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教研
“《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专栏作家文集”新书首发式在北京举办
5月18日上午,由外研社科学出版工作室出版的新书“《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专栏作家文集”首发式在北京科技周主场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举行。“《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专栏作家文集”精选了全球顶尖的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中的优秀专栏文章。该系列图书已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并入选2013年北京市科委科普作品创作项目,获得北京市科委科普专项资助。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大光,北京市科委科技宣传与软科学处副处长李正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章思英,《环球科学》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刘芳出席新书首发式并为新书揭幕,首发式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刘莎主持。
北京市科委科技宣传与软科学处副处长李正文在致辞中表示,“《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专栏作家文集”中的文章视角独特,蕴含着思辨的光芒,不仅可以满足普通读者的科普阅读需求、帮助公众用理性的思维看待身边世界,也是中国科学家、科普作家撰写大众科普文章时极具价值的参考资料。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副总编辑章思英表示,外研社科学出版工作室将继续聚焦科学普及、科学教育和学术科研三大出版领域,为读者提供具有国际化特色、权威可靠、寓教于乐的科学阅读产品,满足读者日愈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揭幕仪式后,主持人刘莎对李大光教授进行了访谈。李教授就优秀科普作品的特征及“《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专栏作家文集”的出版特色展开了精彩论述。他表示,中国的科学传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只有科学理念、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中国的创新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在这个领域,《科学美国人》的专栏作家、科学记者的科学文章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比如,对于科学文章的题目怎么起,“《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专栏作家文集”就给出了很好的范例。“大象如何站在铅笔上”,这个名字就非常吸引人,这是我们的科普文章应该学习的地方。只有关注最前沿的科学研究,用吸引人、轻松有趣的题目和文章讲述出来,才能起到科学传播的作用。
“《科学美国人》精选系列专栏作家文集”精选自全球顶尖的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这些专栏文章涉及面广,有高新技术、医疗卫生、思维认知、热点事件点评……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的专栏历经数年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也吸引了一批读者的关注。这些文章有益于启发思想、提供灵感,引导读者科学地看待问题。将其集结出版,不仅能满足普通读者的科普阅读需求,也将引导中国科普作家的写作及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