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学术论文中作者身份的隐现及教学启示

本文作者: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王克献
  编者按:学术语篇中作者身份的隐现手段及其意义是近来人们颇感兴趣的一个话题,作者身份的隐现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术论文劝说的有效性。本文基于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的若干英语学术语篇语料,分析了作者身份在论文中的“显现”与“隐藏”方式,探讨了这些表现手段各自的意义,提出了作者身份研究对学术语篇的教学和实践的启示。   ---------------------------------   学术语篇成为近年来国际语言学界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从各种语言学杂志,尤其是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以及Journal of Pragmatics上所刊发的文章便可见一斑。研究内容涉及模糊限制语(hedges)、转述动词(reporting verbs)、祈使句(directives)、时态(tenses)及语态(voices)的选择等。然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尚不系统。   学术语篇是当今世界知识传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其重要性不可低估,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方面就是作者身份在论文中的表露和隐藏、表露和隐藏身份的意义以及如何表露或隐藏身份。   传统的观点认为,学术写作是一种客观活动,只传达命题信息和观点,不容许有作者在文中表露个人身份和情绪。然而,最近的研究越来越表明,即使在学术写作中,作者也并非绝对不能在作品中表露身份。作者身份的“隐”与“现”,以及以何种方式“隐”与“现”,是个很微妙的问题,其决定因素不仅有学科传统,还有文化传统,可以说,作者身份的“隐”与“现”的方式是作者权威性、学科规约、话语社团和文化传统特点等因素相互制衡、此长彼消后妥协的结果。对于初学写作的人,尤其是以外语或二语写作的学习者而言,这个问题的确会令他们感觉困惑。因此,探究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它可以启发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采取正确的训练和引导手段,从而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发现并掌握学术语篇的写作技巧。   本研究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学术论文摘要中评价主体及作者身份的“隐”与“现”而进行的专题研究,旨在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指导学术写作的教学和实践。本研究侧重于学科间的差别(至于文化传统对作者身份隐现所造成的差异将另文再述),正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作者的身份、本研究中采用的语料及其分析、统计结果讨论和本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一、作者身份概述   不同的学者对作者身份表达所使用的语言手段进行了研究。总的来说有以下三种情况:   1.作者身份的明确表露   如Hyland & Tse对第一人称“I”的使用进行了探讨,讨论了学术文章中作者身份的表达手段,指出虽然第一人称“I”及其限定语(my、mine、me等)是一种表示作者权威和信度的强有力的标志语,但是二语的作者似乎趋于避免使用这一自指形式,在他的统计中,这一类所占的比例最小,大约只占12%。潜在的原因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权威性的身份表露过于强大和直白,不符合其所在的机构规约和学科环境,更可能由于其修辞身份与其从小所接受的传统文化相违背。但也有人认为第一人称“I”并非是一种均质的表达手段,它背后其实有几种微调的、略有不同的意蕴。   这一类中,除了作者本人,也有可能是其他人作为评价主体;作者身份直接表露时,除了使用第一人称单数“I”外,更有可能使用复数“we”。比如:We show that...;The authors argue that...; Smith notes that...等(具体原因分析见下文)。   2.无生命、非人称的抽象实体作为间接表露作者身份的手段   无生命或非人称的抽象实体,如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The research shows that...等,都是在作者试图间接表露身份时经常采用的表达方式。Hyland & Tse通过研究发现,为了使自己远离评价行为,而将评价的任务交给一些抽象实体,如研究的课题或其结果,近半数的作者,尤其是大学生,在其学术或学位论文中,都会采用这种非人称评价主体形式。   Hyland认为,这种做法与课本和写作指导书上的诱导有关,它教育学生:以这样的方式,作者就可以“毫无掩饰地直接面对其读者,学生们自己也认为这是展示其学术能力和自信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作者把责任转给了无生命的评价主体,从而获得一种可靠性,起到了暗示其研究发现的客观性及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作者没有直接出现,但抽象实体与作者的关系还是很明显的,因为抽象实体就是作者的研究对象、研究论文或研究本身。   3.作者通过形式主语“it”来隐藏其身份   第三种是作者身份被隐藏,代之以形式主语“it”,即通常所说的外位句。这类结构的使用在论文摘要中很普遍。一般认为,外位句使得命题内容(被评价的内容)后移,在使之成为标记成分而获得末尾中心和末尾重量的同时,虚指的先行词“it”取代人称主语,使得评价态度本身主位化,真正的评价者通过这样的结构而被深深地隐藏了起来。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难推测出评价的真正主体其实还是作者本人。例如:   Given the increased difficultie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a mega-alliance creates less value than that an intercontinental alliance.   It seems likely that this is the only locus for this gene.   通过外位句的使用,评价主体被抽象化,客观化,变得无可争议。由于评价主体被隐藏,被评价的对象似乎成了世界的本来事实,离作者很远,因而显得更无可争议、无须商榷和客观化,相关的例子还见如下: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content-based retrieval for generic video is extremely difficult, but limiting the analyses to specific domains can help overcome many hurdles in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high-level annotations as relevant to these specific domains.   二、语料及其分析   为考察不同学科的学术语篇摘要中作者身份的隐现状况、表达手段及其意义,并比较其不同,本研究以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的摘要为语料,对五种学科十种期刊上的五十篇论文的摘要部分进行了统计分析,它们分别选自应用语言学、经济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等学科的期刊,摘要语料的详细情况见表一。   Hyland & Tse的分类统计方法是把不同学科学术论文摘要中作者身份的隐现方式分为三类,即有生命主体,包括作者本人或他人,抽象主体(研究或研究结果,如“the findings”“the results”“the study”“this article”等)和隐藏主体(外位结构先行词“it”)(见表二)。但在本研究中,作者略作调整,把被动语态句的主语也作为第三类来统计,这样,第三类就包括外位句的先行词“it”和被动语态的主语,如此分类的原因将在讨论部分进行说明。统计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统计结果见表三。   三、讨论   从统计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在各个学科之间,作者身份的隐现方面表现出若干差异性。具体来说,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   首先,除经济学和物理学中有生命主体出现比例较高(1/4)以外,其它各学科均较低。   其次,在语言学和经济学两个学科中,“抽象主体”(主要是抽象名词, 如this research; this article; this project等)的出现频率都达到了半数以上。   最后,在物理学、医学和生物学中,“隐藏主体”(主要是被动语态)占到了40%以上,其中医学和生物学二学科更是达到了70%以上。   1.有生命主体的出现频率   除了经济学和物理学外,有生命主体的出现频率整体较低。我们认为,这是学术语篇的共性之一。相比而言,虽然“软科学”较“硬科学”更注重作者的主体身份的体现(但本研究的结果在此方面并不明显),然而两者终究都是科学语篇,而科学语篇总是倾向于严谨、客观,较少加入个人的好恶、情绪,且各种文化传统和学科传统也不得不或多或少考虑对同行、读者的礼貌、面子问题。而有生命主体的出现,特别是第一人称单数各形式(I,my,me,mine)的出现与此目的不符,所以其出现频率必然较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第一人称复数“we”及其相关形式(our, us, ours)的使用很有意思。如表五显示,各学科综合起来算,“we”及其相关形式在有生命主体的出现频率中比例高达93%。据我们分析,这是因为这种指称形式从表面上看表示集体,实际上既可能表示集体也可能表示个人。用于表示作者个人时,这种用法似乎已经成为学术界一种默认的惯例。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读者明白评价者“we”其实指的是作者个人,但也知道作者用“we”代替“I”或是为了不太锋芒毕露,照顾读者或同行面子,或是因为作者对自己的命题或结论不是很自信,不愿意过于明确地为其正确性或准确性承担责任。这也是作者身份“现”的表现。   2.“抽象主体” 的出现频率   在语言学和经济学中都超出了半数。“抽象主体”大都是由名词充当,相当于“the study”“the research”“the results”等。这类词与作者身份联系很紧密,较容易引起关于作者身份的联想,是仅次于有生命主体的、偏向于作者身份“现”的方面的指称标志。原因可能跟这两个学科是“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语篇更注重语言的人性化有关。当然,我们需要更充足的语料去探究这背后的真正原因。   3.“隐藏主体”的出现频率   如前文所述,“隐藏主体”包括外位句和被动语态句,而且根据统计的情况,被动语态的使用占了“隐藏主体”大部分。之所以把被动语态包括在“隐藏主体”这一类,是因为同外位句类似,受施被推到了语句的“前景”,而施动者则被移至“背景”甚至“背景”之后,学术研究与研究者(作者)之间的关系被人为地拉远了,而这种“陌生化”却使学术语篇显得更加客观、可信。但是,读者却不难由此联想到施动者——作者的身份,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如此明显和直接。通过使用这种句型,作者可以间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物理学、医学、生物学等相关“硬科学”主要是传递科学信息,而科学信息是客观,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被动语态被广泛地应用到这些学科的语篇当中。   至于外位句的使用,正如Hyland & Tse所言,先行词“It”的使用“使得作者顺应了‘末尾重心’原则,把长而复杂的信息束移至句尾;同时这部分信息又是要传递的新信息,更便于读者对之进行处理。另外,施动者和动词也因相对后移也得到了强调。”可以说,“隐藏主体”的这两个方面都突出表现了作者身份在学术语篇中“隐”的特点,学术语篇以它独特的方式达到了有效劝说的目的。   四、结论及教学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试得出如下的结论:   1.有生命主体在文中的出现频率一般较低   鉴于学术语篇的严谨和客观,有生命主体在文中的出现频率一般较低,若有出现,也一般是第一人称的复数,虽然其实际指称的往往是作者本人,以减少给读者的咄咄逼人和过于自负、自信的印象。   2.“软学科”中抽象主体的出现频率较高   “软学科”(如语言学和经济学)中抽象主体的出现频率较高,这种指称的特点是对作者身份既有一定的隐藏,又不难从该指称联想到作者身份,比较符合“软学科”的学科特点。   3.“硬学科”中被动语态和外位句,尤其是被动语态的出现频率极高   “硬学科”中被动语态和外位句,尤其是被动语态的出现频率极高,较好地将作者身份隐藏于语篇背后,突出了这种学科的“客观性”。   在教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本研究所调查的语料均为各学科的专家所纂写,可视为有代表性的学术语篇,在言语修辞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特点是我们在进行学术语篇教学过程中可以批判性地进行研究、模仿的对象,从而有利于我们的学生能早日具备学术语篇写作的技能。   当然,本研究的不足是明显的,例如语料数量太小,结论说服力不够强,但这正是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基础和开端。

(表一)摘要语料的详细情况

语篇数目
总字数
平均字数
应用语言学
10
1757
175.5
经济学
10
1348
134.8
物理学
10
2383
238.3
医学
10
2383
238.3
生物学
10
2191
219.1
合计
50
10062
201.2

(表二)作者身份的隐、现方式

有生命主体
I(me, my等);We(our, us等);the author等
抽象主体
the results; the findings; this; this article等
隐藏主体
外位句先行词it及被动语态的主语

(表三)不同学科学术论文摘要中评价主体的种类和数量分布

有生命主体
抽象主体
隐藏主体
合计
应用语言学
3 5.9%
26 51.0%
22 43.1%
51 100%
经济学
11 26.8%
21 51.2%
9 22.0%
41 100%
物理学
20 37.0%
11 20.3%
23 42.6%
54 100%
医学
10 15.4%
9 13.8%
46 70.8%
65 100%
生物学
1 2.5%
5 12.5%
34 85.0%
40 100%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