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经典
中外合作方须加强融合互补
在开办国际课程项目方面,公立和私立中学各自彰显着独特的优势,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被问及公立学校开设国际课程的最主要优势时,“办学规范,社会认可度高”;“拥有公立学校的办学资源和经验”;“教师来源规范,普遍素质较高”这三项位列前三位。在被问及私立学校开设国际课程的最主要优势时,“办学体制多元化“;”办学理念具有特色”;“管理灵活创新”位列前三位。
对于私立中学而言,由其办学体制和管理模式相应产生的“多元、灵活、创新”的特点也充分体现在其开设的国际课程项目上,正如北京康福外国语学校校长刘煜炎所说:“民办教育要发展,就要比公办教育更‘公办’。民办教育的优势就在于它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发展方案。我们靠的就是与公办学校进行差异化竞争”。
在被问及优质国际课程应具备哪些重要条件时,公立和私立中学的选择较为一致。85%的公立中学和78%的私立中学选择了“课程具有个性化和国际化特色”;63%的公立学校和61%的私立学校认为“社会知名度高,具有良好口碑”也是国际课程项目高质量的一项重要条件;70%和56%的公立和私立中学认为“中外教师教学理念应互补,并具有较强的融合性”;63%的公立中学和72%的私立中学对“教师具备相关国际课程教学经验”也同样看重。
多种风险不容忽视
高中国际课程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反映出中国家长和学生对这一阶段国际化教育的旺盛需求,同时,这些国际课程项目也为他们提供了众多的选择,帮助学生达到了体验国外教育和出国留学的目标。但在看似繁荣的表象背后,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首先是学校在开办国际课程项目时可能遇到的风险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公立中学表现出了比私立中学更为乐观的态度。19%的公立中学认为开办国际课程“没有风险”,而选择该项的私立中学只有6%。49%的公立中学和47%的私立中学选择了“有风险且已制定规避风险的措施”。32%的公立中学和47%的私立中学选择了“有风险但尚未采取规避风险的措施”。
在受访学校列举的具体风险中,私立学校所遇到的风险更多地体现在办学资质、生源、学生出国后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保障等方面。公立中学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外教来源以及质量保证、学生出国后遇到的客观不确定因素等方面。北京35中副校长王红军告诉记者,学校在就国际课程项目进行申报审批时,专门提交了一份风险报单,涉及招生、管理、中外教师的彼此适应等多个方面。“这些风险是我们必须提前考虑的。我们在选择合作院校的时候会尽量将风险控制到最小,但是,我们必须有应急预案,要有风险防范意识。”
针对国际课程项目面临的风险问题,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车伟民认为“政策风险”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学校特别是公办学校的国际课程项目要想经过审批,应充分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实施办法》和《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的通知》等。在开办国际课程项目方面,相较于私立中学,公立中学更会受到政府的限制,尤其是审批方面的审核。虽然私立学校开设国际课程也要通过审批,但是它的主动性相对大一些。另一方面,风险还来自于学生毕业后的走向以及校方与国外合作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我了解到有不少学校的国际课程班由于国内和国外学校对彼此的不够了解,会引入第三方进行合作,例如一些中介机构。这样就会引发很多运作上的风险。另外有些国际课程班在学生入学时便给予某些承诺,但如果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学生最终未能实现出国,学校也应该提前做好预案。另外,有些学校开设的国际课程班完全以送学生出国留学为导向,但如果学校自身没有办理出国留学的资质,而委托的中介机构又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学生如在国外求学生活过程中出现问题,家长也很可能会回来找到学校要求解决。”
中外合作方融合度有待提升
调查显示,在被问及国际课程项目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时,70%的公立学校和67%的私立中学认为“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缺乏行业标准”。63%的公立学校和44%的私立学校选择了“中外合作方办学理念差异大、融合度欠缺"。另有27%的公立学校选择了“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政府须加大监管力度”。50%的私立中学认为“教师待遇整体不高,教师队伍有待稳定”。
在回答开办国际课程项目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这一问题时,超过半数的公立学校选择了“办学资金来源匮乏”和“本国优秀师资欠缺”。而对于私立学校而言,以上两个问题似乎并不凸显,而“外籍优秀教师欠缺”和“生源匮乏且质量无保证”才是他们觉得最主要的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中外合作方在教育理念上的差异以及国际课程项目缺乏行业标准是很多学校领导以及国际课程国外提供方普遍担忧的问题。上海耀华学校市场部主任高伟俊认为,各地新兴国际学校或国际课程项目,在教学管理、办学质量上难免良莠不齐。不少学校虽然引进了国际课程和外籍老师,但实质上,仍是在推行应试教育,只不过从应对中国高考换成了应对“洋高考”。
“我认为是否推行国际教育,与是否开设西方课程、是否英语授课并无必然联系,关键在于教育的理念和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否和国际接轨。耀华所理解和践行的国际教育并不等同于西方教育,而是融汇了东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国际视野。”高伟俊说道。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PGA项目管理中心主任张强也对记者表示,在中外合作研发课程的过程中,中西课程的融合、中外教师的文化以及教学模式互补是实现国外教学内容本地化的重要因素。
在采访北京35中副校长王红军时,她也指出中外合作机构在学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上需要更进一步的融合。“美方合作机构在学生管理上更开放一些,但是这种开放不适合我国的国情。而我们的学生管理方式又过于死板。所以,两种管理方式需要融合。”
除了中外合作方融合度欠缺的问题之外,一些学校负责人还提出国际课程的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运作的问题。广州一中副校长程可表示国际高中课程项目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对于国际课程的设置、课时安排和学分互认等问题,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都没有明确的指导。“我认为,在加强办学合法性的同时,我们应更多关注如何规范运行国际课程项目。高中国际班的课程设置,应该采取‘国家课程’加‘国际课程’的形式,应当根据国家高中课程标准和学分规定,开齐、开足必修课程。数理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可以采取学分互认方式,引入国际课程。还是那句话‘为了我国教育的振兴,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程可告诉记者。
在北京康福外国语学校校长刘煜炎看来,目前国内的国际课程项目有些“跟风”和“泛滥”了。“办教育的人需要具有高尚的品德、需要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需要遵循先进、科学的教育规律,要把育人放在首位,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具体教学方面,学校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把学生的关注点从考试答案引向思维过程,去寻找思维规律。换言之,教育的本质不是教学生如何掌握知识点,而是教会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掌握先进的教育生产力。”刘煜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