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收藏本站
|
手机版
|
订阅报纸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英语教育资讯
>
英语教育电子版
>
第237期
>
正文
叶公超:达官兼名士 学术擅中西
本文作者:
21st
第237期
收藏
风度翩翩 不拘小节
20世纪50年代,有人问朱光潜,中国人里面谁的英文最好?朱光潜沉吟良久,说:“可能是叶公超。”
1926年秋,23岁的叶公超登上大学的讲台,同时在北大、北师大教授西洋文学,成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比胡适当年进入北大时还要年轻4岁。班上他最器重的两个学生是废名(冯文炳)和梁遇春,前者大他4岁,后者小他2岁。
叶公超在北大、清华当教授时,大概是年代不同,对他的描述也大相径庭。季羡林说:“公超先生很少着西装,总是绸子长衫,冬天则是绸缎长袍或皮袍,下面是绸子棉裤,裤腿用线带系紧。先生的头发,有时梳得光可鉴人,有时又蓬松似秋后枯草。他顾盼自嬉,怡然自得。”秦贤次则说叶:“风度翩翩,不拘小节,春秋着西装,背部微驼,头式右分,一尘不染。”不过,今天能够看到的照片上的叶公超,和秦贤次的描述非常一致。
叶公超上课“很少早退,却经常迟到”,有时迟到15分钟之多。有的学生以为他不来了,于是从教室两侧的楼梯溜走,叶公超见怪不怪,还常常自嘲地调侃:“我上堂上课来得不慢,你们却走得更快。”
据季羡林回忆,叶公超教课几乎从不讲解,一上来就让坐在前排的学生由左到右依次朗读课文,到了一定段落,他便大喝一声:“stop(停)!”然后问大家有问题没有,如果没人回答,就让学生继续朗读下去,一直到下课。学生们摸出了这个规律,谁愿意朗读,就坐在前排,否则就往后坐。有人偶尔提一个问题,叶公超就断喝一声:“查字典去!”有学生问叶有的单词在《英华合解词汇》里查不着怎么办?叶公超说:“那个《词汇》没用,烧了,要查《牛津大词典》。”
艾山说:“他到了课堂,并非有板有眼地从翻译原理原则及实施方法说起,总是天马行空,随兴所至,高谈阔论。最精彩处是眨着眼帘,把中外翻译家误译、错译欠通处随手拈来,挖苦不留余地。”李赋宁总结叶公超先生授课的特点是:“先在黑板上用英文写下简明扼要的讲课要点,然后提纲挈领地加以解释说明。接着就是自由发挥和当机立断的评论。这种教学法既保证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又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并能培养学生高雅的趣味和准确可靠的鉴赏力。”
《真名士自风流:醉卧美人膝的才子叶公超》 摘自《民国的底气》
雄辩滔滔 出口成章
许多熟悉叶公超的人都说他“方面大耳,头发溜光,个高,背微驼,肩胸宽厚西装挺,口衔栗色大烟斗,一派英国绅士风度”。
初回国时,闻一多甚至戏称他是“二毛子”,意思是他连英、美小孩骂人的话都学会了,可是中文并不怎么样(实际上,他的中国文化根基固然不及闻一多,但也有相当的造诣)。他的英语演说曾倾倒了许多英、美人,如抗战期间在伦敦从事国际宣传工作,其英语水平就受到邱吉尔的夸奖。一位非洲的外交家说他雄辩滔滔的时候,密不容针。
他出使美国时,一次应西雅图“中国之友会”和“世界问题研讨会”之邀发表演讲。“他不看讲稿,出口成章,亦庄亦谐。有时讲得离题万里,似脱缰之马,但是忽然轻轻一勒,又回到本题,言归正传。有时声若洪钟,排山倒海;忽然把声音降低到如怨如慕,窃窃私语,全场听众屏息静听。”他演讲完毕,三四百位听众起立鼓掌,历数分钟不息。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名教授乔治暵矶『驮抖侍庾仪侵螘泰勒,还有名汉学家小卫礼贤等都赞许他的英语是“王者英语”,声调和姿态简直可以和温斯顿暻窦噫敲馈?
即便如此,他对自己所倾心的西方文明,对他少小时求学的英国,也不是盲目迷信,一味崇拜。在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一次公开的演讲上,他攻击英国绅士们保守的劣根性,称其夜郎自大,爱贪小便宜,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犹茫然而不自知。他态度严肃,声色俱厉,把英人燕卜荪也逗笑了。“他说到西装袖子的纽扣,现在用来装饰,其起源乃防止大家大吃大喝了后,用袖子揩嘴巴。洋人打领带,更是妙不可言,便于让人牵着脖子走,而且面对牵着他的人,表示由衷的臣服。他劝大家对别人的风俗、习惯多了解其根源,省得一味模仿,像俗语所说,反穿皮袄,犹装模作样(羊)挺神气。”
在外交舞台上,有人把他比作春秋时的晏子。他的能言善辩来自“诗教”,他常说“不学诗,无以言”。他出身于世代书香之家,是天生的诗人、书画家,但他自小接受西方教育,早已超越了一个传统文人的局限,他是桃李满天下的教授,也是载入文学史的批评家,但更是一个即使身在官场也依然不失其本的知识分子,一个率性而为的真人。
《曾被遗忘的叶公超》 摘自《书屋》
对任何事都有定见
叶公超的学生常风则有如下一段回忆:叶先生指点删改文章时说,千万记住写文章一定要学会舍得割爱;能不用的字一定不用,能用一个字表达的就不用两个字。不论写什么只要是和你所要表达的无关就都删掉。古今中外文章写得好的,都是简洁,不枝不蔓。绝对不要堆砌美丽堂皇的字眼儿。叶先生还告诉我,这些话都是他从中国和外国作家那儿学来的,他自己体会到这些话确实正确。
可见,前半生作为学人的叶公超,具有严谨、认真、钻研等职业素养,尽管著述不丰,仍在当年的学术圈子里享有盛名。至于为人,他也有着鲜明的个性。他的朋友陈子和说:“公超有三大缺点,第一是看不得别人有错,有错就当面指责。第二是不管是谁在他面前耍花枪,就马上拆穿。第三是个性强,对任何事都有定见。”
《叶公超的学品和人品 一生中仅出版一本中文著作》 摘自《人民政协报》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网站
新浪微博
用报专区
相关文章
学术楷模 师道典范——我心目中的王宁老师 (383期)
自主创新 学术报国——推动中国文学理论走向世界的学者聂珍钊 (382期)
藉文学识人性 以学术照心灵——记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文学研究生导师张璟慧 (378期)
2024 Understanding China 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377期)
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202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北外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论坛召开 (375期)
精讲学术写作技巧 提升科研发表能力:2024外语类实证英文论文写作研修班开班 (372期)
Understanding China 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学术研讨会11月在杭州举行 (372期)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