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深:学贯中西戏剧大家
本文作者: 21st
洪深:中国早期电影的开拓者。导演,剧作家,戏剧批评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16年从清华毕业后赴美国留学,1919年考入哈佛大学戏剧训练班,成为中国第一个专习戏剧的留学生。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文学与戏剧。著有《洪深文集》《洪深选集》,编译了38部话剧剧本,著有大量理论批评著作,介绍西方话剧知识。曾任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外文系教授、主任。 饱学多才 为学善教 作为我国戏剧电影界的一代宗师,洪深先生早已誉满中外,而他作为一名教育家,解放前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多年,特别是解放后在北师大从事教学工作的一段经历,至今鲜为人知…… 在北师大期间,洪深教授除担任音乐戏剧系的戏剧艺术教育课外,在外语系先后讲过《戏剧选读》、《欧美名著》、《文艺学》、《莎士比亚》和《英语翻译》等课程。 洪深先生来到外语系,与焦菊隐先生配合默契,相互尊重,协作共事。两位戏剧大师的合作,不仅使北师大外语系增加了师资力量,也提高了北师大外语系的声望。 52届英语系毕业生万慧芬学长深情地说道:“我之所以去英语系学习,一是因为当时北师大英语系‘大’,二是系‘红’。‘大’是因为英语系学生多,“红”是有一批像焦菊隐、洪深这样的进步教授。”两位大师密切合作,使北师大英语系(后改为外语系)声望大增。1952年焦菊隐调离北师大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总导演、副院长后,由洪深教授代行系主任职务。在任期间,洪深主任与其他教授一道,研究教学改革,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 当时,外语系分两个专业:英语和俄语。洪深教授在英语专业开设《欧美名著》和《莎士比亚》等课程外,又给俄语专业开设了《文艺学》课程。《文艺学》这门课,包括中外文学、中外文学史,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外国文学部分,涉及俄国文学、苏联文学、法国文学、英国莎士比亚专著、文艺复兴等众多内容。涉及作者有:俄国的普希金、果戈理、高尔基等,法国的巴尔扎克,英国的莎士比亚等。 至今我清楚记得:当我们一年级时,洪深教授给我们上《文艺学》,他每天早晨准时到坐落在石驸马大街二院的文学院来上课。洪深教授着装整齐,风度翩翩,时而西装革履,时而又穿整齐笔挺的中山装,夹着皮包,精神抖擞,健步地走向课堂,招手向同学们致意,而同学们都静静地坐着,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洪深教授讲课的情景,那种充满和谐的课堂气氛,那种生动的语言和幽默,其渊博的知识,学贯中西的文化底蕴,精彩动人的话语,文雅的举止,流利的英语……都令人佩服和难以忘怀。听洪深教授的课,是一种享受,是一种陶醉。他有时像做动员报告,边打手势边讲演,振振有辞,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有时又像在讲故事,在聊天中,把深奥的知识传授给大家。洪深教授讲课,常以借古喻今、中外对比的教法灌输知识。洪深教授当讲到某一作品、某一人物时,他会沉浸在其中,形象地表演出来,令同学听得入神。讲到某一伟大诗人的诗篇时,他会有声有色地朗读出来,时而高昂时而低沉,真是妙趣横生。这时,课堂上鸦雀无声,学生们静静地听着,默默地思考着,在笑声中获得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摘自《洪深先生在北师大执教岁月》 谢秀忱 远赴美国探索戏剧艺术真谛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剧坛处于一个新旧交换的时期,一方面,以传统戏剧为代表的旧戏已经彻底衰落,另一方面取代传统旧戏的所谓“新戏”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戏剧还有很大距离,如何借鉴西洋戏剧来创建中国戏剧是这一时期中国戏剧亟待解决的问题。洪深恰好在这一时代之中,扮演了传导者和启蒙者的作用。 乔治·P·贝克在美国的戏剧史上有着极为关键的角色,他所倡导的“小剧场运动”为美国摆脱英国等欧洲国家的戏剧影响,走向戏剧民族化和独立化增添了重要的砝码。此外,他在全世界享有盛誉的“英文四十七”课堂,为美国培养出了尤金·奥尼尔,爱德华·谢尔登,菲利普·巴里,多斯·帕索斯,塞缪尔·贝尔曼,约翰·马森·布朗等出众的剧作家。洪深在1919年,由俄亥俄大学转入哈佛的贝克门下,成为了贝克的唯一一位东方学生,洪深本人也是对导师无尽的崇拜。在这样的情感背景下,洪深所受到的文化主权影响,一直贯穿于他的戏剧创作之中。 贝克于一八八七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第二年开始便出任哈佛大学英语系教师。他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争取,终于在一九零五年获得校方批准,允许在“四十七号英语”课里,讲授编剧法。一九零八年,贝克教授组建“哈佛戏剧俱乐部”,并亲自担任艺术指导,举行了多次戏剧活动。一九一二年,又创建“四十七号实验剧社”,为学修“四十七号英语”课的学生提供习作实演机会……洪深虚心学习,十分珍惜哈佛的学习机会,课堂讨论上也“直言不讳,尽抒己见”……洪深充分利用了留美期间的所有机会,他不拘于学院文化下的戏剧,在“波士顿表演学校”也常常进行社会实践。洪深在这个学校里专修“发音练习”、“表演练习”与“跳舞”(基本步法)三门课。波士顿还有一个职业小剧场,叫考柏莱广场剧院,也附设一个戏院学校,洪深又在这里“偷习”了,“不但学习戏剧的一切,并且那戏院营业和管理方面的一切”,其中包括表演、导演、舞台技术、剧场管理,以及一整套的所谓“杂务”。 摘自《留美经历对洪深的艺术影响》 李悦 提议将drama定名为“话剧” 话剧原本是西方舶来品,英语名为drama,最初中文译名曾用过新剧、文明戏等名称。1866年,侨民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大剧院,它由外国人经营,定期演出业余剧团ADC编演的戏剧,这是“西剧”或所谓“戏剧”在中国本土的演出。 清末,改良图存呼声撼动着积贫积弱的中国社会根基,催化民智的需求呼唤着社会价值与人生观念的变革,导致了传统戏曲的改良和“新剧”的创建。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成为中国带有改良痕迹的“新剧”的先驱和模本,也被一般史家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一时“新剧”运动蓬勃兴起,如新星爆发一般在瞬间耀亮了黑暗中国的天空。 1920年,以上海新舞台上演萧伯纳名剧《华伦夫人之职业》和民众戏剧社的成立为标记,话剧正式走上中国舞台。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戏剧”这个称谓基本等同于后来的“话剧”。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时期,田汉以自己的戏剧创作确立了中国现代的戏剧文学的历史价值,洪深则建立了现代导演制。 1928年洪深提议将drama定名为话剧,以统一有关这个新的艺术形式的多种不同称谓,并使其区别于中国传统戏曲,以独立的艺术品格和崭新姿态屹立于中国艺坛。洪深解释说,“话剧是用那成片段的,剧中人的谈话所组成的戏剧”,“话剧的生命就是对话”。洪深的提议得到了戏剧同仁的赞同,从此,这种新的舞台艺术形式有了自己新的固定的命名,“话剧”名称一直被沿用至今。 摘自《 “话剧”一词的由来》 |
|
主办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