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TEENS对话
教育
资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电子版首页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小学   |   画刊   |   教育报   |   二十一世纪英文报

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在京揭晓

本文作者: 本报记者 田文
国内翻译奖项最高奖金诞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华丽现身

12月6日,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在北京大学揭晓。马振骋翻译的《蒙田随笔全集》与张祖建翻译的《面具之道》(列维斯特劳斯著)双双获奖,两人将与其出版社平分8000欧元的奖金,这一数字创下了目前国内翻译奖项奖金的最高纪录。在颁奖仪式上,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作为颁奖嘉宾现身。

“傅雷翻译出版奖”评委会表示,本次最终奖项产生了“双黄蛋”,是由于两位翻译家作品水平之高令评委会难以取舍。评委会主席、北大教授董强由衷赞叹马振骋的译笔“将蒙田这位智者的灵魂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谈及其花费近七年时间翻译完成的《蒙田随笔全集》,马振骋认为该奖是“一生最荣幸的事情”。“13年前旧版最大的问题是语言过于文绉绉。其实蒙田的文字都是大白话,很通俗,既不是写给王宫贵族看的,也不是写给下层人士,而是给中间阶层的法国大众看的。所以我在翻译时尽量使译文口语化、俗语化。与旧版相比,我的翻译更加简洁,全书只有80多万字,减少了20万字。”马振骋说。

据了解,“傅雷翻译出版奖”由法国使馆文化处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旨在奖励中国年度翻译和出版的最优秀法语图书。9月初,评委会公布了初选入围名单,共包括26家出版社的39种图书,竞争十分激烈。

由10位中法两国语言及文化界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会,历经近3个月的商榷和3轮甄选,最后决定以“双黄蛋”的形式将大奖授予两位作者。本次翻译奖项的评判标准主要是译者的文笔水平和翻译的精准性;对出版商的考量是依据图书的装帧和设计质量。尽管图书发行量不在评选参照指标之列,但入围作品在中国的发行量均在4000至8000本之间。

作为颁奖嘉宾现身的勒克莱齐奥掀起了现场的高潮。他表示,翻译不仅在各民族之间建立了桥梁,更有促进世界和平的意义。“如果欧洲没有在文艺复兴之前,通过阿拉伯语重新翻译古希腊作品和思想,很难想象今天的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没有19世纪末译介中国和东方文学的翻译家们,欧洲也很难理解东方文化,也无法了解中国的李白、杜甫、曹雪芹、老舍等大文豪。如果没有翻译,我们只知道自己的村庄。”勒克莱齐奥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学术界及社会对翻译工作和翻译作品日益肯定,但与风光无限的原作者相比,译者的名字仍时常被忽视。

“在美国举办的一个翻译类国际研讨会上,一位白发苍苍的印第安老太太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译者翻译完作品之后,译者的名字是否一定要放在作者之下?当时我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现在我体会到,翻译是一个应该受到尊敬的工作,翻译工作是译者和作者之间的人格交流。为了翻译好一部作品,译者常常忘记自我,深入到作者思想的深处,对原著进行全新的加工和创作。”勒克莱齐奥说。

作为国内文学翻译界的专家代表,董强教授也感叹翻译家、译者的地位亟待提升。在全球范围内,各大聚光灯下的小说奖、图书奖大都只与原创作者有关。而目前在国内,除了“鲁迅文学奖”下设的翻译奖项、今年刚启动的“傅雷翻译出版奖”以及2010年即将开展的“中德文学翻译奖”等外,具有号召力的文学翻译奖项寥寥无几。

“中国是一个翻译大国,但近年来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相对薄弱。其实目前中国创立国际文化大奖的时机已经成熟,推出中国自己的国际文化大奖不仅是一种追求文化强国的姿态,也是国家软实力的表现。”董教授建议。

获奖作品简介

《蒙田随笔全集》:米歇尔德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随笔》问世400多年来,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作为一部哲理散文,《蒙田随笔》不仅在法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全集不仅卷帙浩繁,而且使用古典法文写成,其中近1200条的引语使用了希腊、意大利等国语言,行文中还夹杂斯科涅方言、拉丁语的冷僻字眼。理解与翻译《蒙田随笔全集》无疑对翻译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面具之道》:法国著名哲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花费4年时间完成,本书分析了萨利希人的斯瓦赫威面具,努特卡人和夸扣特尔人的赫威赫威面具和夸扣特尔人的皂诺克瓦面具的美学特点。

声音

评委会委员、《世界文学》杂志主编余中先:

无论阅读的载体如何变化,从纸质图书到电子读物,最终是立足于文本的本身,所以需要优秀的翻译人才把原文的内容重新还原到读者本国语言的文化环境中。现在中国翻译界,老中青三代之间有脱节现象,交流的不够。借“傅雷翻译奖”呼吁翻译界三代共同为中外文化交流搭桥作出自己的贡献。

《深圳商报》评论员:

翻译目前在国内的现状,从翻译家的待遇上可以窥见一二。不久前,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去世,除少量的媒体报道以外,在公众和读者层面都显得身后寂寞。今年7月他出版的最后一本书《去日苦多》,在网络上的关注或是评论都是零。马振骋和张祖建这两位获奖者,在普通读者中同样是默默无闻。翻译家普遍遇冷,或者说翻译文学在国内受重视的程度不够,主要源于公众对翻译作用认识的不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

文学翻译人才难觅的现象,与翻译行业本身的地位、待遇有关。例如译作在很多高校和研究单位评职称时,并不被纳入体系,文学翻译的学术地位在下降。而另一方面,文学翻译对译者的文学水平要求相当高。培养一个优秀的文学翻译,周期很长,加之经济原因和选择多元化,选择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北京某高校2007级翻译专业学生陈鑫:

文学翻译可以用来欣赏或调剂生活,但作为工作,太辛苦、太艰难了!若在文学翻译与商务翻译中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资深出版社人:

国内翻译市场广阔、需求量大,但高校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却没有跟上,翻译出版界怪事迭出、乱象丛生。有的出版单位唯利是图,导致翻译选题低级庸俗、翻译质量粗制滥造,把文学翻译这门专门的学术变成劳动密集型工作,稿费低廉,不利于翻译后备人才的成长。早在数年前,时任中国翻译协会名誉会长的季羡林教授就曾呼吁设立“国家翻译奖”,但至今这个奖项了无影踪。“首届傅雷翻译奖”开奖了,“国家翻译奖”离我们还有多远呢?

北京媒体人张璐诗:

首届“傅雷翻译奖”直接以8000欧元刺激了译界,这可是名副其实的“重奖”。即便是钻研了一辈子文学翻译的学者,稿酬标准至今依然不过千字80元,难怪有老翻译家“开玩笑”说,“专职当翻译家是会饿死的”。姑且天真地认为:国内的文学翻译出版,也许能凭借评奖而抵达转折点,但这必须先有一个物资牢靠、时间稳定的评奖活动。当赞助多起来了,奖项号召力膨胀起来,并成为图书销量的重要指数时,文学翻译事业才有望成为香饽饽,而翻译出版的质量,则将得到提升。
Loading ...
订阅更精彩
相关文章


 主办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关闭
内容