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休息吧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执学习力之“道” 撬动整个教育行业

本文作者: 李倩
科技改变生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技和教育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大主题。11月19日,国际学习力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数字化大师尼葛洛庞帝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爱乐奇英语创始人潘鹏凯等专家学者围绕国际学习力教育展开精彩对话,共同展望全球下一个二十年教育目标。

钟秉林:避免功利性倾向 真正提高学习力

“使学生能够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时代任务。”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说。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以微课程、翻转课堂、慕课等为代表的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正应运而生。钟秉林教授认为,这种变革使学校、教师的角色正从知识的 传授者向学生的 学习伙伴转变。在这种教师和学生构建的师生学习共同体中,学习力是关键的因素。

学习力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钟秉林教授认为,如何真正提高学习力是学校、教师和培训机构共同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磨砺学生的学习毅力,养成坚忍不拔的学习意志;在学习能力方面有长足的长进,将来能够从容地应对来自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种种的挑战。在钟秉林教授看来,提高学习力应做到避免功利性倾向,不能仅从应试角度进行短期教学培训,要同时尝试把线上教学和线下培训相结合。

尼葛洛庞帝:教育的使命是重新设计学习

“教育是我们给予别人知识,而学习是自己赋予自己的能力。”尼葛洛庞帝认为,过去诸多年中,教育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和差别被混淆了,而这正是现在教育中许多问题的源头所在。

据尼葛洛庞帝教授介绍,OECD每年会在不同国家对15岁学生进行PISA学习能力测试,旨在测试学生是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芬兰通常都是第一。 奇怪的是,芬兰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的,在升入初中以前,学生 没有作业和考试。原因在于芬兰教育是一种纯学习式的体验。学生上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合作和共同学习。

无独有偶,美国学习力研究院曾在纽约一个贫民窟开展电脑编程和读写实验,让学生在读写能力成熟之前学习编程。结果是,当学生们学习如何进行编程时,他们的读写能力同时得到了提升。其实编程与读写能力并无直接关联,但学生们在编程时,最基础的工作是找错误、修补丁。他们进行修正代码工作的过程,就是朋友间相互游戏、练习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编程能力越来越强大,单词读写能力也在逐步改变。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习了如何在错误中进行自我修正。这一环节在传统课堂往往被教师“惩罚”孩子所取代。

尼葛洛庞帝认为,了解事物本初是学习的根本动力,是一个创建的过程。而创建和讲解是相反的。因此,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重新设计学习,当学习由讲解变成创建,教育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学习应该是合作创造的过程,必须停止孤立、分裂的学习状态。

朱永新:未来学校将变成一个学习中心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认为看清教育的方向很重要,因为教育的改变从人的改变和梦想的改变开始。他断言,未来学习将成为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学校将变成一个学习中心。

据朱永新介绍,现代学校是随着大工业时代而诞生,是按照设计产品的思路而设计,因而现代学校更多的是培养产品而不是培养人。朱永新表示,事实上,社会 对后学校时代已经趋之若鹜。在后学校时代,学校这种随着班级制、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的教育概念将会被颠覆。学习将成为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传统教室会变成学习空间,学校会变成一个学习中心,标准化教育会变成定制化教育。

最新数据表明,现在约有25万美国中小学生在网络学校进行学习。美国各州网络学校提供的总体课程已高达53.6万门,在家里学习的学生人数已有240万。对此,朱永新表示,在未来,学校将变成建构主义下一个零存整取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解决问题的资源型空间。在这里,学生不再有恐惧感,不再一味竞争,而是无微的合作与分享关系。

俞敏洪:未来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学习什么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认为互联网对助推教育改革有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作用更多在于外在表现。他表示,互联网能够带来 信息的透明、世界知识的大碰撞和学习效率的革命。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某种外在的改变并不能够改变 一个民族的本质。“互联网作为一个先进的信息交流和传播手段,如果学校只是用它来传播落后 陈旧的思想观念和增加考试内容,就有愧于‘互联网’三个字,尤其有愧于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俞敏洪如是说。

“面向未来的教育,最重要的问题不是如何学习,而是学习什么的问题。”俞敏洪说。首先,教育学界应该考虑清楚,从社会和国家的角度、从个人成功的角度和面向国际交流的角度,中国应该培养什么人才。其次,就现实而言,中国教育最缺乏的不是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应该是独立思考能力、自由精神和尊重、平等原则。最后,目前最重要的是打造学生的梦想能力,培养他们内心的热情和坚忍不拔追求梦想的精神。俞敏洪说:“所谓的考上北大、清华这种功利性的目标对于培养孩子的梦想毫无益处。相反,功利对于孩子的伤害很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幼儿园就学会了攀比,去赢得所谓的羡慕和尊重。俞敏洪表示,一个国家的主题词如果是急功近利和斤斤计较,后果是可怕的。所以,中国教育需要改变。

任友群:国家学习力对发展有重要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教授作为一名体制内从事教育管理和研究工作者,主要就测评方面内容做了分享。他通过分析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表现不太好的指标,指出目前中国教育中存在的自主性不强、自我调整空间狭隘等问题。同时,他也指出,测评数据并不能代表学生能力,学生有许多品质是难以测量的。

任友群教授在报告中 提到,学习力不应该仅仅体现在个人学习力、组织学习力和企业学习力,一个国家也应该体现其学习能力的组合,以推进国家的发展。他认为,国家学习力是国家全体国民学习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表现为国民去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综合能力。塑造国家学习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是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来拓展知识总量、提升知识质量、增加知识流量,加速信息和知识的有效流动,是二十一世纪国家学习力的重要保障。

潘鹏凯:学习是一种设计

爱乐奇创始人潘鹏凯通过回忆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攻读博士的经历,来阐述他的学习信仰。他认为,学习是一种设计。学生产生一个愿景,再根据环境等因素将愿景设计出来。

在创始之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几位创始教授都是十分另类、不被其他院系所接受的一群人,但是最终这个实验室成长为全世界最有创造力的地方。究其根本,有两点原因:一是实验室所有教授是合作关系,二是实验室以 Learning by doing文化为指导思想。“我在麻省理工读了七年书,没有一次考试,但是也读得很艰辛。”潘鹏凯回忆道:“我需要自己找题目、自己编程。同时,又需要找人帮我做事情,去表达我的想法。这个过程其实比考试更为艰难。”然而,正是因为有自由创造的目标和环境,实验室才能拥有许多超前的创新、发明和设计。

在互联网时代,幼儿园可以与大学一样与世界接轨,学校能够成为一个共同学习、共同创造的环境。

立足当今、面向未来,培养未来人才任重道远。本次学习力高峰论坛从提升学习力层面切入,讨论未来教育新模式,给教育学界提供创新方向,对于全面把握学习发展脉搏、纵深推进中国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意义非凡。来自上海教育局的王老师告诉记者:“发展学生的学习力是一条教育创新思路,教育部门和学校乐于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并研究学习力,希望在大会上得到新启发。”
·已订阅电子报,请登录
·未订阅电子报,请订阅
·我是VIP教师会员,请登录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