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高考口试新形式崭露头角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张晶晶
为期两天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刚刚结束,各地考生便纷纷整装齐发,"赶考"高考英语口语考试。据了解,高考英语口语考试目前由各省市自行组织,主要是为报考外语类院校及外语类相关专业的考生设置的一项测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越来越多的考生看重高考英语口试这块试金石,各地报考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据悉,刚刚结束的2008年北京市高考英语口试人数高达4.4万人,比去年增加了4000人。此次口试在全市共设有五处考点,分别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据悉,在口试过程中,每20名考生被分为一组,考生在备考室内的准备时间从往年的10分钟缩短为7分钟,每个考生同时面对两位考官。

记者从北京市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今年北京高考英语的口试内容包括朗读短文、对有关问题发表评论、回答考官问题三个部分。考官根据考生的语音语调、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反应速度四个方面对考生成绩进行考量。考官最后将这四项分数合计为总分,总分采用5分、4分、3分、2分四级分制,2分为不及格,5分为优秀。北京语言大学考务人员林方老师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口语考试的准确性和公平性,试题每小时更换一次。"他介绍说,考生进入考场后拿到一篇短文,短文后附带三至四个问题和一道临场作文题目。经过7分钟准备后,考生抽签进入考场接受测试。为保证评分的公正性,考官还被要求对首场参加口试的前3名考生暂不评分,从第4名考生开始评分。待全天考试结束后,考官再为前3名考生评分。

据记者了解,安徽、河北、山东、辽宁等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的高考英语口语考试也采取了类似于北京的考试方式,即考官以面对面的形式与考生进行沟通,以判定考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近年来,随着高考改革步伐的加快,广西、广东、上海等省市已率先对高考英语口语考试进行了全面升级,以"人机对话"的新形式替代了传统测试方法。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广东省报考普通高考英语口语考试的考生高达203224人,比去年增加了89750人,增幅达79.1%。为应对急速增长的考生数量,今年该省共增加了43个"人机对话"口试考场,总考场数达到166个。据负责设计开发广东省高考"人机对话"系统的高级工程师胡宏伟介绍, "人机对话"口语考试由计算机扮演考官的角色,所有问题和指令都由计算机发出。考生根据从耳机中听到的或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的指令和要求回答考题。计算机会自动将考生在考试中回答问题时所有语音信息进行录音并保存。考生考试的全过程不介入任何人为因素。考试结束后,所有考生的考试录音将被集中传送至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由考试院统一组织评卷员进行网上评卷。

对此,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认为,传统英语口语考试所采取的"人人对话"形式下,考官与考生一对一、甚至一对二进行口试。随着考生人数的激增,主考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已难以满足考试的客观需要。同时,传统口试受口语能力以外的因素影响较大,如主考官语言水平的差异、考生的情绪波动等。除此之外,"人人对话"模式下,口语成绩由主考官现场打分评定,没有实况记录、没有原材料复核,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对口试评分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无法核查,这便为解决有可能出现的考试纠纷带来了难度。

"与之相比,'人机对话'的口试方式则大大提高了整个考试的工作效率。大批考生可在同一时间内进行测试,试题的安全保密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杨院长说,"这一系统可以完整记录并还原考场的现场情景,从而实现了一题多评,使评分更加公平、合理。同时也为主考部门检查口试评分标准的执行情况提供了原始材料。"

然而,采用"人机对话"口试系统的地区目前在国内主要集中于少数教育、经济发达的地方。由于受硬件设施、资金投入、各地教育特点差异等因素影响,这一技术被广泛推广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