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专题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发布

作者:21st
Aa
  • -   
  •    +
5月13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研讨暨《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总结了2013年中国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中国深化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望了2014年中国教育发展形势,并正式发布了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

高考改革和异地高考是2013年最热门的教育话题之一。在过去的一年中,教育多元化格局初现,新一轮改革蓄势待发,中国教育转入了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的新阶段。该蓝皮书回顾了2013年中国教育发展进程,剖析了教育公平变动与趋势,回顾与评价了教育财政投入,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教育蓝皮书以新的视角对高考改革、中外合作办学、国际教育、民办教育培训、在线教育、儿童权益保护、民间阅读公益组织发展等诸多备受关注的教育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对当前中国教育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调查。

教育培训机构数量有所下降 从业人员规模呈上升态势

2014年《教育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民办教育培训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需求旺、发展快、前景好”等优势,但该行业目前仍存在供给转弱、格局混乱、定位不清等问题。

根据《教育蓝皮书》的调研,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第一,教育培训机构数量下降。2008至2012年,我国教育培训机构总数从18.16万家减少至14.40万家。五年间教育培训机构数量有增有减,整体仍呈平稳发展态势。第二,从业人员数量总体上升。例如,2008年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教职工总人数为49.58万人,2011年增至52.18万人,2012年回落至50.66万人。第三,培训机构类型向多元化发展。第四,培训方式呈现多样化,在线培训服务发展迅速,已占整个培训市场份额的17.12%。第五,教育培训市场的政策环境逐步规范和完善。

针对民办教育培训领域目前存在的培训服务质量整体不高,市场格局尚未理顺,市场定位尚不明晰等问题,《教育蓝皮书》建言,政府对于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规范”须是前提,“扶持”应成为未来政策制定的目标。可采取建立地方性教育培训网络平台,向广大市民公开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办学历程、办学成绩等具体措施,使公众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各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可以培训的方式,扶持一批品牌培训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培训行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创新培训内容、方式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推动教育培训行业的转型和发展。

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71.9% 学历越高起薪越高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创纪录的699万人,但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难以同步提高,因此2013年也被称为大学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于2013年进行了第六次全国规模的大学生就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应届毕业生离校时的初次就业率仍达到了71.9%。

该调研显示,从学历层次上来看,初次就业率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9.7%,本科生为67.4%,硕士生与博士生均为86.2%。从学校类型来看,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最低,为44.3%。从性别来看,男性初次就业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初次就业率(77.3%)高出女性(65.9%)11.4个百分点,性别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和“自主创业”两项上,男性分别高出9.8和1.3个百分点。

2013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平均为3378元。其特点体现在: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高,其中专科生为2285元,本科生为3278元,硕士生为5461元,博士生为8800元,各层次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均很高。第二,男性收入高于女性,原因主要是所从事的职业和学历等因素的不同,在某些情况下,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性别歧视。第三,较高的学校层次并不能够直接带来高收入,调研显示“211”重点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为3157元,一般本科院校为3793元,高职院校为3291元,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610元。第四,在不同就业地区,毕业生起薪呈现“中部低、两头高”的特点,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1.88倍;其中,京津沪为5419元,东部地区为3148元,中部地区为2882元,西部地区为3167元。此外,在不同就业地点、工作单位性质、行业之间均存在毕业生起薪的差异。

教育多元化格局初现 高考改革蓄势待发

2014年《教育蓝皮书》指出,2013年国家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保障教育公平,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实现占GDP4%的目标,教育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政府转型的教育改革开始起步,教育多元化和学习型社会的格局初现。与此同时,应试教育、学业负担过重等痼疾仍未解除,教育腐败事件频发。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激活公众对于教育改革的期望,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蓄势待发,有望成为一场实质性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点。

据统计,2012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23亿元,占GDP比例的4.28%,如期完成了《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4%”的目标,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点工作。2013年5月,全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认定启动,293个县(市、区)通过了国家教育督导部门的评估认定。江苏是接受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最多的省份。在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中,79个县(市、区)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了"零择校"。但整体而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达到国家标准的县域比例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塌陷”的现象较为明显。农村教育仍是短板,基层教育经费不足、一线教师短缺等问题依然突出。

高考改革和异地高考是2013年最热门的教育话题之一。以北京为代表的地方高考改革方案拿英语科目“开刀”,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英语科目一年多考”等高考改革措施,以期解决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教育蓝皮书》指出,我国将以高考改革为抓手,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高考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具有高利害性和高风险性。高等学校关注如何落实招生自主权和科学选拔人才,家长则关注如何保障考试公平和教育公平。此外,这一制度还必须能引导和促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保障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蓝皮书》提出,“推进高考改革不仅需要进行全社会动员,形成改革共识和合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保障公平的招生录取制度建设,建立公众的信心,从而推进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这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高中均是重大考验”。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