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吸血”词语
本文作者: 高永伟
西方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经常会描绘“三大怪物”,即Dracula(德拉库拉)、Frankenstein(科学怪人)以及werewolf(狼人),其中的Dracula源自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于1897年所著的同名小说。确切地说,德拉库拉通常被认为是吸血鬼之王,而这个词语本身也可引申表示“奇形怪状的人”或“令人恐怖的人”。
英语中表示“吸血鬼”的vampire一词,则首现于18世纪中叶。它最初出现在斯温顿(J. Swinton)写于1745年的Travels of Three English Gentlemen(《三个英国绅士之游记》)中,当时的词形为vampyre。据《韦氏大学英语词典》的词源信息显示,vampire虽然源于法语,但它最终的源词是塞尔维亚语中的vampir。
在中古英语时期,英语中早已出现了一个与“吸血”相关的词语——bloodsucker。这是一个多义词:最初表示的意思是“an animal that feeds on blood, as a leech or a biting fly”(即吸血动物,如水蛭);之后被用来指代“嗜血的人”或“好杀戮的人”;再到后来,它又引申出新的意思,即“A supernatural being that feeds on human blood”(吸血鬼)和“A person who preys upon another's money, possessions, or other resources”(敲诈者;勒索者);最后,它甚至获得了一个术语用法,专指诸如变色树蜥、尖刺髭蜥等蜥蜴。
近二三十年来,美国推出了多种以吸血鬼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它们的出现无异让与vampire相关的词汇着手流行了一把。例如,根据连环漫画改编的Buffy the Vampire Slayer(《吸血鬼猎人巴菲》在1997年至2003年播出时颇受广大观众的喜爱。这部电视连续剧得以流行的一大原因在于剧中异常生动、新颖的语言。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英语教授迈克尔·亚当斯(Michael Adams)甚至还编著了一部收录剧中新词的词典——Slayer Slang(《吸血鬼猎人俚语汇集》)。其中,vampire的缩略词vamp就曾衍生出多个用法。另一个较为常用的相关用语是undead。这个词虽然15世纪就开始使用,但它现在主要用来表示“clinically dead but not yet at rest”(虽死但尚能活动的)的意思。
2008年以来,随着美国恐怖悬疑系列电影Twilight《暮光之城》的热映,多个与这部吸血鬼影片相关的词语开始流行起来,它们包括fanpire(fan + vampire,吸血鬼粉丝)、Twifan(Twilight + fan,影片粉丝)、Twihard(Twilight + diehard,铁杆粉丝)、Twilighter(影片粉丝)、Twimom(Twilight + mom,妈妈级粉丝)、Twitard(twilight + -tard,影片粉丝)等。
由vampire派生或复合而成的词语只有寥寥的几个。19世纪末出现的vampirism既可以被译作“吸血鬼迷信”,也有表示“吸血”和“敲诈”的意思。
两年前,在《牛津英语大词典》网络版的一次季度更新中,由vampire和squid复合而成的vampire squid(吸血鬼乌贼)被收录其中。而在两年后的2018年6月,这部网络版词典又收录了一个由vampire构成的复合词——energy vampire。这个新词首现于1967年,它原本为科幻小说用语,表示“a being which feeds on energy”(消耗能源的生物),但到了后来它可以被用以指人,表示的意思是“耗尽他人热情或精力的人”。网络的《维基词典》(Wiktionary)在今年也收录了一个vampire复合词,即vampire taco(一种墨西哥烤玉米卷)。
| |
| | |
Loadin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