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交际能力评估力求创设真实语境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李立
  无论是6月底首次开考的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还是8月即将登陆中国的新托福网考,“新”考试都力求强调对“语言交际能力”的评估。在国际化交流日益广泛的今天,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界的共识。如何有效地评估语言交际能力也成为近年来中外教育专家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近日,由美国世界英语教师协会(TESOL:Teacher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Inc.)和李嘉诚基金会支持、汕头大学英语语言中心主办的“第三届英语语言教学国际研讨会”举行。围绕“中国英语语言教学的交际能力评估”这一主题,来自国内外的英语教育专家和教育机构代表深入探讨了中外各种英语交际能力的评估手段及其有效性。

  据了解,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发展,教学界逐渐认识到,掌握一门语言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够使用所学语言进行有效交际,以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美国应用语言学学会和国际语言测试学会前主席、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Lyle Bachman教授认为,语言能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仅包括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包括交际时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这就是所谓的交际能力。“语言测试的有用性包括四个方面——效度、信度、真实性和影响力。”Bachman教授说。真实性是语言测试的一个重要特征。测试任务越真实,与受试者平时使用的语言或内容越接近,其测试行为就会发挥得越好,那么根据测试结果对其语言能力所做的推断就越准确。

  我国语言测试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杨惠中教授对此表示,语言交际能力测试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采用真实的语言材料进行,观察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以达到交际目的能力,以此来判断学生的语言水平。“目前在语言测试界占主导地位的测试主要是任务型测试。这种测试的特点是考生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以便考核考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杨教授说。以口语考试为例,口试要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考试内容所涉及的话题应当既是考生熟悉的,又能让考生有话可说(如学校生活、业余爱好等)。考生在说话时要以一定的角色对一定的对象说话,以创造真实的交际语境,达到交际目的。此外,考试还要充分体现语言交际的交互性,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表达都是参与交际的各方之间在互动中完成的。

  记者了解到,即将“变脸”的新托福考试就注重对英语交际能力的测试,将听、说、读、写四部分有机结合,考查考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运用英语的能力。据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试题设计专家Robert Kantor博士介绍,新托福考试增加了“先听、读,后说”和“先听、读,后写”的题型,前者要求考生先听或读一篇文章,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和复述;后者要求考生先听或读一篇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和写作。Kantor博士说:“这种题型意在模拟大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真实场景,使教师和学生重视强调语言交际的课堂教学,而非单纯传授考试技巧。”

  新托福考试并非评估语言交际能力的唯一倡导者,雅思考试也把交际能力放在重要地位,例如在口试中采取考官和考生一对一的面试形式;在写作部分设置与考生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写作任务等。

  此外,备受关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也着眼于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对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进行改革,目标是更准确地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金艳教授表示。无论是增加听力部分的比重还是将原来的单句词汇理解和语法结构题改为篇章语境中的词汇理解测试等改革举措,目的都在于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书面和口头信息交流。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