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面对面
实施“三生教育” 促进人类幸福
10月21日,云南省“三生教育”大会在昆明市举行。会议总结了“三生教育”实施近4年来取得的经验,探究了“三生教育”的新思路、新办法,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三生教育”的各项工作,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把“三生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云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田欣,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春林,省政府副省长曹建方,《求是》杂志社原总编辑、原云南省委副书记王天玺,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罗崇敏等领导以及云南、四川、青海、海南等省的省级教育部门、行业协会及有关单位、企业、学生、家长代表,云南省各州(市)教育局、在昆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三生教育”即“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生命教育”是指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三生教育”自2008年初在云南实施以来,目前已经在全国24个省市的有关地区和学校展开,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受到了国内外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大会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云南省开展和实施“三生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刘利民表示,云南省实施“三生教育”,是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实践能力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云南省的实践为我们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许多启示。刘利民建议云南省要加强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
云南省副省长曹建方在讲话中指出,“三生教育”自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得到了有关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国民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我们进一步推进文化繁荣和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不断加强素质教育,为“桥头堡”建设注入强大动力;二是深入开展“三生教育”,推动素质教育再上新的台阶;三是广泛争取各方支持,促进云南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在主旨发言中对实施“三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罗崇敏指出,多年的实践探索使人们认识到“三生教育”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教育思想,促进了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构建了现代教育价值,促进了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从根本上讲,教育是引领性和创新性事业,它引领人类、引领国家、引领民族、引领团队、引领每个人的发展。“三生教育”调整和完善了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建设人类的共同精神家园;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具有人本性、公平性、民主性、法制性、开放性、个性化、创新性的要求,这些要求也是“三生教育”的基本内容,开展“三生教育”,将“三生教育”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对加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三生教育”为人类基本价值和国家核心价值建设奠定基础,使人认知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的智慧,培养生活的信仰,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使人成其为“人”,使人成为有价值的人,使人成为幸福的人;“三生教育”的实施必将促进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转变,推进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评价体制的变革。
罗崇敏强调道,实施“三生教育”要做到“七个坚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坚持教真育爱的价值取向,教真理、学真知、爱自己、爱他人、爱国家;坚持使人幸福的目标追求,使人热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坚持认知、体验、感悟教育相结合,将课程教育和体验感悟教育融为一体,全面加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三生教育”课程建设;坚持“三生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兼结合、动态发展、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的“三生教育”师资队伍;坚持“三生教育”体制机制建设,加强领导体制和经费投入机制、人员培训机制、工作运行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国际交流机制、目标管理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建设;坚持按国际化思维、社会化行动、现代化目标的要求实施“三生教育”,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三生教育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走向国际。
高校代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冯建军教授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三生教育”的价值追求》的发言。冯建军认为,三生教育中既有生命知识的教育,生存技能的教育,更有生活意义的教育,它们共同构成了教育的系统和阶梯。以“生”为原点,知识、技能和价值观是一个同心圆。其中最基础的是“生”的知识,包括生命的知识,生存的知识和生活的常识,生存、生活离不开知识,即便是经验和常识。但知识是最外围的。内在的第二圈是技能,包括生存的技能、生活的技能,技能是生存的拐杖,没有生存本领,尽管有生命的需要,也无法实现生存。在这一同心圆中,最内核的是价值观,包括生命的价值观、生活的价值观。一个人为什么活着,一个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这是生命的定向,也是生命发展的动力。生命生生不息,就在于价值观的召唤和追求。因此,三生教育以价值观为内核,是“生”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冯建军说,只有把三生教育定位于“完整人的教育”,才能够把三生教育作为“育人为本”的价值追求,确立“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学生发展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云南大学党委书记刘绍怀认为,推进“三生教育”要遵循分类指导、讲求实效的原则。首先,分类指导是指要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三生教育”,不能同一化。比如,中小学生应该重视养成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而大学生应重视理性教育。其次,任何教育要取得成功,都必须把实效性放在第一位。“三生教育”不应该只追求数量,而应该追求实效,应该踏踏实实地推进。
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欧阳康教授就生命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欧阳康认为,生命教育应当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生命最大的特点是它的个体性,教育生命在本质上应当是生命的自我教育,只有个体的自我教育才能奏效。生命又是在生活中实现的,因此所有的教育都只有在生活的活动中、体验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据了解,为切实加强“三生教育”工作的实施力度,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命教育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的意见》。《意见》指出,云南省要根据学段特点和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细化实施“三生教育”的具体目标,逐步完善把“三生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办法,把实施“三生教育”的情况纳入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制考核,以及教育专项督导和学校督导评估。同时,要定期评选“三生教育”示范学校和优秀学校,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
《意见》同时要求云南省将“三生教育”研究纳入科研或教研规划,设立相应课题或项目;依托学校和其他机构,建立一批不同层次的研究基地;调动和支持广大一线教师开展“三生教育”行动研究,培育“三生教育”方面的省级重点学科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积极支持高校研究生和本、专科教育阶段在相关学科专业领域开设“三生教育”专业方向的探索。教育厅要对全体教师开展通识培训,对专任教师开展课程教材培训。在幼儿园和小学二至五年级及初中一、二年级以及高中、中职、大学的起始年级,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三生教育”必修课。加强教学指导,每年遴选一批“三生教育”优质课,分层次把“三生教育”课程纳入精品课程或重点课程进行建设,并推进“三生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有机融合。此外,要坚持对“三生教育”教材进行定期修订,不断提高教材质量,开发针对性强的“三生教育”教学资源。
《意见》强调,要强化“三生教育”的体验和实践环节,组织开展从幼儿园到大学、覆盖全体学生的百项体验行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三生教育”实践活动。把“三生教育”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实训实习等结合起来,构建集体实践和个体实践、集中实践和分散实践、平时实践和假期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育人格局。同时要加强“三生教育”的育人合力建设,主动对家庭教育给予必要的支持,以多赢和共赢的思路,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合作,引入社会力量参与“三生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合力。行政力量、学校力量、社会力量并举,推进“三生教育”在云南省的深入实施,促进“三生教育”在全国的广泛开展。此外,还要充分发挥“三生教育”促进会、基金会等在推进实施“三生教育”中的作用。
据了解,本次会议还表彰了849名“三生教育”先进工作者,发表了“三生教育”大会宣言,举行了“三生教育”第四版教材、公民读本等首发仪式。21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