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新闻阅读提升思维品质的策略
本文作者: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胡婧婧 张明子
【摘 要】利用新闻报道类语篇开展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该类语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思维品质的方法,即通过关注语篇结构、深度解读语篇,培养学生归纳演绎、抽象概括、综合分析等逻辑性思维;通过分析新闻标题、探讨热点话题,发展学生评价预测、质疑解惑、求同辨异等批判性思维;通过引入真实情境、结合自身经历,激发学生纵横思维、联想想象、模仿创生等创新性思维。 一、引言 基于以上现状,培养思维品质、增加其他阅读语言输入显得尤为必要。《课标》指出,学生应能阅读适合的英语报刊,阅读量达25万字以上。报刊阅读有五点鲜明特色:内容新颖、语言现代、知识丰富、词语实用、趣味浓厚(端木义万,2010)。《21世纪学生英文报》(以下简称Teens)面向高中生,以时事内容为主导,贴近高中生生活,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教师可利用Teens引导学生讨论热点话题并表达观点,以此增加阅读兴趣、拓宽视野。本文结合新闻类语篇特点,探讨对该类语篇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二、新闻类语篇的特点 1.标题 (1)常用省略:省略的成分包括冠词、连词、助动词等。例如,第780-786期的标题Major events delayed省略了be动词were,完整的句子是Major events were delayed。 (2)用词简短:使读者快速把握文章大意。例如,第768 期的新闻标题Lady of the land中,land指李子柒亲近的大自然,既押Lady的头韵,又营造了神秘感,激发了阅读兴趣。 2.导语 This year, the NPC annual meeting opened on May 22. In front of nearly 3,000 NPC deputies who gathered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Premier Li Keqiang delivered the Government Work Report, which is “both a report card and a roadmap”, according to Xinhua. 该导语涵盖了新闻六要素: 3.正文 三、利用新闻类语篇教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1)关注语篇结构,培养归纳和概括能力报刊阅读需关注语篇整体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六要素了解文章大意,借助语篇结构厘清文章脉络,培养归纳概括能力。以第712期Helping Web Addicts 为例,该新闻报道了教育部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颁布的新政,是典型的倒三角结构。教师设置问题梳理结构:How many parts can it be divided into? Which paragraphs does each part include?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t? 学生分析结构、归纳大意、厘清关系(如图),把握语篇的整体意义。 ![]() (2)深度解读语篇,促进比较与分析能力 教师从标题关键词Redefine切入,提问:What did people use to define feminine clothing? How do people redefine it now? 学生快速找出事实信息后,教师追问:What leads to the change? 学生通过辨别事实与观点,深入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表达独立与自由,解读文化内涵。 2.培养批判性思维 (1)围绕新闻标题,发展预测与推理能力 学生围绕标题,预测内容,读前形成阅读期待,读中进行自我校正,在潜移默化中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对话如下: (2)探讨热点话题,提升质疑与评价能力 教师通过图片呈现美国民众对骚乱的态度,引发思考:Are you for or against the protest? 然后将学生分为支持与反对的两组,学生通过讨论,列出支持本方的要点与反驳对方的观点,随后进行辩论。辩论中学生既内化了文本思想,又表达了个人观点,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发言: S3: I’m for it because if you don’t protest, you can’t even express your inner voice towards this event. 3.培养创新性思维 (1)引入真实情境,激活联想与想象能力 在导入环节,教师呈现了三幅图。前两幅体现女性不同的穿衣风格,第三幅留白,让学生选择更能体现女性服饰的一幅。若学生选第三幅,则需说出其心目中的女性服饰。图片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冲击,激活了其已有知识经验,留白为学生创设了想象空间,具有开放性。 (2)联系自身经历,培育迁移与创新能力 教师将文本中改善经济的举措和地摊经济结合起来,呈现一则关于地摊经济的短文,让学生阅读并讨论:(1) Why does the street-stall and small-store economy become popular nowadays? (2) If you have the chance to set up a street stall during summer vacation, would you like to be a vendor? Why or why not?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创新。 四、结语 参考文献 | ![]() |
|
主办
|
英文二十一世纪(北京)教育传媒发展中心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