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善:与英国文学道不尽的情缘
本文作者: 21st
刘炳善(1927~2010),河南郑州人,1951年肄业于国立重庆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资深翻译家,曾任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顾问、国际莎士比亚协会会员。著有《英国文学简史》、《英国文学常识入门》,译著 《伊利亚随笔选》、《英国散文选》、《圣女贞德》、《书和画像》、《伦敦的叫卖声》,主编《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
中国第一部英文版《英国文学简史》
提起刘炳善,大部分英语学子最耳熟能详的恐怕就是那本由他编写的大学英语经典教材——《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与英国文学的缘分要追溯到1946年在重庆上大学时,那时他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坐在江边的石栏上细读英文的《金库诗选》、《彭斯歌谣》和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这样渐渐走进了英国文学的世界。当时他所学的英国文学史教材是美国学者奈尔逊和桑代克编的,他还非常爱读日籍爱尔兰作家小泉八云有关英国文学的论著和美国学者梅西所著的《世界文学史话》,学习兴趣渐渐从单纯的英语学习转向英国文学方向。此外,阅读范存忠教授的《英语学习讲座》中讲述的许多英、法、俄等国文学家的写作经验故事也激发了刘炳善对英语写作的浓厚兴趣。
1978年,大学恢复英美文学课,当时在河南大学担任外语系教授的刘炳善开始对河南大学外语系的英美文学课程进行改革,在两大本英国文学学习笔记的基础上,编出了中国第一部英文版《英国文学简史》。《英国文学简史》于1981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后作为大学教材,每年重印。1993年,刘炳善对《英国文学简史》进行了全面修改、增补,在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修订版,并经国家教委批准用作大学本科教材,继续连年重印,为全国院校所采用。《英国文学简史》内容简明扼要,语言通俗易懂,形式图文并茂,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和好评。刘炳善也因此书声名鹊起。美国著名学者鲁宾斯坦博士称之为“一部值得赞扬的作品,定能引导中国学生学习英国文学”。
与莎士比亚的不解情缘
刘炳善对莎士比亚的喜爱源于高中时期阅读曹禺译的《柔蜜欧与幽丽叶》。译文里漂亮优美、琅琅上口的台词,凄美的爱情悲剧,活灵活现的人物,令他大为迷醉。上大学后,刘炳善读的第一本英文原著就是莎剧原文《罗密欧与朱丽叶》,感觉仿佛“一见如故”。有一次他在校园的书摊上看见一部牛津版莎士比亚全集,便毫不犹豫用借来的5块钱生活费买下了它。他决定通读全文,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决心:“Read four pages every day!”(每天读四页!)虽然书中的戏剧并不难懂,但是因为原文的语言太难,囿于当时没有专门的莎士比亚词典,刘炳善的阅读计划只好停下来。
解放之后的几年,刘炳善的工作与英文无关,自以为再没有机会读莎士比亚原著了,便把那部牛津莎士比亚全集送给一位老师。后来刘炳善回到大学,做了英国文学教师,重拾莎剧,他开始四处寻找莎士比亚词典,并萌生了为中国学生编写一部实用性莎士比亚词典的想法。而真正引起他编写大词典冲动的是1986年的中国莎剧艺术节,它重新点燃了刘炳善久藏心中的对莎剧的热爱。莎士比亚年代所使用的近代英语与当代英语有很大差别。编写一部繁简适当的莎士比亚词典,以解决中国学生阅读莎剧的语言困难,便成为他的奋斗目标。词典的编写从1989年开始,1998年成稿,完成了对莎剧早期喜剧和悲剧、六大喜剧、四大悲剧和八部历史剧共23部莎剧的注释。《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辞典》在2002年出版,一经出版便轰动世界,不久荣获国家图书奖。这是中国学者所编的第一部大型莎士比亚原文词典,也是近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第一部新的莎士比亚原文词典。《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出版后,刘炳善又着手编写剩下的希腊罗马题材剧、晚期喜剧和《十四行诗》等戏剧诗歌,准备完成后命名为“续编”。由于已经是70多岁的高龄,词典编撰的工作进度不得不慢下来。刘炳善生命的最后几年几乎都是在病房度过的,但他始终坚持词典“续编”的编撰工作,将书房搬到了病房。他曾说:“《圣经》中说,在信、望、爱三者之中,爱是最重要的。我深知从事这样一项学术工程,必须对于莎学事业具有一种宗教徒似的虔诚精神。”
未完成的《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续编》,终于成为先生的学术绝唱。据刘炳善先生考订,“莎士比亚”这一标准的中文译名,由梁启超手定。而梁启超生命的最后时刻,在病床上坚持编著未能完稿的《辛稼轩年谱》,并有壮言曰:“战士死于沙场,学者死于讲座。”刘炳善先生对学术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与当年的学界泰斗梁启超何其相似。
文人学者 赤子之心
刘炳善先生是一个文人气质很重的学者。文人气质是指他有着诗人的激情、良好的文学感觉和明晰流畅的文字表达能力。先生认为:文学翻译是一项庄严、神圣的事业,是一种难度很大的艺术性劳动。而散文翻译,没有小说戏剧自有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对译文的文字表达能力要求更高。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造过程,要有感情灌注,译者要把自己全部心血、精力、修养、才思都倾注到作品的翻译中,才有可能成就一件艺术杰作。因此,一位文学翻译工作者,应尽量丰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学修养,最好也搞点创作。刘炳善先生身体力行,不断有散文和诗作问世。《大词典》出版后,先生欣然有诗云:"老来何事习雕龙?只缘痴情耽莎翁。敢以苦学追少壮,窃把勤耕比劳农;一字未稳几片纸,三思始得半日功。心血倘能平险阻,好与来者攀高峰。”写出了词典编写的艰辛和成功后的喜悦。先生又是一位学者,有着学者特有的立场、价值观和殉道精神。先生把五四以来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作家视为自己的楷模,把文学翻译和传道解惑的职业,作为生命中最重要、最美好的事业,安贫而乐道,九死而不悔。先生在去世前一年写作的《永远做学生——我的求学之路》一文中对英文scholar一词进行分析,以为它既可以解为“学者”(learned person),又可以解为“小学生”或“学生”(pupil)。先生以为在“学者”、“学生”两者之间,他宁可选择“学生”的称号,学生以读书为乐,永远不失赤子之心;学生要写作业:“我的著译都是向祖国、人民递交的作业和答卷,敬请人民批改。”在这样信念的支撑下,先生与夫人用二十年的艰辛劳动,投入《英汉双解莎士比亚大词典》的编写。
【本篇根据《译事随笔》(刘炳善)、《一个人的二十年——我怎样编撰一部莎士比亚大词典》(刘炳善)、《刘炳善:苦学追少壮 痴情耽莎翁(关爱和)编辑整理】
| |
| | |
Loadin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