”教材
上世纪60年代初,陈琳参加了由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一个小范围外语教育工作研讨会。周总理提出了改革我国外语教育的总指导方针,即——“多语种、高质量、一条龙”。40年后,陈琳将“一条龙”的理念贯穿到这套教材的编写中。
陈琳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记者:担当着教育部基础教育阶段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专家组组长和《英语》(新标准)系列教材中方总主编的双重身份,您在主持编写该教材时是如何践行新课标的核心理念的?
陈琳:《英语》(新标准)系列教材是我国第一套按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贯穿从小学至高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一条龙”式教材。目前“一条龙”教材继续延伸,外研社新近推出了《新标准幼儿英语》和《新标准大学英语》,至此这套系列教材展现了由学前到大学“一条龙”的全貌。可以说,它是目前所能看到的坊间独一无二的真正“一条龙”式的英语教材。在编写教材过程中,我们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按照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关于英语课程目标的规定,依据“中外合作、以我为主”的方针,确定了通过情感态度、学习策略、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强调外语学习的双重性质——人文性和工具性。
记者:这套教材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分别具有哪些教学目标和特色?
陈琳:总的来说是“小学打基础、初中扩大面、高中重实用”。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在初中阶段,要增加词汇量,进行大量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训练。高中阶段则要通过综合英语课和多种选修课程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记者:当初研发该教材时,您曾说过“Let’s make history!”。您认为这套教材如何在保持优势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
陈琳:这套教材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十年间,外研社对教材不断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拓展,在电子化应用、数字出版、教师培训和科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创新,例如“新标准”网络教材的上线、“国培计划”项目的承办、科研课题的开展等。对教师而言,这套教材同样是一个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熟悉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的优质资源。
高起点、体系化、国际化
作为《英语》(新标准)的主要策划人和协调人,申蔷将该套教材从酝酿、出版到不断创新的全部历程视为“对其个人以及整个基础分社的国际合作能力的一次全面的考验和提升”!
申蔷
外研社基础教育出版分社社长
记者:选择合适的国际合作伙伴是“一条龙”教材编写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据了解,当时贵社曾先后对四家国际出版社进行了调研,最终选择了麦克米伦公司,这一选择出于哪些考量和判断?
申蔷:我曾在英国斯特灵大学攻读出版学硕士学位,对于英国教育出版领域的整体水平以及对于麦克米伦出版公司的优势和实力有一些理性和感性的认识。在策划这套教材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中外联合编写而非完全引进的出版方向。我们比较冷静地考量了几家国际公司的出版优势以及这些机构在中国市场的开拓战略。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具备丰富的教材出版经验,特别是具备跨国合作出版英语教材方面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其具有依据我方要求,按照我国的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的意愿。
记者:基础分社的“一条龙”式“教师培训体系”最主要的特点和核心理念是什么?在激发教师进行科研创新方面,基础分社做了哪些努力?
申蔷:每年,我们会聘请一流的中外英语专家,与各地教研部门配合,邀请当地的教研员、特级教师对使用教材的教师进行三轮培训,帮助其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结构体系并指导他们把握教材的特点,增强在新课标理念下驾驭课堂的能力。在组织科研方面,由北外主管、外研社支持的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策划设立了“基础外语教育与教学课题研究项目”,课题分为重大及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中心”合作课题。科研课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科研方向:“一条龙”外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外国语学校办学方向与途径,和教师培训与发展方向探索研究。
记者:基础分社将如何在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下,继续完善“新标准”英语教材?
申蔷:2012年,教育部将要求各教材出版单位对基础教育阶段教材进行新一轮修订,这对于《英语》(新标准)教材来说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重要的机遇。在这次修订中,我们集合了这十年来教师使用教材的反馈,对之进行分析,并依据这些意见,对教材在语言难度和趣味性方面进行调整。同时,我们将为编辑们提供一个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平台,使我们的出版物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式发展模式,以市场、以科研为导向,打造基础教育出版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