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订阅报纸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教育资讯
>
英语教育电子版
>
第166期
>
正文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本文作者:
21ST
第166期
收藏
英语学习者主题结构的习得研究
本研究考察了我国3个水平组130名学生习得英语主题结构的情况。研究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理解和使用主题结构的能力不高,更倾向于使用非主题化结构;(2)左偏置结构的掌握优于主题化;(3)学生总体上倾向于使用非主题化结构来翻译汉语式主题句,高级组学生使用较多的介词短语引出主题结构,而不是as for;(4)各组学生都较成功地习得了英语特殊疑问句,主题结构的掌握相对较差。以上结果不支持最小树假说以及特征失效假说等。虽然学习者能成功地重设L2疑问导句词C的参数值,但他们还没有充分设置好主题化导句词C的参数值。
文/戴曼纯 全文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1期 (第二作者/2)
老一代优秀英语教师素质调查
为了进一步理解我国老一代优秀高校英语教师的素质内涵,我们对我国一所外语院校的30位优秀离退休教授进行了访谈。类属和情境分析表明,老一代优秀高校英语教师的素质内涵包括师德素质、自我发展素质以及专业素质(语言素质、教学能力和知识面等)等几个类属,其中师德素质、情感素质是所有教师素质内涵的基础和前提。这些素质内涵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更有继承性。
文/周燕 全文见《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2期(第二作者/2)
汉语自然会话中“然后”的话语功能分析
本文基于8.22小时汉语自然口语语料,考察了“然后”的3种话语标记用法:先后关系、列举标记、开启话题。通过对“然后”的音律特征、出现位置、互动功能的分析,我们发现会话中人们频繁运用“然后”作为话语标记来实现说话人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促进相互间的话语和社会互动。另外本文还比较了电话交谈和面谈之间以及男性和女性之间在使用话语标记“然后”方面的异同。
文/许家金 全文见《外语研究》2009年2期(惟一作者)
二语习得社会心理研究:心理学派与社会文化学派
以学习动机、学习者认同为主要关注焦点的二语学习社会心理研究,大致分为心理、社会文化两大学派。历史较长的心理学派以个体心理为研究核心,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变化。兴起于90年代的社会文化学派则侧重社会环境对个体学习者的影响或二者的互动。进入新千年,两个学派在批评和借鉴的对话中,也形成了一定的交叠,主要体现在对学习者整体“人”的关注以及对于多元性、动态性的注重。这一趋势为我们考察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社会心理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文/周燕 全文见《外语学刊》2009年1期(第二作者/2)
我国学生英语演讲中的语块特点:基于语料库的考察
本文运用语料库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演讲语块使用的特点,研究发现:(1)中国英语演讲选手使用4类语块:多元词、短语架构、习俗语和句子构造框架,4类语块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较少使用习俗语和多元词,但后者的丰富度最大;(2)中国演讲选手的语块使用与英国演讲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在语块总体丰富度上未见显著差异,但表现出过多使用习俗语块的倾向;(3)大学生与中学生无显著差异,但大学生的语块丰富度明显高于中学生,中学生的习俗语块使用频数远远超过大学生,但丰富度却较低;(4)英语演讲类型语块错误包括母语迁移错误、习得错误、冗余错误、混用错误等。
文/王立非 全文见《外语学刊》2009年2期 (第一作者/2)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网站
新浪微博
用报专区
相关文章
《听觉叙事研究》: 探索叙事作品中的听觉维度 (383期)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下的教材开发探索 (383期)
精品课程展现职教外语新趋势 (383期)
2024“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论坛成功举行 (383期)
教育部:书写2025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83期)
“数”说教育 (383期)
自主创新 学术报国——推动中国文学理论走向世界的学者聂珍钊 (382期)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