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摘编
本文作者: 21ST
我与中国英语教育 我的一生和英语结缘,几乎没有做过其他工作。作为一个英语学习者,一个英语教师,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一路走来,经历了30多年来国家的振兴和中国英语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 1993年我进入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担任过本科几门英语技能课的教师。期间,我思考的最多的问题有两个,其一,如何优化课堂交际模式,让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化的实践练习;其二,如何让英语专业的学生用比较简单的语言讨论有一定深度的话题,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这些问题,我经过两年多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一种新的授课形式,根据教学经验撰写了《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英语课堂学习》一文。 1997年前后,我又运用语言实验室尝试大班口语教学。我让学生通过话筒,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同时进行单人、对子、小组等多种形式的口语训练,我通过监听检查学生练习的情况,用复听学生磁带的方法在大班进行讨论、讲评,据此我撰写了《评价语言实验室的口语教学》一文。 1998年我们尝试用一门综合素质实践课取代了4周左右的英语专业课。它是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跨班级、跨年级的模拟社会实践课。该课程有教学大纲、学习计划、评估体系。该课程的教学理念是:面向全体、发展个体、注重全面、突出创新、强化协作;教学目标是:训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培养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初步能力和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经过三学期的实践,我们基本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发表在《外语界》(1993/3)上的《综合素质实践课——从理论到实践》记录了我们的做法。 在南大10年中,我教授过4门硕士生课程。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应该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即老师要与学生同步学习。例如硕士生上我的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课程,我希望学生用最新杂志上的文章来说明教材中的抽象概念。这样学生就必须到图书馆寻找相关文章。一个班分成5组找文章,我就要同时阅读5篇文章,虽然备课工作量增加了,但我也乐在其中。 我在硕士生中提倡合作学习的精神,创造机会让大家组成学习团队。我们主张建立培养研究生的教学团队,发挥每个教师的强项,集体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发表于《中国外语》(2006/2)的《构建合作型团队机制,培养创新性人才群体》,记录了我们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思路和做法。 文/文秋芳 全文见于《文秋芳英语教育自选集》
谈谈英语课堂互动的几个问题
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的英语教学大都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大班授课给英语课堂带来的主要影响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每个学生平均的练习时间减少。第二,班级人数一多,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得就更加突出,很难做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第三,由于教师精力所限,很难给予每个学生他们所需要的关注,很容易忽视某些学生。第四,班级人数过多很容易导致课堂秩序维护的困难,这在年龄较小的学生中表现得更加突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班级过大所带来的问题只能采用一些办法来弥补。
国外也有这样的问题,许多都采用学习小组的方式来解决,在老师发出明确的指令之后,4至5个学生立刻组成小组,开展相关的活动。之后,每组出一名学生发言,每组的发言人轮流担当。一段时间过后,调换座位,组成新的小组。相比之下,我们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有的课堂因为座位摆放的原因,没有小组活动。有的课堂有小组活动,但显然组织松散,不能抓紧时间,学生也不能积极地贡献自己的想法,因为已经指定了一个发言人。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在小组组织过程上就会浪费不少时间。国外也有人把小组活动录像下来,反馈给学生看,学生从中受益良多。
文/刘润清崔刚 全文见于《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年1期
英语教材编写过程特定内容的高亮显示
英语教材编写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教材所用词汇的控制。词语复现和词语难度控制是衡量语言教材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一些问题经常困扰着编写者,如究竟哪些词语在读者使用该教材前就该掌握、新词语的补充应该安排在第几课等。
当前词汇遴选和控制主要由教材的编者和编审人员凭个人经验手工实现。而最近我们采用Perl和VB/ VBA作为开发语言,在Word环境开发了一个特定词语/词组的凸显和课文后词汇表生成的计算机辅助教材编写系统的词语控制模块,以方便英语教材的编者在词汇层面进行教材编写质量的控制。
该模块能在编辑具体某篇课文时,在屏幕上以不同颜色高亮凸显特定词语/词组内容,即凸显该套教材中在该课文首次出现的单词、以不同颜色凸显大学英语大纲中不同等级的词语以及特定专名信息和某一英语学习阶段必须掌握的词组。该模块同时能够自动生成课后生词列表,并标识该生词根据不同大纲要求的“应知应会”等级。
该词汇控制模块可以与我们已经开发的机辅词编系统连接,构造更强大的生词标注音标释义功能;也可以结合教材编写者的其他需求,进一步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辅助教材编写系统。
文/熊文新 陈国华 许家金 全文见于《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2期
欧盟语言多元化政策及相关外语教育政策分析
以《共参框架》为标志,欧盟的语言政策近十多年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外语教育方面也相应地在探索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外语教育模式。同时,欧盟意识到,外语教育必须跳出工具化的传统理念,并能够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使命。外国语言文化的教育由此被提升到培养具有民主、开放意识的欧洲公民的高度,其中核心的思想就是建设一个多元化语言的欧洲。《共参框架》中阐释的许多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代欧洲语言政策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石。
从长远看,欧洲联盟必将加大语言多元化政策的力度,采取具体措施推动整个欧盟的外语教学在目标、内容、手段,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朝着规范化方向迈进,并且不排除最终设立统一的欧洲外语文凭的可能性。
文/傅荣 王克非 全文见于《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1期
输出假设理论与中国外语教学
——专访Merrill Swain教授
杨鲁新:您怎样解释“输出假设理论”呢?
Swain:简单地说,输出假设理论认为输出语言的活动是二语学习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有四个作用:一、输出目标语的活动提高目标语使用的流利程度;二、输出目标语的活动能促使学习者注意或认识到自身的语言问题,并留意相关语言现象;三、 输出目标语的活动有助于学习者检测自己是否用目标语词汇或形式说出或写出自己的想法;四、学习者还可以通过输出目标语的活动反省自己的思想。
杨鲁新:您认为怎样才能将输出假设理论应用于中国学生人数较多的外语教学课堂呢?
Swain:好的课堂活动应该是让学生在讨论后能输出语言,如让学生们共同讨论写作任务,然后用英语写出作文。任何能让学生说话,尤其是能反映他们的说和写的活动都是好的课堂活动。如果是大班教学,可以采用结对讨论或小组讨论的方法。老师可以在学生进行结对或小组讨论时旁听,或者偶尔将学生的对话录下来听,这有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好以及他们如何理解语言、语法和语用等等。
文/杨鲁新 全文见于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1期
英语写作教研的语料库语言学视角
我国的英语写作语料库建设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从方法论上说,基于语料库的二语写作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写作产出研究和写作错误分析。运用语料库,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对大样本数据开展对比。近年来,我国运用语料库方法开展的英语写作研究新成果主要体现在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
写作中的词汇调查是个重点,邓耀臣、肖德法(2005)研究英语作文中的虚化动词搭配的使用数量、频率、使用的得体性等,结果发现:使用过度成为一种倾向;种类偏少,语义范围狭窄;典型词语搭配的使用频率较低等。这些变异特征说明中国大学生使用典型的虚化动词搭配的能力较低。写作的句法特点是另一个研究重点,王立非、张岩(2006a)调查英语作文中的词块发现:中国学生写作中使用的语块种类较少;使用被动句式构建语块比本族语者少,而使用主动句式多于本族语者等。
作文语篇研究与前两个层面相比,特点更加明显,王立非、张岩(2006b)研究英语作文中的大量疑问句式后发现:中、外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使用疑问句的总趋势相同,但两者使用疑问句的数量明显多于本族语者;二语学习者和本族语学习者的疑问句使用分布总趋势相同,但二语学习者在开头、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的疑问句分布差异显著。
文/王立非 全文见于《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中国的视角》
|
|
主办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