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美纪念“9·11”事件五周年
本文作者: 编辑 王晓珊
如今,一提到“911”,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恐怕都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纽约发生的那场恐怖袭击事件。今年的9月11日是美国世贸中心双子楼遭受恐怖袭击的5周年纪念日,在纽约,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911”这个极为沉重的日子。在世贸中心遗址,人们像往年一样在9月11日举行隆重的祭奠活动,纽约市民四度默哀,纪念世贸中心两座大楼被撞击和倒塌的四个惊魂时刻。有关“911”的记录片展映、英雄肖像图片展览、展望未来研讨会、纪念音乐会、雕塑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也将在这座城市举行。由美国导演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执导的、以“911”事件为素材的影片《世贸中心》(World Trade Centre)也已于本月9日在纽约公映。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活动”“恐怖主义”(terrorism)这个在过去人们还比较陌生的词,已成为各国政要、新闻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美国军方用得最多的词是“反恐”(anti-terrorism)和“先发制人的攻击”(pre-emptive strike)。“911”也成为一个新词,被写进了《美国传统词典》第四版, “塔利班”(Taliban)也同时进入该词典。
此外,一系列新的流行词语也随之产生,如“世贸中心废墟”(Ground Zero)、“我们开始行动吧!”(“Let’s Roll!”)(“911”事件中,美联航93次航班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喊出了这句话。为了不让飞机成为恐怖袭击的武器,他们与劫机者进行了殊死搏斗)、“September 11”“恐怖分子”(Evil Doers)、“疯狂爱慕本拉登的女性”(Osamaniac)、“黑色星期二”(Terrible Tuesday)(2001年9月11日美国遭恐怖袭击的当天是星期二)、“后911时代”(Post-September 11)等。
“911”事件给目睹和经历了这场恐怖袭击事件的人无疑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创伤。以研究创伤经历和身体以及精神健康之间关系的德州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James W. Pennebaker在一篇对“911”前后某在线日记网站的文本进行分析的文章中提到,“911”事件发生后不久,用户使用了更多的消极情感词汇(比如,“kill”“ugly”“guilty”),认知过程和社交过程增多(使用“think”“question”“because”等认知类词汇增多,使用“talk”“share”“friend”以及非第一人称代词增多),文本显示更大的心理距离(更为抽象、理性,语言非私人化、非经验化、非关注当时当地)。
语言会跟随新闻事件不断地发展和变化,而孩子们却总会将世界上发生的事件与他们生活中的语言联系起来,加以创新,变成戏谑的话。“911”事件刚过去不久,在那个恐怖事件中产生的词汇很快发展成为校园俚语,在美国青少年中风靡起来。在学校的走廊上和学生宿舍里时时可以听到一些不乏幽默色彩的“911俚语”,例如,称卧室是“世贸废墟”,因为太脏太乱;称呼严厉的老师是“恐怖分子”(terrorist);学生受到老师处分是遭到“圣战攻击”(jihad)(该词源自阿拉伯文“吉哈德”,在阿拉伯语中,有“努力”“奋斗”的意思);过时的服饰是“burqa”(阿富汗塔利班统治时期强制妇女穿的一种能将全身上下都罩住的大布衫,只留下眼睛和鼻子一小块地方可以暴露于外);根本不值得一提的事被称为“That’s so Sept.10”;如果一个人行为怪异或神神秘秘的,人们可能会叫他“塔利班” (Taliban)。青少年们还会开玩笑说:“他像本拉登那样难找”(He’s as hard to find as Bin Laden);或形容那些对“911”事件过分敏感的人为“emo”(“emotional”的缩写)。从前女孩子们经常用“hottie”来称呼十分受欢迎的男孩子,而后来则用“像消防队员一样可爱”(firefighter cute)这样的词汇来形容他们。
反恐战争报道常见词汇
反恐战争 war on terror / anti-terror war
恐怖组织 terrorist groups
恐怖主义袭击 terrorist attacks
恐怖性爆炸 terror bombing
恐怖主义游击战 terrorilla
追捕恐怖分子 hunt down terrorist
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fight against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 |
| | |
Loadin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