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人物茶坊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立足点 构建校内学术共同体

作者:王昕
Aa
  • -   
  •    +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专访

记者:您作为上海纽约大学的校长,要管理这种多元化的全新模式的高校,您觉得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俞立中:我一直强调,我们不是在简单地办一所大学,而是在探索一种新的国际化教育模式。中美合作创办高水平大学涉及到不同文化,不同的教育体制的融合,需要积极面对各种问题。例如,如何创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如何改革学生评价标准和选拔方式?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包含了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学生服务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可以说,没有一个现成的模板可以让我们去照搬,需要去闯一条路。上海纽约大学给了我们很多的机遇,去尝试新的模式,这对我来讲真的是个很大的挑战。我觉得这是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工作,确实有很大压力。这条路怎么去走,能不能冲破一些文化或体制上的障碍,都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智慧。

记者:从上海纽约大学创办至今,您觉得最困难的,或者您觉得最头疼的问题有哪些?您又是怎么解决的?

俞立中:实际上,对于上海纽约大学这样的合作办学模式,会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从起草合作协议到制定大学章程,从学校制度建设到具体管理运作都会涉及因教育体制、文化理解、思维方式的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和困惑,需要耐心和直率的沟通,需要换位思考。因此,有效沟通和相互理解是最重要的。

上海纽约大学的创办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是它的性质又不是一所公立大学。由于办学资金来源的不同,中国的大学有公立大学和民办大学之分。我认为在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之外,需要加上中外合作大学这一类别,不能简单地用公办或民办大学的管理模式来套中外合作举办的大学。因为,这类学校和现有的大学体制有差异,应该是在更高层面上的一类补充,具有探索意义。创建一所国际水准的高水平大学,一定需要社会或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初创期,在没有一定的社会声誉和学术积淀的情况下,学校很难获得企业和慈善家的支持,也不可能靠学费来维持学校的运行,并保证高质量的教育。现在有些地方把中外合作大学列入到民办大学的范畴里,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利于创建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大学,就失去了其探索的意义。

记者:除了文化和体制上的问题,上海纽约大学在实际运作中还有哪些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

俞立中: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法人必须是中国国籍的公民,而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上海纽约大学必须达到纽约大学的学术水准和质量要求,方能授予纽约大学的学位。怎么来保证呢?这就涉及管理模式和责任问题,需要中美双方的共识。校长是法人,是由华东师范大学推荐的;常务副校长负责学校日常运作,是由纽约大学推荐的,当然都要通过学校理事会的认同批准。我认为,在一所大学里如果中美双方的领导在一些问题上不能有共识的话,很难办事。我经常对常务副校长讲,我们俩一个是中方校长,一个是美方校长,两个身体,但必须是一个脑袋,需要经常沟通,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我们需要强调的不是谁领导谁,而是相互尊重和理解。在涉及办学水平和学术质量的问题上,我充分尊重美方校长的意见,也会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果双方有不同意见,尽可能去说服对方或被对方说服。在工作中,相互尊重是前提,有效沟通是基础,取得共识是保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但我们都在努力。

有关上海纽约大学的体制,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里讲的很清楚,这是一所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的,由中美两所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大学,它的身份是中国的大学。那么纽约大学为什么要给予这所学校全力支持?当然不会是简单地来支援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为了更好地引进纽约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我们强调上海纽约大学是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大学,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方面是在中国注册的,中国政府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的大学;一方面是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优质资源就是上海纽约大学的办学资源,不仅可以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也可共享学术声誉和资源,以确保这所大学的质量和水准。

记者:您曾提到管理上海纽约大学要努力实现“不同而合”?作为校长要实现“合”,需要处理好哪些问题?

俞立中: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共同体,我们必须树立这个概念。纽约大学校长说过,要让美国的孩子们知道,今天这个世界不是美国人为主导的,需要认同世界的多元文化,要学会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理解和合作。我觉得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们真是需要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更多地去发现人性的共同点,当然也能意识到不同文化带来的差异,但关键是要懂得相互欣赏、相互理解、愿意合作。不要因为文化的差异造成人和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障碍,而应该在不同文化中找到共同之处。这样,人类社会才会和谐,世界才会和平。大学教育要促进文化间的理解、欣赏和包容,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交流和合作。

上海纽约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创新人才。我们的教育有四个特点:一是全球视野,二是多元文化,三是学科交叉,四是中国元素。这些特色不仅体现在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而且融入在培养模式和学生服务等方方面面,如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和学生群体,强调多元文化的学生社团活动和社会服务,中外学生混合居住的寝室安排,多达三个学期的在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校园或教学点选课学习等,努力构建融课堂教学、文化体验、社会观察、研究实践为一体的学生发展平台。这些都是我们积极探索的“不同而合”。

记者:您提到国际化本身也是为了丰富自己,那么在您和纽约大学的合作当中,中国高校和国外高校在国际化方面存在哪些比较大的差距?

俞立中:我们要把视野打开,国际化不是简单地用一个数量标准去衡量,如国际学生数量、外籍教师人数、出国交流学生人数,来访的国外教授人数等,这些都是显性的东西。我觉得国际化更是办学视野和办学理念,要把学校的发展放在国际高等教育大平台上去谋划和考量。我们应当了解当今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思考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去适应这种需求,引领社会的发展。

我认为,中国大学需要关注两个基本理念,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学术共同体”。学校在制度设计或者调整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学生,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然而我们所习惯的思考角度往往是如何便于管理和操作。中国大学的改革可能会面对很多问题,核心还是要回归教育本质,最基本的落脚点还是学生的发展。教育的本质是激发每个人的发展潜力,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合作共事,才能有幸福的人生。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发展应该通过“学术共同体”来实现。人才引进、职务晋升、考核评价、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验室发展等学校内涵建设的问题都应该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只有这样,学校的每个成员才能真正明确自己的学术责任,学校的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互补才能真正实现,而不是用行政管理来替代学术管理,让教师们处在一个被行政管理的地位上。所以,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构建“学术共同体”,让教授们通过“学术共同体”发挥更多的作用,体现更多的学术民主。

记者:2014年被称为高考改革年。您如何理解“招考分离”这一政策?您认为怎样的高考选拔机制是高效、自主而且公平的?

俞立中:学生报考大学,学校录取学生,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对大学来讲,就是要选拔适合自己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优秀学生;对学生而言,是选择其感兴趣的,符合自己个人特点和能力水平的专业和学校。所以整个招生的过程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上海纽约大学国内学生的招生录取有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学生填写并提交申请表,寄送中学学业成绩等申请材料;学校通过审阅申请表和中学学业材料,选拔一部分优秀学生进入校园日活动。第二个环节就是在校园日活动中对学生的素养、能力和个性进行综合考查,包括英语的应用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如模拟课堂、团队活动、交谈、演讲、写作等,了解学生的人生志向和态度、学术抱负和动力、个性特征和价值取向、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等,选择那些特别适合学校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优秀学生。第三个环节就是高考,一部分学生只要高考达到一本线,学校就给予录取;另外一部分学生则在综合高考成绩、高中学业、能力素养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录取。实际上,学生也在这些过程中了解学校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看看是否他们心仪的那类,是否适合他们。所以既是我们在选学生,也是学生在选我们。这就是我说的双向选择。

至于考核的方法可以不一样,每个学校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学生的高中学业成绩、高考成绩、参与社会活动等都可以作为评价指标之一,至于哪个权重更重一点,用什么方法去组合,每一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专业特点来考虑。我认为,任何一种选拔方式都只是在一些条件下的公平,很多人认为根据高考成绩的高低划线是公平的,其实这个公平是加引号的,那是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真正的公平吗?但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公正,特别在评价设计和评价程序上的公正。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