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报
登录注册网站首页
 

外语出版

《翻译研修实用指南》详解翻译标准与实践

作者: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 李长栓
Aa
  • -   
  •    +
翻译界有一个现象:研究翻译理论的学者,往往实践经验不够;进行翻译实践的译者,又往往无暇归纳、总结理论知识。因此,翻译界理论脱离实践、实践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比较严重。在我看来,翻译应达到三个标准:准确、通顺、合用。这三个标准之间的关系为:准确是前提;在准确的基础上,再力求通顺。普通的文件翻译工作,达到这两个标准即可。在特殊情况下,译者需要对文件进行编译或改写,使译文符合特定用途,即合用。

译员只有透彻理解原文才能准确翻译。为了透彻理解原文,译者除了要在平时积累专业知识外,还必须了解文件起草的背景及关注的问题;反复阅读原文,理顺原文的逻辑关系;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不放过任何疑点。如果能做到这些,译者甚至可能会发现原文的某些表述并不严谨,甚至出现错误。

由于翻译的情景千变万化,文件类型和权威程度各不相同,有时译文需要亦步亦趋,有时可以高度灵活,有时译者甚至需要对原文进行编辑加工。因此从语言形式来看,译文和原文可以相同、相似或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译者不能改变原文的精神。

根据笔者多年的翻译实践,译者一旦把握了以上标准和翻译要求,就可以解决翻译中的所有问题。因而,我也以此为基础来审查蔡力坚先生的新书。

该书第一章关于准确性的理论回顾和论述,实际上确立了将准确性作为翻译的优先标准的立场;该章第二节中的“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大致相当于我所说的“合用”,即根据翻译目的确定具体的翻译方法。该书第二章关于创造性的理论回顾和论述,实际上阐述的是通顺问题,即译者应该跳出原文文字的束缚,创造性地运用目的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因此,作者关于翻译标准的认识与笔者不谋而合。

就如何落实准确性这一问题,第一章第三节“再谈准确性的实用问题”提供了三种理解方法:查词典释义(表层理解)、深层探究(看引申意思)和广度探究(从宏观背景判断意思)。作者说:“广度思维和整体观念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过分。”这一点我非常赞同。第三章“语境”虽然没有提到准确性,但作者对语境的重视正是为了达到准确理解、准确表达的目的。

关于如何落实“通顺”,作者主要在第四章“连贯性”和第五章“中文思维”中进行了阐述。这两章实质上描述的是汉语写作问题。我一贯认为,翻译是一种写作形式。译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如能改用汉语的思维习惯来表达,就可以做到通顺。第五章作者针对英译汉中常见的问题,提醒译者要按照汉语写作的要求,注意使用中文句法、中文搭配,把各种英语长句通过一定手段处理为短小精悍的汉语句子。该章还专门提及标点符号问题,这也是专业译者必须关注的问题之一。

可见,我提出的翻译标准大部分在本书中得到了反映。本书的另一个可取之处是提供了大量例句。举例的好处在于读者可以通过例句理解作者的抽象论述。因此,如果发现作者的某些观点不同于自己的见解,译者无需急于反驳,而应查看例句是否可以具体地说明问题。同时,译者在阅读这本书时,即忽略作者的分析,仅仅通过对照原文和译文,也能理解权威机构对翻译的要求。

综上所述,蔡力坚先生在繁忙的翻译工作之余,不忘归纳总结翻译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为各位翻译同行树立了榜样。我相信,这本书对广大翻译学习者和翻译实践者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i21st.cn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选择报纸
选择报纸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