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教育·面对面

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

作者:21st
Aa
  • -   
  •    +
由中国外文局和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全国翻译工作座谈会暨中国翻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于2012年12月6日在北京举行。前国务委员、中国译协名誉会长唐家璇,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外宣办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王晨,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李肇星,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来自相关机构中央国家机关负责人及国内主要新闻媒体、各省市外宣外事工作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的领导和翻译界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

本次大会是我国建国以来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性的翻译工作会议,也是翻译界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更好地推动翻译工作服务中外交流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工作大局的一次重要会议。唐家璇名誉会长在发言中强调要重视和支持翻译工作,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并对新时期进一步做好翻译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从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高度,更加重视和支持翻译工作;二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不断深化对翻译工作和翻译行业的科学认识和研究;三是翻译工作者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与翻译工作”。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中国译协第一常务副会长郭晓勇做了题为“加快推进翻译工作,服务中外交流大局”的主题报告。与会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和发言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还举办了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翻译事业特别贡献奖等多项表彰活动。著名翻译家和中外文化交流学者唐笙、潘汉典、文洁若、任溶溶四人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荣誉称号。此外,《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1949~2009)》和《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也在本次大会上发布。

《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1949~2009)》

本次会议期间,中国翻译协会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对外发布了《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1949~2009)》。这是我国首部反映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历史轨迹和发展现状的行业报告。

《报告》以1979年为界,将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的发展轨迹分为两大历史时期,即1949至1979年的前30年和1980至2009年的后30年。《报告》显示,在1949至1979年的30年间,中国共用44种外文翻译出版了13个大类的中国文化图书,总品种数量为9356种,其中最多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一分类,为3045种。其次为中国政治、法律、文献类的外译出版,共有2709种。这两类内容占据了整个中国文化外译图书总品种的62%,体现了前30年间中国对外译介的文化特征。

1980至2009年的30年间,翻译成各个外语语种出版的图书累计共有9763种。其中,数量最高的是历史地理类,达到2426种,其次是中国政治法律类为2079种,再次为中国艺术类为1347种,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为1018种等品种。从总品种来看,后30年仅比前30年的9356种多407种,总量上并没有增加多少,但从翻译出版的内容、品种和规模上看,都大大超过了前30年。

《报告》还指出,近10年以来,特别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带动以及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华学术外译计划等国家主导的对外重大项目的牵引下,中国的对外翻译出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外译介的内容不断丰富,队伍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以中国外文局、中央编译局、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对外部、中国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一大批国家级对外传播专业机构为主,同时又有上海、广东、深圳、云南、广西等一些地方对外传播报刊,连同翻译服务公司、专兼职翻译从业者的庞大阵容,中国文化对外译介出版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历史新时期。

《报告》还对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的对外译介出版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要从国家语言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高度关注和推进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事业;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中译外事业的国际化;三是要重视和加强中译外人才队伍建设,有效解决中国对外翻译事业所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四是要释放翻译服务业的产业潜能,逐步扩大中国文化外译产业的市场效应和产业规模。

《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

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共同对外发布了《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该报告是建国以来,中国翻译行业首次发布的权威行业报告,对于进一步加深对翻译行业基本规律、专业特点、发展趋势的认知和把握,科学有效地规划和组织相关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报告》显示,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我国语言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统计数据表明,从1980年至2011年,我国语言服务企业总数从16家发展到了37,197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30.3%。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国语言服务业专职从业人员达到119万人,其中翻译人员占53.8%,约为64万人。

《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语言服务业的年产值为1250亿元人民币,2011年为1576亿元人民币,增长比例为26%。根据外部环境所提供的发展机遇和行业自身近十年的发展走势,预计我国语言服务业年产值在十二五期间将会保持年均15%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语言服务企业年产值将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专职从业人员数量将达到200万人,语言服务企业数量将突破6万家。

《报告》指出,尽管我国语言服务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在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不容忽略,但是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语言服务业还很不成熟,面临诸多制约其发展的问题:一是行业地位不明确,缺乏政策扶持;二是准入门槛低,缺乏立法保障;三是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和国际参与度低;四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够,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五是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人才缺口较大。

《报告》最后提出了确立语言服务业的地位,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加强行业自身建设;促进产学结合,鼓励创新等对策建议。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唐笙

新中国同声传译事业开创者,曾任联合国总部同声传译员和口译处中文组组长、国务院参事

“我老了,我不愿意也没什么可多谈的,你们应该多采访一些年轻的翻译。”

潘汉典

著名法律翻译家和比较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翻译是一种责任,它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我们走出去的纽带。过去,我们‘引进来’下了很大功夫,未来我们要大胆地‘走出去’,要花大力气把我们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经验告诉全世界。”

文洁若

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日本文学研究会理事

“写作得有点天才,翻译呢,天赋不一定很多,苦练就行。要做蜜蜂,要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

任溶溶

著名儿童文学翻译家、作家、原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

“前人说‘信雅达’,我觉得‘信’是最重要的,文字要信,风格要信。翻译的时候我也经常会斟酌,尽量用浅显的单词来表达。可惜现在许多翻译者太浮躁,做不到这一点。”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