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清华外文系的大家巨擘

本文作者: 21st
王文显(1886-1968)

外文系的辟路者和奠基人

王文显1915年出任清华学校英文教员兼西文部主任,1920年率应届毕业生放洋赴美,曾用英文撰写《留美指南》一书,在“卷首语”中他写道:“满怀热望献给中国之未来领袖”,与稍后清华教职员会议所厘定之清华教育方针“成一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相呼应。旋即出任教务主任,1925年9月,清华增设大学部,次年,西洋文学系(1928年改称外国语文学系)成立,王文显出任系主任,主持制订了清华外文系最早的“学程大纲及学科说明”……他提出,要使学生成为博雅之士,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造就国内所需要之精通外国语文人才,创造今世之中国文学,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而互为介绍传布。他还提出,本系课程,文学而外,语言文字之研究特为注重,普通课程皆以英文讲授。

——节选自《百年清华 百年外文》 覃学岚主编

吴宓(1894-1978)

会通中西之学 培育博雅之士

1926年3月起吴宓专任西洋文学系教授……“博雅之士”是吴宓为清华外文系拟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博”要求“择定一国之语言文字文学为精深之研究”,“熟读西方文学之名著”,“谙悉西方思想之潮流”,“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博”是经过深入学习、比较研究后达到文字、文学、文化的会通。“雅”指在“汇通东西、互为传布”的开放环境中创造出一种“雅”的文化和精神。“博”是一种通过学习和研究而达到的知识渊博、学问精深的学术境界,而“雅”则是一种在广博知识基础上达到的志趣高雅与学问创新的思想境界。“博”是教育的外形,是综合素质;“雅”是教育的内质,是创新能力,“博”与“雅”内外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吴宓提出的“渊博之学问,深邃之思想,卓越之见识,奇特之志节”是对“博雅之士”的真正诠释。

——节选自《会通中西之学 培育博雅之士——吴宓的人文主义外语教育思想研究》吕敏宏 刘世生

钱锺书(1910-1998)

循循善诱 妙语如珠

关于锺书先生的故事,早已传遍清华联大。说他考清华时,国文英文都得了最高分,数学却不及格,是破格录取的。入学后他上课时五官并用,一面听讲,一面读课外书,结果考试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因为课堂上讲到的书,他多半已经在课外读过,并且说要读遍清华图书馆的藏书。据说教他英文的叶公超先生对他说:“你不该来清华,而应该去牛津。”

在出国留学考试前,很多外文系毕业生听说他报了名,都不敢参加考试了,结果他就是去了牛津。1939年钱先生给我们上“大一英文”,他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讲课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妙语如珠……钱先生在讲《一对啄木鸟》的科学故事时,用拟人化和戏剧化的方法,模仿啄木鸟的声音动作,把一个平淡无奇的科学故事变成了有声有色的艺术,使散文有了诗意……不单是在讲课,就是在写文章或做翻译时,也是一样。出名的例子是在翻译《毛泽东选集》时,金岳霖先生译到“吃一堑,长一智”这个成语,不知如何翻译是好,就来问他,他却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译成: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节选自《忆锺书师》 许渊冲

季羡林(1911-2009)

“‘轫’就隐藏在两门课里”

当时的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全国各大学中是响当当的名牌。原因据说是由于外国教授多,讲课当然都用英文,连中国教授讲课有时也用英文。用英文讲课,这可真不得了呀!只是这一条就能够发聋振聩,于是就名满天下了。我当时未始不在被振发之列,又同我那虚无缥缈的出国梦联系起来,我就当机立断,选了西洋文学系……专就我个人而论,专从学术研究发轫这个角度上来看,我认为,我在清华四年,有两门课对我影响最大:一门是旁听而又因时间冲突没能听全的历史系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一门是中文系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是一门选修课。这两门不属于西洋文学系的课程,我可万没有想到会对我终生产生了深刻而悠久的影响,决非本系的任何课程所能相比于万一。

——节选自《学问之道·发轫阶段》 季羡林

李赋宁(1917-2004)

翩翩才子 湖畔绅士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天津沦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成立长沙临时大学,李赋宁随学校迁往长沙。他的大三上学期,就是在南岳衡山圣经学院度过的……短短的一个学期,李赋宁像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吮吸着世界文学的精华……1938年初,由于武汉失守,长沙危急,临时大学南迁昆明。李赋宁与许国璋等同学随学校绕道香港、越南前往昆明,开始了他们的西南联大生活……他与许国璋、王佐良、李博高同住一个宿舍,学业上相互切磋,还联合政治系同学一起,组成英语俱乐部,取名为“湖畔绅士”,不定期举行英语报告会、讨论会和舞会……李赋宁在85岁高龄写作回顾一生时,他这样写道:我这一生能考取清华大学是十分幸运的。我有幸在这个学校先当学生、后当教师共达八年之久,对我的成长极为有利。

——节选自《百年潮》2008年第5期《李赋宁:沟通中西文化的架桥人》

英若诚(1929-2003)

戏剧大家 奇才奇艺

今天清华大学的学生中恐怕很少有人是为了从事戏剧而进入清华的,可是我从一开始就是为此而报了清华大学……当时,中国只有一家戏剧学校,位于南京,但当时清华却是个出戏剧人才的地方。这其中有洪深、曹禺、张骏祥、李健吾等诸位大师,当然还有我们敬爱的大姐杨绛,这些曾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人物都出自清华大学的外文系。当然,这是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些是起了关键作用的热心人士。清华大学当时聘请了不少的外籍教授,其中有一位美籍华人,名字叫王文显。这位学者对戏剧特别热爱,除了自己写剧本外,还讲授戏剧课,在他的影响下,学生的校园业余戏剧蓬勃地发展起来,这不能不说与王文显教授的热心有关,我本人一心一意想考入清华是与此有关的……我进入清华时,很失望地发现王文显教授早已离开清华。但我还是在清华找到了通往戏剧事业的门径,一个是同学老师中不乏一些热爱戏剧的同好,另一个则是清华那迷人的图书馆。

——节选自《清华大学——戏剧艺术的摇篮》 英若诚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