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概况

本文作者: 21S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学校现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高校。   北航现有学科涵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教育、哲学8个门类,有11个国家重点学科,16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和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制造、交通、仪器和管理等领域形成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名列全国第一,力学、交通运输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等名列全国前5名。   建校以来,北航先后获得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累计有105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嘉奖,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十五”期间,学校取得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品制造为纽带,突出抓大型项目,共建校企联合技术研发中心,推进产、学、研合作,扩大科研面向。   北航积极探索和构建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明确提出了“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针,先后建立了以校、院(系)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代表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为标志的科研实践训练体系等三位一体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传承北航精神,永葆名校风采。为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制定的奋斗目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北航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外国语学院的本科专业教学原则为“以文为主,文理结合”,以培养学生外语应用能力为主导,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理工、科技、外贸知识,重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英语专业现开设有三个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外贸金融英语,科技英语;德语专业现开设有两个方向:德语语言文学,德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各个方向均开设不同的专业课程,学生在学习自己专业方向的同时可选修其他方向的课程。   学院各专业方向的学生都受到全面系统的外语训练,打下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扎实基础。在高年级阶段,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科技英语、高级英语阅读、口语、翻译技巧、语言学、文体学、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选读、外贸实务、外贸函电和第二外语等;德语专业学生学习高级德语、写作、翻译、科技德语、文学选读、德国史、德国概况、德国文学史、商务信函、报刊阅读和第二外语(英语)等,以确保德语专业学生在毕业时同时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   学生在接受语言能力训练的同时,还需学习部分理工科课程,如高等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经济管理等课程,使学生成为宽口径、应用性和复合型人才。学院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高年级阶段攻读法律、经贸、计算机等专业第二学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科技、外贸、外事翻译、教学及其他相关工作,在人才市场上具有很好的竞争优势。   研究生培养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教育重视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和严谨的研究方法培养,强化外语实践能力,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独立研究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外语人才。   学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文学专业设有比较文学和英美诗歌两个专业方向。所开课程有二十世纪前英美小说、二十世纪英美小说、二十世纪英美诗歌、古典文学、西方古典文论、当代西方文论、文学文体学等。语言学设有外语教学、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理论与实践五个研究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语篇分析、英语教学法与流派、语言测试、语言学研究设计与统计、语义学、英语文体学、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翻译导论、翻译批评、英美文学选读、英语写作、计算机语言与应用等。   公共外语教学   外国语学院负责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韩语6种语言的教学。   北航于1996年启动了以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办法指导学生泛读学习。北航自1998年起举行学校自主命题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1999年进一步深化教改,将课型整合为读写译和视听说,进行3+1教学实验,同时增设高年级四级后阶段的外语选修课程。2001年率先将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纳入期终考试。从2003年起,北航全面启动大学外语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并在2004年成为教育部首批网络化教学试点学校。   第二学士学位   外国语学院自2003年起面向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招收英语第二学位和辅修专业学生。第二学位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课程设置重点突出英语听、说、读、写、译语言基本能力的训练,同时培养学生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的国际经贸知识和技能、翻译理论与技能、英美文学知识,为学生毕业后拓宽就业领域、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外国语学院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7年,其前身为1985年成立的北航外语系,最初是由1952年成立的北京航空学院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发展而来。1978年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198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具有“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0年获批“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5年获得 “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同年开始招收俄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学院下设英语系、德语系、俄语系、翻译系、大学英语教学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部、法日韩语教学部、语言研究中心、英美文学研究中心、翻译研究中心和课程研究中心。另外还有《大学英语》和《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两个编辑部。   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33.1%,博士研究生2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79.2%,外籍教师14人,承担全校本科生、研究生、专科生、辅修专业、继续教育等外语教学任务和教辅工作以及学院党政管理工作。此外,学院还聘请了胡壮麟、于振中、Robert Harnish、William Littlewood等10余位客座教授。   近年来学院在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立项和获奖方面都实现了大幅度的跨越式发展。学院建立了6个教学科研团队,包括应用语言学学术创新团队、俄德日韩法语学术创新团队、认知语言学学术创新团队、翻译学学术创新团队、语用学学术创新团队以及英美文学研究学术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学院教职工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13篇,编写教材、教参28部,译著17部,出版专著31部,承担校级以上科研、教学课题36项,获得1项省部级社科奖和其它15项校级以上奖励。   外国语学院在邀请世界著名大师讲学、教师参加国际会议、举办国际会议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先后聘请了语言学、文学、翻译等领域国际知名的学者40余人前来讲学,并与北大、清华、北外、北师大等院校联合举办讲座,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从1993年开始主办的“国际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研讨会”已连续举办七届;两年一次的“北京应用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已举办了六届;中国认知语言学国际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全国大学俄语教学研讨会已连续成功举办12届。   学院坚持以教师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抓好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在保持语言学科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建设文学和翻译学科,使其均衡发展,形成学科群体优势,不断促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致力于为全国外语教学和学科发展做出贡献。   党委书记寄语   2007年10月28日,在北航建校五十五周年之际,在举国欢庆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时——北航外国语学院正式成立了!建院仪式上,校党委书记杜玉波教授和校长李未院士亲自揭牌,为我院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外国语学院的成立,使北航这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结构更趋于合理和完善,形成了重点学科特色突出、多学科交叉优势明显的局面。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营造有利于学科不断发展的长效机制;合理规划布局,有效整合资源;重点加强科学研究,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两者关系,争取实现科学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双促进,着力建设和谐发展的研究型外国语言学科。   忆昨昔,思今日,展明朝,北航外国语学院全体师生定将携手并肩,开拓进取,不辱使命,面向未来,发扬北航精神,弘扬北航文化,在北航创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在外语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不断发展,再铸辉煌!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钟玲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