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说明的是,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绝不是只有在外语学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做到的。认为要到高中或者至少初中高年级才谈得上了解外国文化的观点是不对的。事实上,从初学开始就存在文化差异的问题。小学生学习thank you和please这两个用语时,就可以告诉他们,在英语国家,一家人一起吃饭时,父母亲要三四岁的孩子递盐瓶子,还得加个“请”字,说:“Pass the salt down, please.”等孩子递过来了,父母还要说一声“Thank you.”,这就是英语国家日常生活的文化。(当然,要告诉孩子们,父母说过了“Thank you.”之后,就不必再说“You’re welcome.”或“Not at all.”了。)等到小学生学得深一点,学到“How old are you, Tom?”时,就要告诉他们不要随意向成年人问这个问题。这都是文化。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He who has a mind of beating his dog can easily find a rod.
从这些相对应的中英文谚语或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契合(affinity)。
至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日常用语中也可以显现出来。看一个有趣的例子。从与“狗”有关的汉语和英语中,可以看出文化的差异。在英语中,固然也有把dog一词用于贬义的表达,如: a dog’s breakfast/dinner(事情一团糟),live a dog’s life(日子很悲惨),die a dog’s death(死得很悲惨),dog in the manger(狗上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等,但一般来说,英语国家的人们都是把狗当成“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而有这样的表达:He’s the top dog in our class.(他是我们班里的头儿。)like a dog with two tails(兴高采烈)等。但是在汉语中,“狗”字几乎永远是用来表示贬义的。例如:好狗不挡道儿、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咬吕洞宾、狼心狗肺,等等。
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前面说过的一句话:必须要求得当、方法正确。在双语幼儿园里,从一开始就要坚持寓教于乐、实践第一、听说领先、以交际为主的原则,逐步推进全面浸入(total immersion)和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等教学方法。首先,让孩子听懂“Come in.”“Come here, please.”“Sit down.”“Take this.”“Follow me.”“Follow me and sing.”等指令并执行。由于这些话语是在明确的语境中说的,再加上手势语言的帮助,孩子们完全可以理解。这样就已经开始培养孩子的语感了。当他们听懂这些指令并执行时,已经是在用英语思维了。这就是语言掌握的开始。当英语老师带着儿童去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孩子们就逐渐学会了说“Come on! Catch me!”,这就是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的开始。
关于儿童从几岁开始学习外语为宜的问题,就要提到所谓“关键期”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理论。德国语言学家伦尼伯格(E. H. Lenneberg)认为,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对语言习得最敏锐的能力。这一阶段持续到十二三岁,也就是生理上的青春期开始之前。在那以后,这种敏锐的语言习得能力就逐渐减弱。这是由于青少年开始在生理上发展生殖能力,其大脑语言功能就逐渐减弱。至于这个“关键期”从几岁开始,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一般认为在2—4 岁之间。
有人认为:“小学一年级就学英语,肯定要和汉语拼音相混淆。”的确,倘若在英语课上一开始就学字母或国际音标,是会和汉语拼音相混淆的。但是,只要处理得当,先学汉语拼音,巩固好了再学英语字母,就不仅不会混淆,而且根据顺迁移的道理,还可以相辅相成。至于英语国际音标,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是不学音标的。利用字母来教发音,并辅以一定的读音规则(rules of pronunciation),如字母ee、ea 均可读字母e的音,就完全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